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李世民所治理的大唐,实现了一片盛世之相,史称【贞观之治】。”徐爱接着说道,她翻出一本册子,笑盈盈的说道,“我特意翻一宿资料,大概记录了一下,李世民做皇帝的这二十来年,他所做的事情……”
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也不是专业的,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大家不要笑话我啊……”
说罢,她便打开笔记本开始念:“贞观元年。九月十二日,李世民派遣使臣巡视各州遭害的农田,救济、慰问贫民。”
“贞观二年的三月二十二日,李世民又派遣使臣巡视关内各地,拿出钱财珍宝帮助因受旱蝗灾害受苦的饥民们,替他们赎回自己不得已而卖掉的孩子们。”
“三月二十三日,李世民自认蝗灾旱灾皆是自己之过,便施行大赦。同年十一月,又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
”贞观三年四月,李世民开始于太极殿听政。六月八日,又因干旱,李世民选择亲自审查并记录囚徒罪状。并派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在名山大川求雨,中书舍人杜正伦等人往关内各州安抚慰问灾民百姓。”
“除此之外,他还命令文武官员各人上密封的奏章,让他们不要藏私,尽量说出朝政得失功过。”
“十一月,李世民以并州都督李积为通汉道行军总管,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用以打击突厥。”
“闰十二月,诏令建立义军以来的交兵之处,替在阵战中牺牲者建立寺庙。命令虞世南、李百药、褚亮、颜师古、岑文本、许敬宗、朱子奢等人为这些义士勇者他们立碑刻铭文,用来以记载他们的功业。”
“贞观四年三月,大同道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活捉了颉利可汗,并将他送回京师。”徐爱接过罗玉华给的杯子,喝了口水后才继续念道,”二十九日,李世民向太庙报告大唐已俘虏了颉利可汗。“
”四月,李世民亲临顺天门,军官捉住颉利前来献捷。从此西北蕃邦都请求奉给皇上尊号为【天可汗】,而李世民则降下玺书封立了他们的君长。”
“九月,李世民命令收埋长城以南的尸骨,令人致以祭祀。二十日,他又命令从古时以来的英明的君王、圣明的皇帝、贤臣英烈的坟墓附近不能割草放牧,春秋要致以祭祀才行。”
“十月,因特殊情况又赦免陇、岐二州,免除赋税徭役一年。”
“贞观五年,六年,七年,李世民在昆明池大检阅,设置了律学,颁布新定的《五经》。”
”贞观八年正月,李世民命令尚书右仆射李靖、特进萧瑀、杨恭仁、礼部尚书王珪、御史大夫韦挺、鄜州大都督长史皇甫无逸、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李袭誉等一众官员出使四方,用以观察民间风俗。”
“十月,右骁卫大将军段志玄击破吐谷浑,追逐八百多里。十一月三日,十九日,吐谷浑入侵凉州。二十一日,吐谷浑拘下唐使者。”
十二月,李世民命令特进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刑部尚书任城王李道宗、凉州都督李大亮等为大总管,各率军队分途讨伐吐谷浑。”
”贞观九年三月,又是大赦。并给各乡设置乡长一人,辅佐官二人。闰四月二,李靖、侯君集等人在牛心堆大破吐谷浑。五月,又在乌海大破吐谷浑,追逐打击直到柏海。”
“副总管薛万均、薛万彻在赤水源再次大破吐谷浑,还捉住吐谷浑名王二十人。”
”十八日,李靖在西海之上彻底平定了吐谷浑,捉了吐谷浑王慕容伏允。因为其子慕容顺光投降,所以被大唐皇帝封为西平郡王。”
”十二月,吐谷浑西平郡王慕容顺光被部下所杀,李世民派遣兵部尚书侯君集率军队安抚,仍封慕容顺光之子诺曷钵为河源郡王,使他统率吐谷浑部众。”
”贞观十年,关内、河东流行疾病,李世民命医生拿药治疗他们,他还担心有冤案错案,所以亲自查审记录囚徒罪状。”
”贞观十一年正月,李世民向天下颁布新法令。二十八日,房玄龄等人奉上所修订的《五礼》,诏令有关部门施行。”
“七月,因长期下大雨,李世民诏命因为水灾命百官上封章奏事,尽情说明朝政得失。”
“二十日,他不顾洛阳宫受灾,将财物分配给遭水灾之家,按等级分赐绸缎。”
“二十四日,在亳州修老君庙,在兖州修宣尼庙,各给二十户的租税来祭祀。九月黄河泛滥,冲坏了陕州河北县,毁坏了河阳中潭等地。李世民又驾到白司马坂观察水灾,按等级赐给遭水灾之家粮食布匹。”
“贞观十二年二月,李世民视察砥柱,刻铭文以纪功德。六月,开始设置玄武门左飞骑与右飞骑。十月,在始平打猎,按等级赐给老年人粮食布匹。”
“贞观十三年正月初一,李世民祭拜献陵,又宽免三原的囚犯并赏赐随从人员,免除县民本年租赋,赐给宿卫陵邑郎将、三原县令爵位一级。”
“五月,李世民因旱灾避离正殿,诏令五品以上官员议政,减少膳食,免除劳役,清理囚犯,救济贫民,老天这才下雨。”
”贞观十四年正月,李世民亲临魏王李泰府里,对雍州长安县施行恩免。又免除延康里本年租赋。”徐爱呼了口气,继续道,“二月,李世民到国学府观看以酒食祭奠先圣先师的活动,再次宽免大理寺、万年县的囚犯,并赐给学官中优等生布帛。”
“八月,侯君集攻克高昌国。九月,高昌军队以及士卒中父子均犯死罪者、须守丧一年判流放者、须守丧九个月判服劳役者、须守丧五个月和守丧三个月而已判处杖刑的犯人,全部都被赦免。”
“十一月,李世民在京城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十二月,侯君集俘虏高昌国王进献祖庙,李世民决定与民同乐,便赐给百姓聚饮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