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逸在学堂用功读书的时候,曹文也不断地和柳家商谈新的合作。
曹文是个精明能干之人,为了家族生意可谓是绞尽脑汁。他频繁出入柳家那朱门大户,每次都直奔柳员外那古色古香的书房。屋内檀木桌椅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书架上摆满了古籍经典。曹文与柳员外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次次商谈着未来的发展大计。
“柳兄,你看这布品,质地优良,图案精美,若能通过你家的关系,卖到那周边县城之地,定能大赚一笔。”曹文一边展开一匹绚丽的布料,那布料上的花纹仿佛活灵活现,一边目光殷切地看着柳家当家人。
柳员外手抚下巴,微微点头道:“曹兄所言极是,只是这运输途中,风险不小,还需从长计议。”他的目光在布料上流转,心中暗自盘算着。
曹文赶忙应道:“这是自然,只要柳兄愿意帮忙,一切都好商量。”他的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谈到野兔,曹文更是滔滔不绝:“这野兔乃是山中珍品,肉质鲜嫩。若是能打入郡城的市场,那价格定能翻上几番。”他边说边比划着,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把的银子进账。
柳员外沉思片刻,眉头微皱说道:“郡城那边,我倒是有些门路,只是这打点上下,花费可不少。”
曹文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只要能成事,些许花费算不得什么。”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显示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就这样,曹文为了家族的繁荣,不辞辛劳地与柳家商谈着。每一次的会面,每一次的争论与妥协,都承载着他对家族未来的无限期望,期待着能在这波诡云谲的商海中开辟出更广阔的天地。
日子一天天过去,曹文与柳员外的商谈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他们拟定了详细的计划,包括运输路线的规划、打点各方关系的礼品准备以及货物的筹备。
运输路线的规划尤为关键,他们仔细研究了地图,权衡了不同道路的路况、安全性以及通行费用。最终决定避开那些时常有山贼出没的险道,选择稍远但相对安全的大路。
打点各方关系的礼品准备也丝毫不敢马虎。曹文和柳员外精心挑选了本地的特产,如珍贵的药材、精美的手工艺品等,还准备了一叠厚厚的银票,以备不时之需。
货物的筹备更是重中之重,自家养的野兔被一只只精心挑选出来,装进特制的笼子里,确保它们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和舒适。布品则按照花色和质量分类打包,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库房里,只等出发的那一刻。
为了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曹文和柳员外还安排了专人负责各个环节,彼此之间频繁沟通,不敢有一丝懈怠。曹文深知,这一次的合作关乎着家族的兴衰,容不得半点差错。
就在一切顺利进行的时候,原本谈妥的运输队伍,因为临时接到其他大商户的高价邀约,突然反悔。
曹文得知这个消息时,犹如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心中的焦虑瞬间达到顶点。他深知此刻绝不能乱了阵脚,强压下心头的怒火。立刻马不停蹄地奔波于各个运输行之间,不断地与各路负责人交涉。
每一次满怀希望地走进运输行,又一次次失望而归。有的运输行要么已经承接了太多业务,无暇顾及;要么嫌弃路途遥远,风险太大。
曹文始终没有放弃,他坚信总会找到愿意合作的运输队伍。
与此同时,柳员外那边也传来了不好的消息。郡城那边的关系户突然变卦,提出了更高的打点要求,否则不愿帮忙打通销售渠道。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曹文感到压力倍增。
柳员外一脸愁容地找到曹文,说道:“曹兄啊,这可如何是好?那关系户胃口太大,咱们之前准备的怕是不够啊。”
曹文皱紧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柳兄莫急,咱们再想想办法,总能凑齐的。”
曹文一边继续寻找运输队伍,一边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筹措更多的资金来满足关系户的要求。家族的生意能否迎来转机,此时全压在了他一人身上。
晚上,曹文身心俱疲地回到家中。他思来想去,觉得此事非同小可,需要集思广益,于是叫曹逸去书房,商谈问题。
曹逸走进书房时,只见二爷曹文眉头紧锁,在书桌前来回踱步。
“逸儿,你来了。”曹文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焦虑。
曹逸恭敬地说道:“二爷,不知唤我所为何事?”
