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酒足饭饱之后,重新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讨各个产业的负责人。
二爷率先开口:“这酒楼至关重要,大家觉得谁来负责比较妥当?”
大姑父沉思片刻,说道:“我看赵四就不错,他跟着二弟你多年,熟悉生意门道。”
小姑父却摇了摇头:“赵四固然不错,但逸儿这孩子头脑灵活,说不定能有新的思路,把酒楼经营得更好。只是曹逸一心想要考取功名,年龄又小,怕是没精力参与管理。”
这时,二娘插话道:“那就还是让赵四负责酒楼吧。”
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着,又讨论起布店的负责人。大姑说道:“我觉得小妹心思细腻,适合打理布店。”
小姑有些犹豫:“大姐,我怕我担不起这重任。”
二爷想了想:“要不先让小妹试试,大姐在旁协助?”
众人觉得可行。
最后说到肉铺,小姑父主动请缨:“这肉铺就交给我吧,我保证把肉的品质把控好。”
二爷点头:“好,那大家就各司其职,共同把咱们家族的产业做大做强!咱们也别让逸儿这孩子分心,让他专心读书考取功名,为咱们家族争光。”
众人讨论完毕,二爷清了清嗓子,郑重地说道:“各位,经过咱们的一番商议,现在我来宣布一下具体的安排。”
大家都安静下来,目光齐齐看向二爷。
二爷接着说道:“酒楼就交由赵四负责打理,赵四经验丰富,定要把酒楼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布店由小妹主管,大姐从旁协助,相信你们姐妹齐心,能让布店有一番新景象。肉铺就交给妹夫,一定要保证肉质上乘,诚信经营。”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这时曹逸起身说道:“二爷,虽说我不会直接参与管理,但我会时常查看家族产业的情况。毕竟之前产业争夺激烈,那些争夺失败的人怕是心有不甘,咱们得多加小心,留意是否有人暗中使坏。”
二爷赞许地点点头:“逸儿说得在理,大家都要警醒着些。”
曹逸接着道:“还有,在经营过程中,咱们要保证品质,不可为了一时之利而坏了名声。”
众人皆称是。
二爷最后说道:“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咱们曹家定会蒸蒸日上!”
众人齐声应道:“定当努力!”
曹逸见一大家人还要继续商量家族产业的细节,而自己又需回学堂上课,便起身说道:“各位长辈,我需回学堂了,学业不可荒废,家族事宜就劳烦诸位费心了。”说罢,向众人拱手行礼后,便转身离开。
二爷靠在椅背上,缓缓说道:“这酒楼的采买渠道也得重新梳理一番,务必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品质。还有,给酒楼伙计的工钱得适当高点,对他们好点,人家才会尽心尽力干活。”
大姑父点点头:“二爷说得在理,这方面可不能马虎。工钱高些,伙计们干活也更有劲头。只是,这新菜品推出后的宣传可不能落下。”
小姑思索着说:“那布店的伙计是不是也该如此?让他们能更用心服务。还有布店的布料存放,防潮防虫得做好措施。”
二爷回应道:“布店也一样,不能亏待了干活的人。还有肉铺,得注意肉的保鲜方法,不能卖变质的肉坏了名声。”
大姑接话道:“对,还有那店里的布置,也得隔段时间换换,给客人点新鲜感。可这换布置的费用也得提前预算好。”
二爷深以为然:“没错,这些都得仔细筹划。对了,除了工钱,逢年过节也给伙计们发些福利,让他们感受到咱们的关怀。只是这福利的形式和数量也得斟酌。”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也想不出还有什么没考虑到的。这时,一直沉默的小姑父突然说道:“那万一遇到天灾人祸,咱们可有应对的法子?”
