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今天,我们又来直播啦……”第二天下午的两点,罗玉华和徐爱领着始皇帝和汉高祖cp,又坐到了直播间里,笑嘻嘻的和网友打起了招呼来……
“因为之前的直播答应了大家要邀请咱华夏的老祖宗们参与直播……”徐爱朝着摄像头俏皮的眨了眨眼,并笑着介绍起了身边的嘉宾来,“喏,今天,咱们就如约邀请到了华夏祖龙始皇帝陛下,还有我们汉祖老祖宗汉高祖陛下来陪我们一起直播啦……”
眼看着直播间里,穿着帝王冕服的秦皇汉祖二人,严肃又不安的样子,弹幕里的网友也疯狂起来……
“哇哇哇,始皇帝大大,好帅啊,祖龙怎么那么帅,这真的是人类能拥有的颜值嘛……”
“天啊,博主哪找来的演员啊,看看汉高祖那吊儿郎当,但又不失威严的气质,真的是与我心目中的刘邦一模一样啊……”
“老祖宗,我也姓刘,我也姓刘……”
“始皇帝怎么和汉高祖坐一起呢,哈哈,这组合,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
一时间,弹幕里说什么的都有,弄得嬴政和刘邦都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罗玉华担心他们的人情绪会受弹幕的影响,便屏蔽了一些敏感词汇,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既然大家都到了,我们又把咱华夏的老祖宗也邀请到了咱们的直播间里,那么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什么呢?”徐爱在打完招呼后,便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直接提问道。
“今天自然还是要回大家聊一聊咱们华夏老祖宗们的故事啦……”罗玉华笑着回答道,“不过呢,在开启今天的话题前,我们想先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大家觉得我们华夏为什么可以在熬走一批又一批的敌人,朋友后,依旧可以屹立于不倒呢?”
“这个话题倒是蛮有趣的……”徐爱也笑了,她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身边的始皇帝和汉高祖,然后笑着问道,“不知道始皇帝陛下和高祖陛下是怎么觉得的呢?”
嬴政被她的话问的一愣,他犹豫了片刻,还没来得及开口,便听见了旁边的刘邦回答道:“因为后人争气吧……”
他和始皇帝都属于年代久远的帝王,虽然这两天看了一些天幕,参与了后世的一些活动和生活体验,但到底也只是管中窥豹,不过了解了一点皮毛而已……
华夏后世到底经历了多少,他们还是了解的不多的……
“高祖陛下说的没错……”罗玉华笑着点头道,“但您只说对了一半……”
“我们民族能够始终屹立不倒倒的原因,除了有争气的后世子孙外,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有伟大的祖先为我们打下的万世基业……”
“听起来是不是像商业互吹……”她笑着问道,“又或者是自吹自擂,不懂谦虚?”
“其实我还真没有这个意思……”
罗玉华解释道:“还记得之前跟大家提到过的,我们华夏人是非常喜欢记仇的说法吗?”
“翻开华夏的历史书,你会发现,我们这个民族格外的多灾多难……”
“今天这个外族入侵,明天那个蛮人挑事?”
“其实归根结底,还得是因为我们华夏民族崇尚儒家思想……”她顿了顿,然后笑道,“注意,我说儒家,可不是后来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那种阉割版儒家文化……”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说白了就是告诉所有人,要讲规矩,重礼数,要有道德,谦逊,自强不息……”
“而华夏人,不论是老祖宗,还是我们后世子孙都是骨子里认同这种思想的……”她笑着说道,“别急着否认啊,别的不说了,就单单忠于民族这一点,蓝星别的村,有几个能做到我华夏子民的程度的?”
“而也就是因为这种思想在华夏人灵魂深处已经扎根的缘故,导致我们民族意识极为强盛的国度,在与其他文明对比时,便有了一条格外不同的点……”
“那就是记仇……”她笑道,“大家在看西方边所谓文明的历史时,看到最多的,应该就是吹嘘他们的祖先如何如何了不起……”
“而对于他们的挫败,则是能不提就不提的……”
“而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华夏的史学家,或者说儒史学家最爱干的一件事,便是拿小本本记记记……”
“因为只有记下来了,才能让后人看着这记账本,【讲规矩】啊!”
“今天有蛮夷来打我们了,怎么打的,来了多少人啊,抢了我们多少东西啊,记下来,记下来,你们这些后世子孙要记住啊,总有一天得灭了他们……”
“咦,怎么又有蛮夷来打我们了,哦,没打进来,没事,记下来,记下来。有这个想法都不行,你们这些后世子孙要记住啊,总有一天得灭了他们……”
“哎呀,今天又来了一波蛮夷,妈的,不自量力的玩意,小鼻子小眼的玩意,被咱打的缺胳膊少腿了。记下来,记下来。这帮玩意来打过我们,你们这些后世子孙要记住啊,总有一天得灭了他们……”
“昨天,和隔壁蛮夷干仗,没打过,被打的鼻青脸肿,只能忍辱负重,没关系,记下来,记下来,早晚再跟你干一仗,必须干一仗,你们这些后世子孙要记住啊,总有一天得灭了他们……”
“哎呀,这位皇帝不错,开疆扩土,打败了蛮夷,好好好,不愧是我华夏的盛世之君……”
“嗯,这什么狗屁皇帝,怎么连块失地都收不回来,……”罗玉华继续道,“开疆扩土这种高难度操作做不了就算了,咋失地都收不回来了呢?”
“昏君昏君,你就是个大昏君……”说到这里,她自己都忍不住笑了,“现在看明白了吧,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为什么看起来多灾多难,还不是因为儒家笔下的好事,总是被一笔带过……”
“而倒霉事却被记记记,全记在了小本本上,劝导子孙不能忘了,不能忘了,千万不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