曹文长叹一口气,将运输队伍反悔和关系户变卦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曹逸。
曹逸听完,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光亮,说道:“二爷,我倒是有个想法。既然其他运输行不可靠,我们何不在附近的村庄招募一些可靠的劳力,自己组建运输队伍。虽然前期需要一些培训和投入,但从长远来看,既能保证运输的稳定性,又能降低成本。至于关系户那边,我们可以尝试寻找其他的人脉途径,或许能找到愿意帮忙且要求不那么苛刻的人。”
曹文听着曹逸的话,先是一愣,随后眼神中渐渐燃起了希望,说道:“逸儿,你这想法倒是新奇,或许真能行得通。”
曹逸接着说道:“二爷,此事虽然有风险,但如今也只能放手一搏了。”
曹文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就按你说的办!”
第二日,曹文怀揣着曹逸给出的主意,急匆匆地去和柳员外商谈。
柳家的书房里,柳员外听着曹文的阐述,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轻皱眉头。待曹文说完,柳员外说道:“曹兄,令侄的想法颇有新意,既然如此,我定当积极帮忙寻找新的人脉。”
说罢,柳员外立即吩咐手下的管事去打听各方消息,自己也亲自写信联系以往的旧友。他一边奋笔疾书,一边对曹文说道:“曹兄莫急,我在这商界摸爬滚打多年,人脉还算广,总会找到能帮上忙的人。”
曹文感激不已,连连道谢:“柳兄,此次若能成事,您的大恩大德,我曹文定当铭记在心。”
曹文离开柳家后,便马不停蹄地忙碌起招募组建运输队伍的事。
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曹逸的大姑父赵大牛兄弟俩。这兄弟俩为人忠厚老实,又身强力壮,年轻时候走南闯北,有着丰富的行路经验。
曹文亲自登门拜访,赵大牛兄弟俩一听是为了家族的生意,二话不说便应下了这活儿。
他决定先从自己村上和赵大牛村上招人,此时正好是农闲时节,村民们都有空闲。
曹文在两个村子的显眼位置都张贴了招募告示,一时间,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
村民们纷纷围拢过来,议论纷纷。“这可是个挣钱的好机会啊!”
“就是不知道要求高不高。”
曹文亲自在现场给大家讲解招募的条件和待遇,“只要身强力壮,能吃苦耐劳,为人老实可靠就行。工钱嘛,绝对公道!”
不少年轻力壮的汉子当即就表示愿意加入。
赵大牛也在一旁帮忙吆喝:“大家放心,跟着曹家干,错不了!”
很快,报名的人就排成了长队。曹文认真地记录着每个人的信息,仔细观察着他们的体格和神态。
经过一番筛选,一支充满活力的运输队伍初步组建完成。这些新招募的村民们,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干劲,准备跟着曹文大干一场。
曹文安排赵大牛兄弟俩对这些劳力进行培训,教导他们如何驾驭马车、如何保护货物以及在途中遇到突发情况时的应对方法。
在训练场上,赵大牛兄弟俩喊着响亮的口号,亲自示范着各种动作,一丝不苟。而那些劳力们也学得认真,个个都憋着一股劲,想要把这活儿干好。
曹文看着逐渐成型的运输队伍,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接下来的几日,柳员外忙得不可开交,不断地接待访客,又不断地派人出去探寻消息。终于,在一个黄昏时分,柳员外满脸欣喜地迎来了曹文,激动地说道:“曹兄,有消息了!我寻到一位在郡城颇有影响力的老友,他愿意帮忙牵线搭桥,打通那销售渠道。”
曹文听闻,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紧握着柳员外的手说道:“柳兄,此番真是多亏了您呐!”
柳员外笑着摆摆手:“曹兄言重了,咱们本就是合作伙伴,理应相互扶持。”
曹文忙问道:“不知这位老友是何许人也?咱们该如何去拜访?”
柳员外略一沉吟,说道:“此人名叫严松,在郡城经营着多家商铺,人脉极广。不过他为人谨慎,咱们得备上一份厚礼,诚心拜访才行。”
曹文连连点头:“柳兄考虑周全,那这厚礼之事,还得劳烦柳兄帮忙操持。”
“放心吧曹兄,此事包在我身上。”柳员外应道。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细节,曹文这才满怀期待地离开。
回到家中,曹文将这好消息告知了曹逸等人,一家人都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