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点上,又不得不夸一夸永乐大帝了……”徐爱接口道,“朱棣有心找人编撰《永乐大典》时,第一句话,可不就是不许删改一个字嘛,怕的就是……”
“哎哎……别吹啊……”罗玉华赶忙打断她的话,“为了标榜自己是顺位的天子继承人,朱棣可是改过史书的……”
“呃……”徐爱被堵的哑口无言,只好讪讪笑了笑,“你说的对,是我忘了……”
弹幕见她吃瘪,也都不再发那些关于古人的奇葩故事了,反而清一色的刷屏哈哈哈来……
徐爱心态也还行,并没有理会他们的逗趣,只是耸耸肩道:“所以说,这掌握了话语权的人,真的得是极其正直,且没有那种偏向性的人才行啊……”
“否则,身为史官或者文人只要稍稍有点偏向性,给自己喜欢的人物加点光环啥的……”
“可不就很容易影响别人的判断了嘛!”她无奈的摇头道,“据我所知的,明武宗就是因为不听话,被黑的体无完肤……”
“而他老爹明孝宗就比较听文臣的话,然后文臣们呢,就把他吹成了【千古一帝】般的存在……”
她叹道:“我没有说明孝宗不是好皇帝啊,我只是觉得,文人们在史书上称他为,【三代以下,称贤主者,唯汉文帝、宋仁宗与大明孝宗皇帝也。】吹的有点太过了……”
“而他的宝贝大儿朱厚照,明明是个可果断诛灭宦官刘瑾,可平定宁王叛乱,取得应州大捷的皇帝,却因为喜好习武,轻视文臣,就被世文人用来垫给他亲爹了。”
“念朱佑樘之好,而扬朱厚照之恶……”罗玉华点头道,“再加上朱厚照没儿子,他堂弟嘉靖皇帝朱厚熜和他之间也没什么特别多的感情,自然也就不会多在意文人的骚操作了……”
“明孝宗在我看来,只算是文人的【千古明君】,而于百姓而言,只能算上个合格的君王吧!”徐爱感慨道,“我个人觉得,大明王朝文官的嚣张气焰就是他助长的……”
“相当于把权柄拱手让给了文官集团们……”
“这导致他那聪明的儿子朱厚照,还有更聪明的侄儿朱厚熜兄弟俩跟文臣。斗了几十年,到最后也没能拨乱反正……”
“总之还是那句话,文人手里掌握着纸笔,如果不能公平公正的记录史实,那就是罪过,洗是没用的……”
“好了好了,话题又扯远了,该回到李二身上了……”罗玉华打岔道,“之前我们就说过,李二和长孙皇后是真爱……”
“这点也是毋庸置疑的。”她笑道,“他俩和朱棣徐妙云夫妇差不多,亦是少年夫妻,相濡以沫半生,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最终携手走上帝后之路……”
“公元613年的某一天,繁荣热闹的长安城里,唐国公家的二公子骑着高头大马,一脸喜气洋洋的迎娶回长孙家的幼女。”
“那一天,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喜气洋洋的笑容,在大家看来,或许这只是一场贵族间的联姻……”
“殊不知,那一天,二公子激动的双手拿起如意秤杆时,挑起的不仅是世人艳羡的婚姻,更是一段帝国的传奇。”罗玉华轻声道。
“和大明朝的徐皇后差不多,长孙皇后也是出身名门,他们家族在当时,更是算得上皇族宗室,是史书里写的【门传钟鼎,家世山河】之家。”
“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亦是隋文帝时期,一位赫赫有名的将军,曾有着一箭双雕的美誉,威震突厥。”
“作为幼女,长孙皇后的童年本来过得不错,且早早的就由父亲做主将她许给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子,也就是咱们唐太宗陛下……”
“然而好景不长,在这门亲事定下没多久后,长孙晟就去世了,而长孙皇后和她的兄长长孙无忌也就被同父异母的大哥赶出了家门……”
“好在,娘亲舅大,长孙兄妹的舅舅高士廉是个靠谱的,不仅收留了他们,还对苦命的兄妹悉心照料,尽心养育。”
“长孙无忌亦是人中龙凤一般的存在,他和李世民之间相交甚厚,高士廉见李世民仪表堂堂,谈吐又不凡,还知晓外甥女幼年时就被许给了李世民这件事,便尽心尽力的促成了此事。“”
“就这样,长孙皇后在自己13岁那年,便和16岁的李世民喜结良缘,做了夫妻……“”
“说实话,他们俩人的结合,完全符合古人那种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
“更难得的是,因为家人的支持,他俩也在婚前多次见过面,并慢慢互相了解,互相仰慕……”
“哈,这么看来,朱棣还真的是像他的偶像啊……”徐爱笑了,”不过,能遇见了值得相伴相守交付一生的人,可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
“我记得西边国度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来着……”罗玉华想了想,“甜蜜的生活,不是在于你吃糖,而是在种甘蔗……”
“用这句话形容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小两口婚后不久,窦夫人就染病身故,同一年年,高士廉又被贬职流放,可以说俩人在亲情上,双受到了沉重打击,这对刚刚进入甜蜜生活的小夫妻而言无异于历劫,好在他俩相互安慰,彼此激励,携手走过了这难熬的时光……”
“也就是这份相互鼓励相互扶持,使得他们的感情变得更好……”
“后来李渊起兵,李世民随父亲出征,长孙皇后便打理好后方,从不让李世民忧心……”
“而在唐朝建立后,因李世民与父兄,后宫之间的矛盾渐生,长孙皇后也从不退缩,从来都是与他并肩而行,共同担责……”
“为了李世民的,她更是亲自进宫,侍奉长辈,笼络后妃,以自己的贤德和孝顺来弥补缓和李世民与父亲以及后宫的嫌隙与矛盾……”
“史书记载【后孝事高祖,恭顺妃嫔,以存内助】,可以说有了长孙皇后的运筹操作,李渊才没有听信谗言,轻易处罚李世民,这也为后来李世民绝地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