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积极化(25)
手冢的眼角紧绷着,直到那个人的背影完全从视线中消失,他才收起刀,转身继续往回走。
他留心着周围一寸一尺的动静,重新捡起那把破碎的雨伞,踩着积水回到了驿站。
他刚进门的时候正巧山崎也刚回来。他本想跟手冢报告一下情况,结果看到手冢手里那把破碎的雨伞的时候,整个人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殿下,您这是怎么了?是遇到袭击了吗?您有没有受伤?”
“没事,我没事。”手冢把雨伞送进山崎的怀里。“它受伤了,安抚一下吧。”
山崎愣了一下,他很少见手冢开玩笑,一般情况下都是面无表情的用淬了毒的嘴去吐槽的时候比较多。这样看来,他应该是没什么事。
“你那边什么情况?”手冢问道。
“啊,是,我这就跟您汇报。”山崎终于想起了自己还有正事。便一本正经的说道:“我跟着官府的人走了几个地方,最后只找到了那个老狱卒的尸体,根据他们提供的名单,那个新来的叫九鬼宗裕的年轻人至今都没找到。”
“有人见过他吗?”
“印象都不深,据说九鬼宗裕一直都是一个人待着,也不怎么和他们交流,而且本来才刚来两天,大家都不熟悉,所以也没有人要注意他。主要也是那人好像没什么特别地方。”
“没有特点就是最好的伪装。”手冢思忖着点了点头。
他不能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会津的问题必须尽早处理。“告诉所有人,雨停之后我们就离开。”
“是。”
手冢回到自己的房间,脱掉已经湿透的衣衫,换了一身纯黑的行头。他用毛巾擦了擦头,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差点弄翻盆里的水。
太突然想想起来,不二曾经吐槽过他这身衣服。乌漆嘛黑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刺客,要不是长了一张正直的脸,肯定会被认定是坏人。
一想到这,他不自觉的讪然一笑。
自己的笑脸倒映在摇晃的水中,乍一看还有些诡异。
雨停之后,他们一路快马加鞭,终于在第二天的上午赶到了南会。
南会的城主松枝正义已经带着一众幕僚站在城门口迎接。
他伸长了枯瘦的脖子,探着头踮着脚望向前面一览无遗的原野。
马背上的人影伴随着马蹄声从阳光中显出轮廓。
打头的是一个黑衣茶棕色头发的年轻人。坚毅的眼神发射着太阳耀眼的光辉,他的表情严肃,轮廓分明的脸庞有着高傲的贵族的气势。与身后的一群人相比,他就像此时天上的太阳。
松枝正义判断,这位大概就是诏书中提到的三殿下。
在距离迎接的人群有几米远的地方,手冢勒住缰绳下了马。
松枝正义赶紧迎了上去。“敢问,是国光殿下?”
手冢点了点头。山崎跟在后面补充道:“没错,这位正是三殿下。”
松枝赶紧跪地行礼,他身后的几个人见状也跟着跪了下来。“下官,松枝正义……见过三殿下。”
手冢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起来。“松枝大人不必拘礼了,我是奉父皇的命令,来处理南会海域的事情的,你现在说情况就好。”
“啊……是。”松枝应了一声,便站起了身。“我们先回城里,我再向您细细汇报。”
实际上,南会海域的冲突起因于一场追逐鱼群的民间冲突。
南会作为边境之城,南会海域始终都是一片混沌之地。国与国之间本来没有明确的界线。
然而,近海的鱼终究是有限,不少渔民为了能够捕到更多的鱼也会往深海走。
远离海岸线之后,原本就不清晰的国界几乎可以算是没有了。而且南会码头属于三国交界处,算是在友好合作之下共同发展的纽带。
然而,于南会相邻的两个城邦,未名川和古邦新上来的两个首领都想将南会码头占为己有,一时间冲突不断,远海打鱼的渔民没办法靠岸。
一开始他们互相筛选自己家的船放行,如果遇到对方的船就扣留货物,一开始他们两个还打的有来有回,最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矛头就一齐对上了明古的人。
他们三方有不可以对对方平民动武的协议,所以他们两个就给自己的渔民配有武装,企图在远海攻击和干扰明古渔民的作业。
南会曾经出动过几次军队去解决问题,但迫于协议的压力,始终都拿那些渔民没办法。
在几经周折的谈判中对方坚持要和手冢家的人谈,要求重新划分海域。
“我们真的也是没有办法了,所以只能让殿下跑一趟。”松枝正义无奈的说道。
“没关系。”手冢大度的说:“既然我已经来了,就通知对方吧。”
谈判地点位于三国交界的南会码头。
未名川和古邦的城主先后来到了码头,坐在早就搭好的行军帐篷里。
他们等了一会儿,却发现明古的人始终都没有来。
未名川的城主,未名安健有些不耐烦了,他挤着眉头,一脸愤怒的望着帐篷外面,不见一个来人的影子。“什么意思?手冢家的混蛋在耍我们吗?”
