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聚在村子中央的银杏树下,纷纷抱怨着今年增加的税赋。
老张愁眉苦脸地说:“这税一加,交完税后家里的存粮都没剩多少了,接下来的日子可怎么过哟!”
老李附和道:“谁说不是呢!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成样子了,本想着今年换件新的,现在看来是没指望了。”
王大妈抹了把眼泪:“我家那小孙子都瘦了一圈,往后怕是连顿饱饭都吃不上了。”
刘大哥气愤地挥了挥拳头:“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上头也不为咱们老百姓想想!”
杨婶叹了口气:“能咋办?只能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地过呗,多去挖点野菜啥的,能填饱肚子就行。”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担忧和迷茫。
年轻的柱子握紧了拳头,咬着牙说:“咱们不能就这样认命,得想想办法多挣点钱,或者开辟点新的活路。”
“你看看人家曹家,日子过得那叫一个红火,咱咋就没这好运气呢!”有人酸溜溜地说道。
“那是人家有本事,有这育秧法,粮食能不多产嘛!还有那野兔舍,听说可赚钱了。”另一个人羡慕地回应。
“听说他们家在镇上的酒楼、布店、肉铺生意也好得很,这都是人家会经营。”一位老者捋着胡须感慨。
“要是曹家能把育秧法教教咱们,说不定咱们的日子也能好过点。”有人满怀期待地说。
“哪有那么容易,人家凭啥把赚钱的法子告诉咱们。”也有人在一旁泼冷水。
“瞧瞧人家跟着曹家干活的,天天都能吃上饱饭,家里孩子也能穿上新衣裳。”一位大嫂羡慕地说道。
“可不是嘛,我那兄弟跟着曹家在野兔舍帮忙,每个月都能拿不少工钱,家里都准备盖新房了。”一个汉子不无羡慕地说。
“哎,早知道当初我也跟着曹家干就好了,现在也不至于过得这么紧巴巴的。”有人懊悔不已。
“谁能想到曹家能发展得这么好,现在去求人家收留,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有人小声嘀咕着。
有村民提议让曹家帮衬大家,这话一出,立刻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骚动。
“对呀,曹家日子过得这么好,让他们拉咱们一把也是应该的。”一个年轻的村民急切地说道。
“可人家凭啥帮咱们?咱们和曹家非亲非故的。”有人提出了质疑。
“怎么就不能帮了?都是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他们忍心看着咱们过苦日子?”又有人反驳道。
“话是这么说,可也不能强求人家。”一位老者忧心忡忡地说。
大家七嘴八舌地争论着,有人觉得应该去求求曹家,也有人觉得这样做不妥。最终,几个胆子大的村民决定一起去曹家,试着求求情,看看曹家能不能帮衬帮衬大家。
这日,他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曹家门前,犹豫再三,才鼓起勇气敲响了门。
曹逸的父亲开了门,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为首的村民搓着手,一脸谄媚地说道:“曹三哥,我们几个冒昧前来,实在是没办法了。您看您家如今日子过得这般红火,能不能也拉我们一把,给我们找点活干,让我们也能改善改善生活。”
曹逸的父亲皱了皱眉,没有立刻回答,心里寻思着这事该如何处理。
这时,曹逸走了出来,看着这些村民,说道:“各位叔伯,不是我们不愿意帮衬,只是这事儿也不是那么简单。”
村民们急忙说道:“我们都能吃苦,干啥都行,只要能跟着您家沾点光。”
曹逸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我和父亲商量商量,过几日给你们答复。”
村民们连连道谢,满怀期待地离开了曹家。
曹逸和家里的长辈们围坐在堂屋里,大爷率先开口:“这事儿不好办呐,要是答应了,咱得考虑清楚怎么安排,要是不答应,又怕伤了邻里的情分。”
父亲皱着眉头,沉默片刻后说道:“咱自个儿家能有今天,也离不开村里人的帮衬,可要是一下子答应下来,这活儿怎么分配,工钱怎么定,都是麻烦事儿。”
大娘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万一处理不好,还容易招人埋怨。”
祖父轻咳一声,缓缓说道:“依我看,能帮就帮一把,都是一个村的,大家日子都好过了,咱们也能更安稳。”
祖母却有些担忧:“话虽这么说,可咱们也得量力而行,别到时候把自家给拖累了。”
母亲想了想,说道:“要不咱们先挑几个能干踏实的,给他们安排点简单的活儿试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曹逸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心里也在盘算着该如何是好。
