学堂里,曹逸的基础越来越扎实。他每日刻苦攻读,无论是诗词文章,还是算术策论,都学得极为认真。夫子所讲的知识,他总能迅速理解并牢记于心。
课堂上,曹逸积极回答问题,独到的见解常常令夫子赞许不已。同窗们遇到难题向他请教,他也总是耐心解答,毫无保留。
课后,他也不浪费丝毫时间,温习功课,查漏补缺。那一本本被他翻旧的书籍,见证着他的努力与付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名字逐渐在学堂里成为优秀的代名词。
曹逸在最近的学堂小考中毫无悬念地拔得头筹。
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整个学堂都为之轰动。同窗们纷纷投来羡慕与钦佩的目光,而曹逸只是谦逊地微笑着,仿佛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夫子在学堂大堂里对他大加赞扬:“曹逸学子勤奋刻苦,基础扎实,此次小考能拔得头筹,实乃他平日努力之成果,望诸位学子以他为榜样!”曹逸起身向夫子和同窗们行礼,眼中透着坚定与自信。
课后,不少同窗围在曹逸身边,请教学习方法。曹逸耐心地分享着自己的心得:“无非是勤读勤思勤练,持之以恒耳。”众人闻之,皆若有所思,纷纷称要向他效仿。
然则,曹逸并未因此次之佳绩而骄矜自满,他深知求学之路漫漫无尽头,在往后的时日里,依旧埋首书卷,朝着更高之目标奋勇前行。
又到了学堂休假日,曹逸归心似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到家中,看看那些他牵挂着的野蚕和野兔。
收拾好行囊,曹逸匆匆踏上归程。一路上,他思绪万千,想着上次回去时野蚕和野兔的情况,心中默默祈祷一切安好。
到家后,他顾不上歇息,先去了蚕房。看到野蚕们个个健康茁壮,已经开始吐丝结茧,曹逸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接着,他又去了兔舍,小兔子们活蹦乱跳,一只只长得肥肥壮壮,他这才放下心来。
曹逸寻得姐姐们,一脸认真地说道:“大姐、二姐,这野蚕吐丝结茧之时,有诸多注意之处。首先,这环境需保持安静,切不可有过多嘈杂之声,以免惊扰了它们。再者,桑叶供应仍要持续,但需减少量,防止剩余桑叶腐败影响蚕茧质量。还有,要时常查看,若有结茧异常的,需及时处理。”
姐姐们听得仔细,曹丽点头应道:“小弟,你放心,我们定会留意。”
曹艳接着说:“你这么一说,我们心里更有底了。”
曹逸微笑着继续叮嘱:“莫要大意,这可是关乎咱们日后收益的关键。”
曹帅习武快半年了,本就强壮的身体越发的孔武有力。他每日刻苦练功,风雨无阻。那结实的臂膀好似能扛起千斤重担,宽厚的胸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平日里与人切磋,他的身手愈发敏捷,招式愈发凌厉。每一次出拳都带着呼呼的风声,每一次踢腿都稳如泰山。
长时间在烈日下习武,让他原本还算白净的面庞变得黝黑。但这黝黑非但没有减损他的英气,反而更增添了几分阳刚之美。那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闪烁着健康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坚韧与执着。
如今的他,站在那里就自有一股威风凛凛的气势,让人不敢小觑。邻里乡亲见了,都忍不住夸赞:“这曹帅,习武之后真是越发的英武不凡啦,虽说变黑了些,可却更有男儿气概!”
大哥曹帅练武休息时,瞧见了忙碌的曹逸,便招手唤他过来,笑着说道:“二弟,过来陪大哥聊几句。”
曹逸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走了过去。
曹帅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问道:“听说你养的野蚕吐丝结茧了,不错啊!”
曹逸回答:“大哥,吐丝结茧了之后就好多了。”
曹帅拍了拍曹逸的肩膀:“好小子,有出息!不过你也别只顾着这些,学业可也不能落下。”
曹逸点头应道:“大哥放心,学堂里我一直都很努力,最近的小考还拿了第一呢。”
曹帅眼中满是欣慰:“那敢情好,咱们曹家就指望我们几个出人头地了。”
兄弟俩又聊了一会儿家常,曹帅便起身继续练武,曹逸也回去继续忙活他的事儿了。
曹逸忙完野蚕的事儿,一刻也没停歇,便急匆匆地去了兔舍。
一进兔舍,小兔子们立刻围了过来,毛茸茸的小脑袋蹭着他的裤腿。曹逸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仔细地查看每一只兔子的状况。
他先检查了兔舍的水槽,确保兔子们有充足干净的饮水。接着,又查看了食槽,添满了新鲜的草料。
看着那些活蹦乱跳的小兔子,曹逸心中满是欢喜。他轻轻抚摸着一只小兔子的耳朵,喃喃自语道:“小家伙们,可要长得壮壮的哟。”
曹相和曹娟在兔舍附近玩耍,正你追我赶,笑声不断。
“二哥,二哥!”曹娟眼尖,先发现了曹逸。
曹相也停下脚步,看向曹逸的方向,喊道:“哥哥,你回来啦!”
