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封剑缘由
辞别了伏常山师徒二人,李墨仙便不再耽搁,一路往着藏剑谷的方向而来。
李墨仙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他得将胸中的玉玺留好退路,这个时候再也无法考虑其他因素,在这个世上,李墨仙最为信任之人只有黔地那位声名赫赫的结拜义兄,楚平澜。
颍川距离藏剑谷有两千多里路,加上山多路窄,一直过了八九日,李墨仙才终于到了藏剑谷。
见到了楚平澜,李墨仙便将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讲与了楚平澜,并将那方传世玉玺托付给了楚平澜,叮嘱义兄千万要当心,万万不能走漏了一点风声。
楚平澜听到整个事情居然如此曲折,又听到自己这义弟将不久于人世,一时只是感慨万分。
兄弟二人在沉鱼楼上喝得酩酊大醉。
这是楚平澜与李墨仙见的最后一面,也是李墨仙人生之中的最后一场大醉。
第二日清早,李墨仙没有与楚平澜辞别,只身迎着厚重的晨雾,沿北向长安而去。
后来楚平澜便再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
一直到了通纪二十一年年初,这件事才又起了波澜。
正月十五元宵刚过去,藏剑谷来了一位客人,当朝鸿胪寺卿高名嵩突临藏剑谷。
高名嵩,字清岳,鸿胪寺左少卿,从三品,当朝名声尚可的一名两朝元老,那一年的京师政变,高名嵩是为数不多能得以自保,事后仍能受到重用的朝中大臣之一。
“不知高大人此行为何?”藏剑谷历来外客不多,来自朝廷的官员更是少之又少,楚平澜心中惊疑不定问道。
高名嵩能在乱世自保,自然也是个人精,当下也是模糊反问道:“楚掌门应当大致猜出了一二吧?”
楚平澜心道难不成是玉玺之事走漏了风声?不过脸上却是佯装不知:“请高大人名言,楚某确实不知。”
高名嵩盯着楚平澜看了一会,随即笑道:“前辅国大将军李墨仙是楚掌门的结义兄弟吧?”
“确是义弟,不过也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楚平澜谨慎回应道。
“那通纪九年,楚掌门可见过李墨仙?”
“并不曾。”楚平澜随口便撒了个谎,他心中也大致晓得,当朝皇帝白无疆应当是怀疑李墨仙当初将玉玺交于了自己,但却并未查到任何实质的把柄,不然今日来访的便不是鸿胪寺卿高名嵩,最少也是数万军士围谷了。
高名嵩一双鹰眼死死盯着楚平澜,放佛要从他的脸上看出什么破绽一般,而楚平澜纵横江湖几十年,不管心中如何惊疑,面上早已安稳如山一般,叫人半点看不出波澜。
高名嵩手指轻点案桌,突然扯开了话题:“据说楚掌门一身武艺独步天下,在江湖中人威信甚高,皇上时常在百官前念叨,说江湖幸得有楚掌门这般人物坐镇。”
楚平澜皱了皱眉,对什么皇帝看重这番鬼话自然是不信的,但脸上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
“高大人请明言。”
高名嵩笑了笑,压低了语气道:“楚掌门是个极聪明的人物,但你大概有所不知,你那义弟不通晓国家大义,做了些让当今圣上不高兴的事。”
楚平澜默然,心中当然知道高名嵩所说的是何事。
高名嵩停顿了一会,仍是带着笑意:“楚掌门义薄云天,极重情义,这些年来,武功也是练的越来越高,也不与我朝堂多走动走动,圣上心中着实猜不透楚掌门的心思,简直是心中忧思,夜不能寐啊。”
楚平澜拂袖而起,眼睛瞬时眯了起来,语气有些冰冷:“那他白无疆是什么意思呢?”
高名嵩眼中也是闪过一丝不快,但随即就被掩去:“楚掌门直呼圣上名讳,怕是有些不妥吧?”
楚平澜冷哼一声,又坐回到了座位之上。
高名嵩声音低沉,眼神锐利:“盛传楚掌门武功天下无两,又与李墨仙交好,难道楚掌门当真不怕影响到藏剑谷百余人的生死么?”
楚平澜盯着高名嵩,身上寒意渐起。
这话已经是明面上的威胁了,你楚平澜武功太高,威望太盛,当今圣上不放心了,自己今日若是不给出一个说法,他日朝廷大军必将亲临藏剑谷。
楚平澜若是孑然一身,了无牵挂,自然是九州四海之内并无所惧,但他是藏剑谷的掌门,他并不能意气用事。
“高大人当真好魄力,也不担心能不能走出这藏剑谷。”
高名嵩端起杯子,先喝了一口茶,再不紧不慢道:“魄力嘛,我是没有的,我有的只是上头给的底气。”
说完,高名嵩放下茶杯,手指轻轻指了指天。
对峙了片刻,楚平澜收回了凌厉的杀气,心中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送走了高名嵩,第二日,江湖便有传言,直道“四海不平事,一剑当平之”的天下第一剑楚平澜,因天下再无对手,寂寥之间将于四月初七举行封剑大典,自此金盆洗手,退隐江湖。
又过了一段时日,楚平澜心中一直思忖,当下朝廷已经怀疑到自己这里,虽未抓到任何把柄,却也逼迫自己不得不当着天下人,封剑退隐,那一方李墨仙送来的玉玺,若是再留在身边,便随时有可能给藏剑谷带来灭顶之灾。
楚平澜心中浮现出一个地方,天机楼。
此楼乃江湖中一奇异门派,其历史可追溯至乾朝建立之前。
天机楼坐落于登州附近,临近海边,行事风格难以捉摸,正邪难辨,无论声名远扬的高手,还是罪大恶极的恶人,皆可加入其中,多年来,其门众遍布四方,势力庞大,全因派内有一座高楼,名曰天机,故而得名。
天机楼包罗万象,涉猎广泛,寻常人只要付得起酬金,便可将任何物品存放于此,即便是朝廷锦衣卫,也难以将手伸入天机楼,此处堪称天下最为隐蔽安全之地。
楚平澜将玉玺外层用陶瓷精心雕刻,将玉玺完全包裹其中,在一个无人察觉的夜晚,他悄然潜入思州城,托付自己多年的挚友福威镖局总镖头林歇鹰,借走镖之名,将这个包裹着玉玺的陶瓷雕刻送往登州天机楼。
楚平澜并未向林歇鹰透露其中具体所藏何物,只是反复叮嘱老友务必谨慎行事,切勿走漏风声。
林歇鹰深知此事重大,遂派遣自己武艺精湛的儿子林秀,率领镖局一众高手,亲自押送此次货镖。
然而,未曾料到,此番精心安排,却不知为何仍被他人察觉端倪,最终导致福威镖局惨遭灭门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