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龙行江南
紫禁城内。
清冷的灯火驱不尽乾清宫里无声的寂寞。
当今天子白无疆坐在案桌前,眉头紧紧皱起,闭着眼在沉思着什么。
他坐上这把龙椅近二十年,当初那位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天子也已年逾六十,他的须发比寻常人白的更多一些,眉眼间因为长居高位的缘故,早已拧成了深深的沟壑纵横。
“陛下,时辰不早了,当就寝了。”
站在黑暗中的一名宦官走上前来,轻声劝道。
那太监看上去只有三四十岁,不过宦官生的白净,看上去总比实际年龄要小上一些。
太监比白无疆更加年轻一些,历来伴君犹如伴虎,常在帝王身边,说话办事都得揣摩帝王心意,时刻都要小心翼翼。
白无疆没有回答,良久之后深深叹了一口气,才开口道:“小清子,你可记得跟了我多久了?”
那太监并无片刻犹豫,直接回答道:“回陛下,今年快十二年了。”
白无疆缓缓睁开了眼,喃喃道:“快十二年了阿啊,都快过了一纪了,你义父也死了快十二年了。”
那太监径直跪倒就拜:“义父若是地下得知,定会拜谢陛下的挂念。”
这太监叫做曹清,是前司礼监掌印太监曹朗的义子,曹朗生前极得白无疆信任,在他死后,白无疆便让他的义子曹清接替了他司礼监掌印的位置,执掌东厂。
不过毕竟是换了一个人,白无疆自己拿回了锦衣卫指挥使的权柄。
“起来吧。”
白无疆有气无力地唤了一声。
曹清从地上爬了起来,劝道:“陛下,务必要保重龙体。”
白无疆大手一挥,曹清便知趣地退到了一边。
帝王心中是的寂寥通常无人能说,曹清虽然知事,但远没有曹朗那般的阅历,曹朗跟随自己起事,事后也不争功,宫里的陈年旧事也是一清二楚,自己心中那些许许多多不为人道的往事,自曹朗死后,便再也不曾吐露过了。
人到晚年,白无疆从来都不信那长生之说,在自己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的情况下,他心中仍有两件事难以放下。
一件事,是朝中少部分大臣心中都知道的,这二十年来,他无时无刻都心心挂念的那枚传国玉玺,这玉玺从自己进宫那日丢失,后又寻回,在送回京城的路上再次被劫走,连自己最为信任的宫内心腹曹朗也一并战死,玉玺自此更是便杳无音信。
第二件事更为隐蔽,整个皇城里知道这件事的,除了白无疆自己,再无第二人。
心中烦闷,白无疆忍不住咳嗽了几声,空旷的乾清宫里响起数道回声,从黑暗中传来,显得阴森可怖。
翻开捂嘴的手,一阵殷红的血迹透过指缝,令人心惊。
曹清瞧得见了,急忙上前,奉上帕子将他的手擦拭干净,担心地问道:“陛下,要不要传太医?”
白无疆将染血的帕子扔到一边,摇了摇头:“太医都看了这么多年了,他们又不能返老还童,看了有什么用?”
曹清应了一声,捡起地上的帕子,战战兢兢退到一边。
今晚的月色有些黯,被浓云遮去了锋芒,撒到这紫禁城的月光零零散散,透出一股清冷的温柔。
“小清子。”
沉默了不知道多久之后,白无疆不怒自威的声音再次响起。
曹清将身子躬得极低,应道:“陛下,奴才在。”
“让秉笔那边拟一份诏书,朕要再下一次江南。”
“嗻。”
曹清领了命,倒着身子匆匆退了下去。
白无疆又闭上了眼睛,靠在椅子上,偌大的乾清宫又变得安静如水。
……
袁九月这些日子有些心神不宁,左边眼皮一直在不住跳动,她也不记得左眼跳灾还是跳财,她去问过满川,满川只给了她一个白眼。
这日上午,袁九月坐堂问诊,差不多过了一个上午,看完了所有的病人之后,她伸了伸懒腰,坐在椅子上发呆。
这样的日子太过无聊了,她这些日子一直在掰着手指头算还剩下多少日子便能年满十六岁,想着想着思绪不禁又开始飘远,又想到了那日夜晚的青衣少年郎。
袁九月嘴角浮起一丝笑意,两只酒窝若隐若现,十分好看。
“也不知道余叔寻到秋鸿哥哥没有?”
她发着呆望着远方,低声喃喃自语道。
视线的远处本是空无一物,不过在她发呆的片隙,一队人影从远处冒了出来,不多时已经到了常山草堂外头。
是一队训练有素的侍卫。
袁九月盯着这队人马,眼神中充满了疑惑,满川也走了出来,一脸警惕地盯着那群人。
其中领头模样的人向袁九月行了一礼,开口道:“我家老爷有请,请袁姑娘跟我们走一趟。”
“你家老爷是谁?可是病了?”袁九月疑惑问道。
那头领并不回答,只说:“袁姑娘跟我们走一趟便知。”
袁九月上下打量了他一眼,只见这头领身上的衣袍精美,里面的短衬隐隐露出一截黄缎。
她心中大致有个数了,能穿黄衫的护卫,天底下只有一支,这些日子又听闻当今圣上已下到江南了,那他老爷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满川踏前一步,神色十分不善,虽然袁九月从没立过什么看病的规矩,可这些年来,所有看病的病人都是亲自上山来看,从未有过让袁九月跑上一趟的道理。
袁九月轻轻扯了扯满川,示意他不要冲动。
“好,我跟你们去一趟,不过他不放心我一个人出远门,能不能一起去?”
袁九月指着满川问道。
那头领犹豫片刻,点了点头,开口道:“可以一起,但是看病的时候他不可近身。”
“那是自然,他也不会看病。”袁九月笑了笑。
既然猜出了对方的身份,那袁九月也就没什么顾虑的,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国泰民安,去帮他看病她也是十分乐意的,而且自己师父留下的规矩也并没有说王公贵族不可医。
当然,年方十五的袁九月,当然没想过给皇帝看病意味着什么,更没想过若是出了岔子又会是什么样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