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朱棣,让人羡慕的顶级欧皇5
“不错啊……”刘邦眼前一亮,毫不吝啬的夸奖道,“朱老弟啊,你家这个老四好啊,是个能干大事的……”
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帝王,刘邦出身比不得嬴政和李渊他们,所以他更愿意和有着差不多出身的朱元璋交好。
“哪里哪里……”老朱此时也调整好了心态,又看见天幕将自家老四比作勾践韩信,心里也很得意,“高祖陛下,您家老四汉太宗刘恒,才是真的好呢!”
“我家老四?”刘邦一愣,然后想到了什么,噗嗤笑了出声来,“哈哈哈,恒儿是汉太宗,恒儿原来就是天幕说的那个百帝之师汉太宗……”
“哈哈哈……老四……老四……”他又看了一眼朱棣,然后才望向朱元璋道,“我家老四是汉太宗,你家老四是明太宗,哈哈哈……咱两家还是有缘分啊!”
老朱也get到了他的点,也立马哈哈大笑起来……
嬴政和李渊在一边看着羡慕,便也对视一眼,由李渊上前询问了一句:“朱老弟啊,你们朝代远些,我和政哥想问问,我们两家的老四,怎么样啊?”
朱元璋一愣,然后立马想到李元吉的下场。
看了一眼旁边的李世民,他想了半天才道:“始皇帝家的品性如何,咱不知道,秦二世反正不是第四子……”
他顿了顿,然后看向李渊道:“至于李哥你家老四嘛……”
他伸手摸了摸下巴,想了半天,才找到一个还算凑合不那么伤人的答案:“反正也是史书留名了吧……”
李渊大喜:“史书留名了,不错不错,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好了……”
努尔哈赤站在不远处,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来,啧,希望唐高祖日后知道真相,别崩溃才好呢……
转念又想到刘恒和朱棣,努尔哈赤也陷入了沉思,他想到自己的四儿子汤古代,都没有被天幕选中……
想来怕是也只是一般的人品资质了吧!
唉!他长叹一口气,也不知道未来他们后金人建立的大清,会不会也有优秀的老四?
天幕上……
罗玉华继续道:“朱棣的装疯卖傻,只能缓解一时的紧张气氛。已经红了眼的朱允炆,早就不愿收手了!”
“不把如肉中刺一般的这些藩王叔叔们全拔掉,他便感觉自己永远坐不稳这个皇位……”
“就在此时,他的那三个狗头军师又开启了骚操作。”她摇头笑道,“一点没有战场经验的文人,却仗着自己读过书,看不起那些武将们……”
“为了麻痹朱棣,他们居然选择将燕王世子朱高炽和他的两个弟弟放回北京去。”
“为的就是让燕王觉得,朝廷再没有削藩的意思了……”
“嘿……你说,遇上了这么三个活宝,到底是该说朱允炆无知愚昧呢,还是该羡慕朱棣欧皇体质的强大……”
“送去做人质的三个儿子,居然又被人毫发无损的送回来了!”罗玉华越想越好笑,“这建文帝几人,是不是还在幻想自己是诸葛孔明啊!”
“他们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更觉得没了兵权的燕王朱棣,就是扒了牙的老虎,可以任他们随意宰割了……”
徐爱摇头鄙夷道:“所以说,就建文帝这水平,让他继续折腾下去,大明迟早二世而亡……”
“朱高炽哥三全须全尾的回到了北平,这让朱棣心中更有底了……”
“就这样,终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燕王朱棣打着奉天靖难,清君侧的名号起兵造反了!”
“而他起兵时,手里仅仅只有那八百的府兵队伍……”
……
“八百府兵……”老朱吓了一大跳,“老四,你胆子也太大了吧!八百人,你……你就敢起兵?”
朱棣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只是反问道:“父皇,您当年身边,不是也只有徐叔叔他们二十四个人吗,不照样也起事了吗?”
“而未来的我,手里可是足足有八百人呢!”
“好小子……”
这下不单单是朱元璋对自家儿子刮目相看了,就连一直犹豫要不要认这个女婿的徐达,那也是眼前一亮:“上位啊,燕王殿下不愧是您的儿子,此等气魄,实在叫人佩服啊!”
“确实……”嬴政也投来赞许的目光,“朱老弟有福气啊……”
他忍不住又看了一眼朱棣,心中别提多羡慕了,这样的好儿郎,要能是他的儿子,该多好啊!
“八百人……”李世民也笑了,他看向朱棣的眼神,也从一开始的那种对一个邻家弟弟的喜欢,变成了欣赏和赞许,“朱家小弟,你真的叫我刮目相看啊!”
天幕上……
徐爱接着罗玉华的话说道:“四年靖难,对于刚刚一统的大明王朝而言,又是一次浩劫……”
“可怜百姓还没过上太久的安生日子,便又陷入了战争中,时至今日,河北大地,还流传着当年燕王扫北的传说……”
“这个燕王扫北,其实就是靖难之役,并不是有心之人故意抹黑的屠城行为啊!”罗玉华皱眉道,“朱棣是马上天子,本身文武双全,可不是朱允炆那种儒学中毒患者可以比拟的……”
“但也就是因为发现控制不了这位大帝的思想,导致了后世不少文人疯狂抹黑朱棣……”她厌恶的说道,“只会死读书,不懂自己思考的书生,误国误民的操作可不少”
“像那方孝孺……”
“空有一腔热血,满腹才华,却毫无政治头脑,跟黄子澄,齐泰那俩活宝一起,用自以为是的骚操作,硬生生将建文帝从赢家的位置上拖了下来……”
“就这,他还以为自己很了不得,是个忠君爱国,有气节的忠臣呢……”
“是啊,是啊!”徐爱也鄙夷的说道,“朱棣进入南京后,他想要学文天祥,慷慨赴死,倒也还算的上有些骨气……”
“嘿,可要死你自己去死就好啊,干嘛非得和朱棣说什么,就算杀我十族,我也不改其志这种蠢话呢!”
“咋滴,拿别人的命来成就自己的忠义名声,是值得吹嘘的事情吗?”
“方孝孺被诛十族是假的……”罗玉华适时插嘴道,“诛十族的出处,其实来源于弘治年间,文人祝枝山的《枝山野记》。”
“这又只是一个落第文人闲暇无事时,写的一本同人小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