两人蹦蹦跳跳地朝着曹逸跑去,曹逸看着他们欢快的模样,脸上露出了宠溺的笑容。
“你们俩小心点,别摔着了。”曹逸轻声叮嘱。
曹相跑到曹逸跟前,仰着头说:“哥哥,我们在玩捉蝴蝶呢。”
曹娟也跟着点头,小辫子一甩一甩的:“可好玩啦!”
曹逸带着曹相和曹娟去找长辈,还没走到兔舍屋前,就听到里面传来长辈们的讨论声。
“今年这雨下得太多了,怕是对庄稼不利啊。”这是大爷忧心忡忡的声音。
“是啊,得想想办法,别影响了收成。”父亲的语气也满是担忧。
曹逸带着弟弟妹妹走进屋,长辈们的目光投了过来。
“孩子们来啦。”大娘招呼着。
曹逸乖巧地说道:“长辈们,我们来听听大家说啥呢。”
大爷摸了摸曹逸的头:“逸儿啊,这雨多成这样,咱们家可得提前做好打算。”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继续讨论着应对这多雨天气的法子。
大爷说道:“咱们得先把田边的沟渠挖深拓宽,让多余的雨水能尽快排出去,免得庄稼被淹。”
大娘接着说:“还得给庄稼多松松土,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这样根系不容易被水泡坏。”
父亲沉思片刻后说:“可以考虑搭建一些简易的棚子,给那些怕水的作物挡挡雨。”
母亲则提议:“家里多准备些干燥的柴草,万一粮食受潮了,也好及时烘干。”
祖母补充道:“要时时关注天气,一旦雨停,赶紧把受潮的物品拿出去晾晒。”
曹逸听着长辈们的讨论,思索片刻后说道:“各位长辈,我觉得咱们可以在田里多撒一些草木灰,既能吸收多余的水分,还能给土地增加肥力。
而且,咱们可以把一些容易受潮的粮食存放到高处的阁楼里,避免被雨水浸泡。还有,是不是可以收集一些雨水,用来浇灌那些不太怕水的作物,也算是物尽其用。”
曹逸接着说道:“这兔舍这边也要注意雨水的影响。咱们得把兔舍周围的排水通道清理干净,保证雨水能迅速流走,不让兔舍积水。还可以在兔舍内多铺些干燥的稻草,让兔子们能有个干爽的休息地方。另外,得检查一下兔舍有没有漏雨的地方,有的话得赶紧修补好,不然兔子们容易生病。”
长辈们听了,都觉得曹逸考虑得十分周全,对他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曹逸待了会,便起身出去给帮自家兔舍干活的乡亲们打招呼。
他远远地就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在兔舍外忙碌着,加快脚步走过去,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喊道:“各位表叔表娘,辛苦你们啦!”
乡亲们听到声音,纷纷抬起头来,其中杨存义笑着回应:“逸娃儿,这有啥辛苦的,邻里邻居的,搭把手应该的。”
曹逸赶忙递上水壶,说道:“大家先喝口水,歇歇脚。”
一位表娘接过水壶,喝了一口,说道:“逸娃儿,你家这兔子养得可真好。”
曹逸感激地说:“这还得多亏了大伙平日里的帮忙和照应。”
大家一边喝水,一边和曹逸唠着家常,笑声在兔舍旁回荡。
曹逸和乡亲们告别后,离开兔舍回家去收拾东西,准备回镇上。
回到家中,他动作麻利地将母亲准备的糕点等物品一一整理好,装进包袱里。收拾的过程中,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舍,但很快又变得坚定起来。
他把包袱系好,放在桌上,又环顾了一下自己的房间,仿佛要把这熟悉的一切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随后,曹逸走出房间,来到堂屋跟家人告别:“父亲,娘,我收拾好了,这就准备回镇上了。”
父母满是关切地叮嘱道:“逸儿,路上小心,到了学堂要好好照顾自己。”
曹逸点点头:“知道了,你们别太劳累,我会经常回来的。”
说完,他便背起包袱,转身朝着镇上去的方向走去,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