众人一听,都陷入了沉思。二爷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天灾人祸难以预料,咱们得提前存些应急的钱粮。”
大姑父附和道:“对,平日里生意好的时候,就得省出一部分来。”
小姑说道:“还可以和其他商户结盟,真遇到事儿了,相互有个照应。”
二爷点点头:“这主意不错。另外,咱们也得留意官府的赈灾政策,有机会争取些援助。”
大姑接着说:“要是遇到旱灾导致粮食短缺,咱们酒楼和肉铺的食材供应得想办法另寻渠道。”
大爷在一旁说道:“天灾时人心惶惶,咱们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施粥救济,既能积善德,也能稳住人心。”
二爷赞许地看着大爷:“大哥,这想法好。”
小姑父接着说:“要是遇上火灾或者水灾,损坏了店铺,咱们得提前找好备用的场地,以便能尽快恢复营业。”
大姑又道:“还有,得给店里的贵重物品和账目找个安全的地方存放,以防万一。”
二爷说道:“咱们也可以提前囤一些不易损坏的货物,比如腌制的肉类、干菜之类的,以防灾时断货。”
众人又讨论了许久,把能想到的应对天灾人祸的方法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
二爷看着满满当当的记录,心中稍感踏实,他微微坐直了身子,目光扫过众人,说道:“咱们能想到这些,也算有了些准备。但日后还得多留意,随时根据情况调整。好了,大家各自去处理手头的事务吧。”
话音刚落,大姑父皱着眉头,一脸认真地说道:“二弟,我觉得咱们还得租个院子,不然这来回跑太麻烦了,很多事也没法及时沟通处理。您想想,有时候这边刚有个想法,要跑回家里商量,一来一回,浪费不少时间,还容易误事。”
众人听了,都不禁频频点头,小姑附和道:“是啊,大哥说得在理,有个院子,咱们聚在一起也方便。”
二爷思索片刻,认同地点了点头:“行,那这租院子的事就交给你去办,尽快落实。”
大姑父爽快地应声道:“好嘞,我这就去打听。”说完便急匆匆地离开了。
赵鹏见长辈们讨论完了,赶忙凑到二爷跟前,小心翼翼地说道:“二舅,我想谋个活。”
二爷笑着看向他,打趣道:“哟,你小子不是向来逍遥自在,怎么这会儿想着赚钱了?”
赵鹏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二舅,我这不是长大了,懂事了嘛,想为家里出份力。”
二爷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行,不过你放心,早给你有安排。”
赵鹏眼睛一亮,急切地问道:“二舅,啥安排?快给我讲讲。”
二爷笑着说:“不急,不只你有安排,还有你表弟他们。”
昨日,二爷、曹逸、大姑父和小姑父围坐在一起,面色凝重地开始讨论家里孩子的未来安排。
二爷率先开口:“如今咱们曹家也算有点积蓄,得为孩子们的以后好好谋划谋划。”
大姑父点了点头,说道:“二弟说得是,这可是大事。”
小姑父接话道:“咱们家赵鹏已经 16 岁了,是该给他寻个正经出路。”
二爷微微颔首,说道:“我寻思着让男孩子们都去父亲那学文习武,将来也能有一技之长,在这世上立足。”
曹逸在一旁附和道:“祖父见多识广,定能教导好他们。”
大姑父皱了皱眉:“那女娃们呢?也不能耽误。”
二爷笑了笑:“女娃们就去布店学学经营,日后也能有个生计。”
小姑父说道:“这主意不错,女孩子心细,在布店能派上用场。”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曹逸开口道:“那还有张辽、张合表弟是不是也得提前打算?”
二爷沉思片刻:“先让他们跟着哥哥们读书识字,打个基础。”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接下来的日子,大姑父整日穿梭在大街小巷,跟不同的房东交涉。有时,他会为了一个合适的价格,与房东磨上好半天的嘴皮子;有时,又会因为院子的位置不太理想而摇头叹息。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大姑父在城中心的一条幽静小巷里,找到了一处宽敞且位置便利的院落。这院子周围环境清幽,离各家的产业也都不算远。
大姑父兴奋地跑回家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众人。大家一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跟着大姑父去看院子。
一进院子,只见中间是一个四方的天井,阳光洒在青石板上,透着几分温馨。四周的房间布局合理,宽敞明亮。二爷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就是这儿了。”
租下院子后,大家齐心协力,把一些常用的物品搬了进去。小姑细心地擦拭着桌椅,大姑则忙着整理床铺。二爷指挥着众人摆放货物和账本,曹逸也帮忙搬着一些较轻的物件。
经过一番忙碌,院子被布置得井井有条。有了这个院子,家族众人处理事务方便了许多,沟通也更加及时高效。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曹家的产业在困难时期依然稳步发展,生意越发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