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冢记》
第一章·沉釉
民国三十六年惊蛰,景德镇窑工陆青崖在修缮祖传龙窑时,从窑砖夹缝抠出半盏天青釉碗。碗底积着层黑褐色垢痕,对光细看竟是密密麻麻的指甲掐痕。他鬼使神差地盛满清水,月影入碗的刹那,窑洞深处传来金石相击声,三百口废窑眼同时渗出猩红釉浆。
";陆家小子闯祸了!";瓷商周老板踹开窑门,手中黄杨木算盘劈向釉碗。碗中清水忽如沸油翻滚,映出艘三桅商船剪影,甲板堆满碎裂瓷俑,每个残片都粘着绺绺人发。陆青崖踉跄撞翻釉料架,惊见祖父灵牌背面浮现血字:";丁亥年卯月,莫触骨瓷";。
后院老窑轰然塌陷,露出埋在地底的青花梅瓶阵。每只瓶口都封着张人面皮,陆青崖触碰最近那只的瞬间,耳畔炸响凄厉哭嚎——光绪年间闹瓷荒,陆老太爷将窑工活封入瓷胎,烧出的祭红釉能摄魂镇宅。梅瓶群突然自行旋转,瓶口人面皮簌簌震颤,吐出满地带血碎瓷,拼成";戌时三刻";的字样。
---
第二章·骨瓷
子时更鼓荡过昌江,梅瓶阵中央拱出青铜匣。匣盖阴刻着九尾狐吞月图,狐眼嵌的竟是陆家太奶奶陪葬的翡翠耳珰。陆青崖撬开锈锁,内里整整齐齐码着十三枚头盖骨,每片颅骨都描着青花缠枝纹。
";这是饲窑童的怨骨!";周老板的烟杆敲碎最上层颅骨,";当年烧御瓷屡出裂胎,陆老太爷把亲生儿女...";话音未落,碎骨中窜出七条釉浆凝成的赤蛇,顺着陆青崖脚踝攀附而上。窑洞四壁渗出黏稠黑液,逐渐凝成戴镣铐的孩童轮廓,手腕脚踝皆拴着瓷铃。
陆青崖怀中釉碗突然迸裂,瓷片划破掌心。血滴坠地的瞬间,九尾狐吞月图活了似的扭动起来,翡翠耳珰化作绿火没入梅瓶阵。三百只梅瓶齐齐爆裂,飞溅的瓷片在半空重组,竟拼成陆家祠堂的梁柱结构,横梁上倒吊着七具缠满瓷片的干尸。
---
第三章·魂釉
鸡鸣时分,陆青崖在祠堂匾额后寻到半卷《窑神簿》。泛黄纸页记载着光绪秘辛:御窑厂为烧制祭蓝釉,将童男童女封入匣钵。活人骨血混着高岭土,如此炼出的釉面能映出来世福祸。
瓷铃忽如骤雨急响,周老板的算珠散落成北斗阵。陆青崖惊觉自己臂弯浮现七枚朱砂痣,与青铜匣里的颅骨纹路严丝合扣。地底传来金石相击声,梅瓶碎片凝成太奶奶虚影,枯爪握着釉料铲:";陆氏子孙生来就是窑鬼的容器,魂飞魄散才能炼出传世瓷...";
虚影挥铲刹那,昌江水逆流灌入窑洞。陆青崖借着水光看清祠堂地砖——每块金砖下都压着片天灵盖,盖内用釉彩写着生辰八字。最中央那枚刻着";丁亥年卯月寅时";,正是他失踪胞弟的生辰。
---
第四章·烬变
洪水漫过脚踝时,陆青崖扯断脖颈绞丝银锁掷向虚影。九尾狐吞月图突然反噬其主,翡翠耳珰迸出绿火点燃太奶奶的绸缎寿衣。周老板的算珠在浪涛中排成镇魂卦,瓷铃残片化作三百盏引魂灯,顺着昌江漂流而下。
晨曦穿透水雾时,陆青崖看见胞弟的魂魄困在釉碗残片中。他挥锤砸碎最后一只梅瓶,瓷片纷飞如蝶,拼成往生船的模样。九尾狐虚影在火光中哀嚎消散,祠堂地砖下的天灵盖化作莲籽,随着浪花沉入江底。
三年后景德镇重修龙窑,工匠在窑基挖出七缸骨灰。缸身天青釉里凝着人形暗影,月光下会浮现《往生咒》的蝇头小楷。每逢雷雨夜,窑工都说听见瓷铃叮当,有青衣少年提着绿灯笼在废窑间拾捡碎瓷,拼出的图案正是陆家族谱缺失的那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