“淡定一点儿。”古邦君人说道:“你要沉得住气。”
“你让我怎么沉得住气。你以为我和你一样很闲吗?整天只知道寻花问柳。”
古邦君人瞟了他一眼,冷笑了一声。他暂且不想跟这个看起来就没有谋略的年轻人计较。
手冢并不急于往码头走。山崎跟在他身后,也不紧不慢。在他俩前面有一段距离是一边走一边焦急难耐的松枝正义。
松枝正义时走时停,难掩焦虑的回头看着身后的两人,然后再走几步,就像小鸡在追一只虫子一样。
“根据调查,未名川的新城主未名安健是前城主的独子,老来得子所以娇生惯养,现在二十几岁了心性依然不安定,脾气暴躁,性情飘忽不定,有勇无谋。”山崎压低了声音说道:“古邦的现任城主叫古邦君人,实际上他和古邦家族没什么血缘关系,本来是老城主女婿的弟弟。不过老城主只有一个女儿,他的女婿在三年前从城楼上掉了下去,结果成了活死人,两个人没有孩子,古邦又只有男子继承的传统,所以这位赘婿的弟弟就变成了代理人。虽然名义上只是摄政将军,但实际上谁都知道他已经是真正的城主了,为此这个家伙还把姓氏给改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有那个意思了。不过,争端一直在这个古邦君人上台的时候才出现,而且自从未名安健坐上城主的位置之后,形势就恶化了。以前未名川还没有明显的偏向哪一方,现在则是完全站在了古邦的一边。”
“阴谋论一下,大概就是有人从中作梗。”是手冢补充道。
“也很难说。毕竟那个未名安健在传闻中确实没什么头脑。”
“总之,我们到时候就知道了。”
聊完了一些基本的话题资料之后,手冢和山崎终于肯加快了脚步。
码头距离南会城的距离并不远,他们没多久就到了。
手冢远远的就看到了帐篷里一站一坐的两个人,站着的那个人显然情绪很激动,直到对方说了什么之后,他才回过头,那道视线扫过正在靠近帐篷的三个人,最终落在了手冢的身上。
手冢的表情本就严肃,一跨进帐篷的时候,他身上的气势不自觉的就朝周围压了过去,给人一种来者不善的压迫感。
帐篷里并没有安排主位和下位,三把椅子围着一张桌子,看似平起平坐的意思。
但是在手冢家族的眼里,这两个小喽啰似乎没有资格和自己坐在同一张桌子上。
但是这次来的毕竟是手冢国光,他是一个本来就能屈能伸的人,也不在乎一时的高低。但是属于手冢家族的威严,他是一定要守住的。
在古邦君人和未名安健的印象里,明古国主手冢国晴只有两个儿子,那两个儿子他们都见过,还有印象。而眼前的这个人却从来没有见过。他的脸上有着属于手冢国晴的特点,但气场却截然不同。
手冢在空着的梯子上坐下来,冷声说道:“初次见面,我是手冢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