曹逸听着长辈们的讨论,心中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他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长辈,我觉得咱们可以帮,但得有个章程。咱们可以先根据家里各个产业的需求,挑选一些合适的人手。这样既能帮到大家,也不会给咱家带来太大的负担。”
曹逸接着说道:“咱们秋收后,野兔舍确实需要一些人手帮忙打理。但不能要太多,先挑几个手脚麻利、心细的,既能照顾好野兔,又不会浪费人力。
以后买地,那得要几个有力气、懂种地的。
以后扩大产业,还得要些脑子灵活、能学新东西的人。
我觉得可以先在村里放出消息,让有意向的人来报名。咱们根据他们的特长和经验筛选。而且,招来的人得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咱家信得过的人负责管理和指导。这样既能保证效率,也便于管理。
对于工钱,可以按照干活的难度和成果来定。干得好的,除了工钱,还可以给些奖励,激励大家好好干活。
当然,一开始也得跟他们讲清楚规矩,不能偷懒耍滑,要是违反了,就得走人。这样既能保证咱们产业的顺利发展,也能给村民们一个改善生活的机会。”
曹逸说完,目光期待地看着长辈们,希望他们能认同自己的想法。
大爷微微点头,说道:“逸儿这想法倒是周全,不过这筛选的过程可得仔细,别招来些偷奸耍滑的。”
父亲沉思片刻,说道:“按特长和经验招人这个法子不错,可这奖励的尺度还得好好把握,别弄出不公平的事儿来。”
大娘说道:“是呀,还有分组管理也得安排妥当,别到时候小组之间闹矛盾。”
祖父捋了捋胡须,说道:“我看行,只要咱们定下严格的规矩,不怕管不好。”
祖母说道:“奖励虽好,但也得考虑成本,别到头来赚的还不够发奖励的。”
母亲接着说:“分组的话,每组的任务和责任得划分清晰,不能模棱两可的。”
长辈们你一言我一语,既对曹逸的想法表示了一定的认可,又提出了各自的担忧和建议。
曹逸认真地听着长辈们的看法,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大爷,您放心,筛选的时候咱们可以多考察几天,甚至让他们先试干一些小活儿,这样就能看出他们的品性和能力。
父亲,奖励的尺度我会好好斟酌,制定出明确的标准,根据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来定,保证公平公正。
大娘,分组管理这方面,我会提前规划好每组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并且安排专门的人去协调可能出现的矛盾。
祖母,奖励的成本我会计算好,确保在咱们能承受的范围内,而且奖励是为了激励大家更好地干活,提高效率和产量,从长远看是值得的。
母亲,每组的任务和责任我会细化成条文,让大家都清楚明白,不会有模糊不清的地方。”
说完,曹逸再次看向长辈们,眼中满是期待他们认同的目光。
长辈们听着曹逸完善后的想法,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
大爷首先开口说道:“逸儿考虑得越发周全了,就按你说的办。”
父亲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行,放手去做吧,爹相信你。”
大娘点了点头:“那可得好好干,别辜负了大家的期望。”
祖父满意地说:“不错不错,咱家逸儿有出息,能想得这么周到。”
祖母笑着说:“那大家就都打起精神,一起把这事儿办好。”
母亲说道:“逸儿,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得到长辈们的支持,曹逸心中充满了干劲。
曹逸得到长辈们的支持后,立刻行动起来。
他首先与父亲和大爷一起制定了详细的招人计划。他们决定在村里张贴告示,明确写出所需人手的岗位、职责和要求。
接着,他们安排了一个集中的报名时间和地点,并准备好记录报名者信息的簿子。
在报名当天,曹逸、父亲和大爷亲自坐镇。他们认真询问每一个报名者的情况,包括种地经验、是否细心、有无养殖经历等等,并将这些信息详细记录下来。
报名结束后,他们又根据记录对报名者进行初步筛选,选出一批看起来比较合适的人选。
然后,曹逸安排这些人选进行短期的试用。在试用期间,父亲和大爷轮流监督,观察他们的工作表现、态度和学习能力。
对于表现出色的,曹逸与父亲、大爷商议后决定留下,并根据他们的特长分配到不同的岗位。对于不太合适的,曹逸也亲自找他们谈话,委婉地说明情况。
在整个过程中,曹逸充分听取父亲和大爷的意见,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总是与他们共同商量,确保招人的工作顺利进行,为家里的产业发展挑选到合适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