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朱棣,让人羡慕的顶级欧皇3
他的想法是很美好的,可天幕却直接打脸他的这番操作。
“朱允炆其人,单用我们后世之人眼光来看,确实是个孝顺孩子,但要你要看他做皇帝的那些操作,只怕是连赵构,朱祁镇,都得大喊666。”
“什么……”朱元璋,朱标爷俩都愣住了,他们双双抬头看向天幕,皱着眉等待天幕女子的评价。
……
“关于他的骚操作,便是我这个不懂政治,不会治国的小丫头看了,也都要摇头叹息,这不妥妥又是个秦二世嘛……”
“哦!朱允炆比秦二世好一点,至少他身边的黄子澄,齐泰,方孝孺,没有灭了他自己夺权当政的心思……”她想了想,然后又推翻了自己的想法。
“其实也不一定,那么一个对自己言听计从的皇帝,很容易养大权臣的野心。”
“这万一有一天,蠢皇帝开窍了,不听使唤了,开始龇牙了!那被养刁了嘴的权臣会怎么做,谁也不知道……”
“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操作,宋朝的例子还少吗,咋这朱允炆就这般想不开,只觉得亲叔叔们会惦记他的江山。”
“而他宝贝的那些文人,不会反手背刺,学习司马家的篡位谋权的操作呢?”
……
“什么……什么意思……”马皇后此刻也回过神来,她皱眉轻声问道,“这朱允炆是标儿以后的孩子吗?”
“他是做了什么事了吗,天幕竟然拿他比……”大概是想到了始皇帝也在跟前,马皇后到底没有把话说完,只是皱眉沉思。
……
罗玉华对于徐爱的评价也是表示赞成。
“虽然我觉得他不至于变成秦二世,但照着他的操作,日后被架空,成为汉献帝那样的吉祥物,傀儡皇帝的可能性却是极高的……”
“毕竟,这大明朝都是什么年代了,朱允炆这个大傻子居然还会相信所谓的儒学大家,想要恢复周朝井田制。还打算废除科举,实行亲信举荐制度,培养明朝廷的官员。”
“好家伙,这一套操作下来,别的就不说了,就拿那晦气的方孝孺来打个比方吧……”
”这孙子是大儒,门生遍布天下。如果真的恢复举荐制分封官员,啧,那这六部官员的位置,岂不是全都是要被这些举荐的关系户门生们包圆了吗。”
“这样一套操作下来,曹操都得给他点赞表示服气。”
徐爱打了个冷颤:“要真到那个时候,这个大明江山,到底是朱家的,还是方家的,啧!想想都汗毛倒立……”
天幕上女子的这番评价说完,汉居里,不单单是老朱一家子听的冷汗涔涔,便是秦皇高祖等人,也是替大明感到担心后怕……
天幕……
“可其实呢,立储这件事,原也不能怪老朱选错了继承人……”罗玉华话头一转,又替朱元璋说起好话来,“封建王朝制度下,嫡长子本就是最受重视的存在。”
“就算是民间百姓家分产业,那嫡长子都可拿走全部家业的大半,而其他人只能分享剩下的,并在父母走后,离开这个家,单独生活去……”
“朱允炆原本也是侧妃生的,但娘在太子妃去世后被扶正了,加上原本常氏所生的嫡长子朱雄英也不在了。”
“这位朱允炆可不就成了朱标的嫡长子了吗……”罗玉华道,“这就代表如果朱标没死,皇权平稳过渡,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
“而即便他父亲不在了,他皇长孙的身份,也使他拥有和众叔叔们一样,皇位继承的权利。”
“要知道,那朱允炆在朱元璋身边时,确实是个懂事,贤明,乖巧的好圣孙形象……”
“极重孝道的朱元璋看着乖孙子,总会想到大儿子,也担心自己死后,这大孙子会被儿子们欺负。”
“反之他也担心,大孙子当了皇帝,又可能对儿子们不好,所以特意跟他探讨过这件事……”
“朱允炆自己也害怕啊,他也问过皇爷爷,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孰御之?”
“朱元璋见他能想到这层,也挺高兴,为了考验他,便反问他会如何操作。”
她端起一边的茶盏,呷了一口茶水,这才缓缓道:“朱允炆这小子,倒也是给了一个让老朱满意的答案。”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徐爱提她把朱允炆的回答说了出来。
“不错。”罗玉华点点头道,“其实,这种先礼后兵的思路,确实是当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了。”
“便是洪武帝自己,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式来教给孙儿了。”
“只可惜啊,朱允炆这货,说的和做的,那完全就是两码事……”她叹息道。
“说到这里,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小知识……”罗玉华接过话茬,”众所周知,燕王一系的字辈是,高瞻祁见佑, 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简靖迪先猷。”
“而朱标一系的子孙字辈,用的则是,允文遵祖训, 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 师良善用晟。”
“听听……”她笑着摇了摇头道,“这第一句便是,允文遵祖训……”
“可惜我们的建文帝朱允炆,却压根就没有尊祖训的想法,干了一堆气死祖宗十八代的事,是一心要把大明变成第三个二世而亡的大一统王朝啊……”
“好在啊,我们先前就说了,洪武帝的Rp极好,不仅能抽卡抽到多张顶级SSR,还能生下一个比他还要欧皇的儿子,不但避免了大明亡国的可能性,还把大明王朝推到了世界之巅,成就一个盛世。”
“朱棣这个人啊,能力强,但性格却很矛盾。”罗玉华继续道,“这一点和他爹简直一模一样,都是既有野心,却也在意亲情的那种人。”
“他完成了千秋霸业的同时,也常常落泪后悔自己的篡位行为,觉得死后只怕无面目见地下的父亲兄长。”
“可是还是那句话,有些事,你不做,也会有人推着你去做,谁让这天命偏偏就选择了你呢!”
罗玉华说起老朱家这些事,心里也觉得可惜,多好的一家子啊,原本也是和和睦睦的,偏偏老朱偏心长子,闹了这么一出,最后搞得兄弟叔侄反目成仇,也是可惜了。
“朱允炆当上皇帝后,朱棣回到了北平,我个人感觉,他心里其实是很委屈的,大哥二哥三哥接连没了,已然成为了嫡长子的他,依旧没能继承皇位……”
“后来父亲死了,自己作为儿子还却不被允许回去奔丧,只能在北平属地,自立祭桌,祭拜父亲……”
“这他都认了,没办法,如今天下的主人,已经换成了他的大侄儿了,基本是跟他没什么关系了,不认又能怎么办呢?”
“可谁知道朱允炆居然在这时候,又听信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的馊主意,在老朱蹬腿没多久后,便开始着手清理皇室宗亲,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