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调和踏实最终使他在诸多夺权争利的皇子里,显得那么特别,特别到连康熙都对他刮目相看了起来。”罗玉华继续道,“再加上背后有强力支持者的帮助,胤禛最终登上了皇位,成了从努尔哈赤算下来,大清朝的第五位皇帝雍正……”
“然而身为这场九子夺嫡大戏的赢家,胤禛的皇位虽然是坐上了,可是稳不稳固,却要二说。”
“如今的他最大的威胁,早已不是已经出局了的其他弟兄们,而是成了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二哥胤祯。”
她继续道:“老十四在西北拥有十万精兵,身上还有军功,本来也是夺位的热门人选……”
“眼看着素来与自己不合的弟弟手握重兵,胤禛心里也很不安,所以他只能以先皇驾崩,让胤祯卸去大将军职位,回京尽孝,并提拔了纳尔素代理大将军接替其手里的兵权。”
“而胤祯在听闻康熙驾崩的消息后,又接到新皇帝雍正的指令,当场便就交出了大将军印信,并前往京城奔丧。”罗玉华叹道。
“然而,他低估了雍正对他的忌惮之心。一到京城就被迫失去了人身自由。”
“这操作气的胤祯破口大骂皇帝。而雍正也不会因为他是自己的同母兄弟便惯着他,直接削去了胤祯的王爵之位,彻底消除了其对自己的威胁。”
“而对于另一个曾经的对手胤禩,雍正一开始也进行了拉拢提拔,还让他做第一总理事务大臣,对胤禩以前的下属也进行了提拔。”
“但如果你们以为这是雍正真心要提拔兄弟,那就错了。”罗玉华笑道,“这其实也只是雍正为了站稳脚跟的不得已而为之罢了。”
“要知道,虽然胤禩在康熙活着时,已经被打压的不可能再争夺皇位了,但他此前在朝中的势力也是很大的。”
“可随着皇位渐渐坐稳后,在争储过程中养成了的草木皆兵的心理,使得雍正对自己的那些兄弟们,实在是难容得下。”
“就这样允禩也被削去爵位,和允礽、允祉、允禟等兄弟一样被幽禁至死。”
“我了个乖乖,够狠啊,这清朝的皇帝是个人物……”刘邦听的那叫一个激动,毕竟他自己也是能在逃命时,一脚把儿子女儿踹下车的!
“而对于自己的亲信,雍正则进行了提拔任用,尤其是对夺权的最大功臣隆科多,雍正任命他为四大总理事务大臣之一,不但封了爵,还赐他为【隆科多舅舅】,一时风光无限。”罗玉华笑了笑,并没有多纠结这个话题。
“对另一大功臣年羹尧,雍也正任命他为抚远大将军,并总揽西部一切事务。”
“这年羹尧也绝对是个顶尖的人物,他刚上任,就平定了青海地区叛乱,威震西陲,扬名内外,雍正大喜,并封其为一等公,加太傅,一时间极受恩宠。”
“但是,这两人在皇帝的恩宠面前,居然逐渐迷失自我,逐渐变得嚣张跋扈起来。”而雍正本人,也有着近乎病态的猜疑之症,隆科多和年羹尧都在不知不觉里,触犯了雍正的忌讳,导致他们最终惨被清算。”
“隆科多被贬官监禁,而年羹尧则被赐自裁……”
“好家伙……”听到这里,徐爱忍不住吐槽道,“这皇帝怎么都那么喜欢杀功臣啊……”
“……”刘邦原本还笑呵呵的听着罗玉华讲雍正的操作,突然便听见了徐爱的话,顿时笑容便僵在了脸上。
但他反应很快,趁着罗玉华还没来得及回徐爱的话时,便立马插嘴问道:“那这个雍正作为大清朝最强文斗的胜利者,身上又有那什么四皇子的光环,他这个皇帝当的怎么样呢?”
“嗯,怎么说呢康熙在位期间确实做了不少事情,虽然如今看来,算不得昔日教科书里鼓吹的盛世之像,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其的作为,对华夏的历进程还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力作用的。”
“但是康熙朝时期,不断进行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一次接一次,耗费了朝廷大量的财政收入!”她皱眉道,“而且晚年的康熙也慢慢开始怠政,吏治更是腐败,官员贪腐也极其严重,这使得很多人开始私自挪用国库银两,导致国库空虚。”
“雍正上位时,大清朝的国库里只有七八百万两的库银了。”
“为了维持大清的运转,雍正当务之急,便是整顿国家财政。”她继续道,“所以他继位仅一个月,就下令开始全面清查亏空,并要求三年内将亏空全部补齐,而且还不准向老百姓摊派。”
“雍正在这方面表现出了很大的决心,他派了钦差大臣到各地监督执行,逼着那些贪官污吏将亏空补上,否则绝不罢休。”
“而且他这决心不单单只是对着那些朝廷贪官恶吏,就连皇亲国戚也逃不过查处。”
“为此,雍正还下达新指令,亏空官员只要一经查出,便查封其家产,如果还不上那就抄家,而且连他们的亲戚家也都不放过。”
“这一操作导致有些官员因为还不上钱,从而畏罪自杀,想一死了之。”罗玉华笑道,“但雍正是不会惯着他们的,很快又下了法令,命父债子偿,一直到追回为止。”
“与此同时,雍正还推行了耗羡归公的政策,耗羡是一种附加税,这大幅度增加了财政收入,也可以杜绝烂征加派的歪风邪气。”
“就这样,经过五年的整治,朝廷国库的储银已经由当年的七八百万两增加至五千万两。”
“而且雍正的清欠工作是和打击贪官污吏结合起来进行的。”她继续道。
“你比如说,在康熙后期,朝中贪污腐败的现象屡见不鲜,各级官吏贿赂成风,还干起了买官卖官是勾当。”
“为了整顿吏治,雍正严惩了一批贪官,甚至自己的宠臣,最心爱的女人年妃的亲哥哥年羹尧,也没逃过惩治的行列。真的可以算得上是六亲不认了……”
“而且雍正还推行了养廉银制度,清朝官员的俸禄比较低,不足以维持正常生活,以前的耗羡私征算是官员的一种灰色收入,现在雍正推行耗羡归公,彻底切断了这部分收入。”
“但考虑到这么做会使得大臣们不满和懈怠,雍正便决定拿出一部分耗羡费,给官员发养廉银,用来提高他们的收入,这样官员的收入提高了近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