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关于这五帝钱,也只能说是朱棣的贡献和实力确实顶尖,加上永乐通宝确实颜值满满,被选择也是正常的……”
“除此之外呢,他用人也特别厉害,别家出名的宦官,像是秦朝的赵高,汉末十常侍,唐中晚期的李辅国,仇士良,宋朝的童贯,明朝中晚期的王振,刘瑾等……”
“都是名满天下,但为祸甚广的宦官,朱棣用的宦官,则是名传千古的存在……”
“郑和七下西洋的传奇,不用多说了吧!华夏上下五千年,有此壮举者,唯郑和一人。”
“可其实呢,郑和身边还有个副手,也是太监,叫王景弘的……”罗玉华道,“在郑和第七下西洋离世后,便是由王景弘继续带着船队归返的……”
“除此之外,王景弘的第八次下西洋,更是鲜少有人知道。”
“晚年,他潜心整理航海资料,撰有《赴西洋水程》和《洋更》。王景弘同郑和一样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外交家。南沙群岛还有景宏岛是以纪念其的功劳而得名的呢!”
“除了他俩外,还有侯显、亦失哈、刘永诚。那都是既忠心,又能干,还能打的主……”
“像他们这样的,有的皇帝身边,能有一个,若是放在汉唐,能有一个,都算谢天谢地了,永乐年间出了五个……”
“这大概率,也是一种幸运吧……”
“是幸运……”徐爱点头表示同意,但又正了正脸色道,“但这种幸运,是朱棣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努力,勤奋,还有见识换来的……”
“历朝历代的那些君王,但凡可成大事者,有几个是只靠躺着便获得成功的?”
“便是现在的华夏,在蓝星各大势力的围追堵截之下,即便是艰难至极,也从未曾放弃过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不过是短短几十年,我们华夏便由落后蓝星其他各村几百年,到如今不仅仅是追上了,甚至还有了超越的趋势……”
“这难道只是所谓的国运?”她自问自答道,“不是的,这些所谓的国运,全是靠着我们的先辈,我们朋友,我们自己,是千千万万的华夏人民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才走到了今天……”
“越努力,才会越幸运……”
这番话说完,弹幕上疯狂飘起红色的旗帜,亦有人发着泪目的表情包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日月所照,皆为汉土”这样的口号!
汉居的众人看到这里,也都热血沸腾起来,是的,不管是几千年前,还是几百年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从未改变过踏实,努力,坚强,勇敢的品性!
“好儿郎……”始皇帝再也忍不了了,“都是我华夏的好儿郎啊!”
“棣儿……”朱元璋也激动的拉着朱棣的手赞道,“你是咱的骄傲,是咱老朱家的骄傲……”
“好孩子,真的是好孩子……”
“父皇!”朱标伸手摸了摸朱棣的脑袋,沉默了片刻道,“如若日后……”
“我是说假如,假如日后我的命运……无法改变……”他顿了顿,然后坚定的说道,“您直接立四弟为储君,莫要再做其他打算了!”
这是他权衡再三后做出的决定,虽然皇位很重要,但大明的江山更重要……
朱标的心里很是明白,按照历史的进程,朱棣得到了天幕如此多的赞许和吹捧,那便证明自己那个尚还不存在的儿子,应该是烂透了。
也就是如今明朝在四弟手里起死回生了,那什么叫朱允炆的,还有自己才能保持一分体面,在史书上留下个好名声。
但如果明朝二世而亡了,只怕自己也要随着那没出息的玩意一起遗臭万年了……
天幕上
“这点上,你说的确实对……”罗玉华点头称赞道,“不过呢,说朱棣是顶级欧皇,也不是吹的……”
“努力,勇敢,勤奋和见识,是他成功的秘诀,但他本身的幸运底色,也是不容小觑的……”
“大家都知道,朱棣的庙号是明成祖……”她笑着介绍道,“可最初,他的大胖儿子朱高炽给他上的庙号,可是他心心念念的太宗……”
“跟偶像李世民一样的太宗文皇帝……”徐爱笑着接口道。
“对……”罗玉华点头称是,“可后来为什么会换成明成祖呢,这就要问他的后人,明世宗嘉靖了!”
“按照明朝的祖制,太庙只可供奉九位皇帝的牌位,嘉靖呢,恰巧是第十一位皇帝……”
“这嘉靖皇帝呢,也是小宗入大宗,藩王当的皇帝。”她耐心的解释道,“不过呢,和朱棣不同的是,他是因为堂兄正德皇帝早逝,又没子嗣,亲兄弟什么的,这才有机会当上的皇帝……”
“既然成功上位以后,大臣觉得嘉靖得入嗣孝宗,也就是给孝宗当儿子……”
“可他如果认了孝宗做爹,是替他家延续香火了,那人家自己亲爹咋办呢?”
“而且,这提议是大臣杨廷和提出的,看起来是替孝宗过继儿子,可实际上,也是一场服从性测试……”
“仗着自己的扶立之功,想来拿捏这个新帝……”
“只可惜才十四周岁的嘉靖皇帝,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为了能保障自己亲爹的权利,也为了保证自己不成为文官集团手里的吉祥物皇帝……”
“嘉靖与朝臣们,来了一次长达三年多的大礼议之争。最后终是以杨廷和集团的失败,嘉靖胜利告终。”
“而嘉靖胜利后,自然是要追封自己的亲爹为皇帝,入太庙啊!”
“按照老朱定下的天子九庙制度,太庙正殿只能供奉九位皇帝的神主牌位,一但后面皇帝多了,超标了,就得移走除太祖皇帝外,与当朝皇帝血缘最远的那位先祖的牌位到祧庙,也就是所谓的【亲尽而迁】。”
“和嘉靖血缘最远的,除了朱元璋外,那可不就是朱棣了吗?”罗玉华叹息道,“可朱棣可不仅仅是嘉靖的老祖宗啊,也是他的偶像……”
“谁愿意或是舍得给自己偶像移除太庙啊?”
“嘉靖思来想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给朱棣从太宗改成了明成祖,这样他就可以跟自己老爹一样,在老朱家的太庙里,千秋万代的享后世香火供奉了……”
“朱棣的神主牌位是保住了,可他的大胖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就成了被挪出太庙的那个倒霉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