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九回:深入乡野解难题,力破阻碍谋发展
随着凉山县各项发展规划稳步推进,林小满深知,要想实现全面且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深入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解决百姓面临的切实困难。于是,他开启了新一轮的下乡调研之旅,然而,此次调研并非一帆风顺,一个新的反面人物悄然出现,试图阻碍发展的步伐,同时经费不足的问题也愈发凸显。
一、崎岖山路上的求学忧思
林小满听闻偏远山区的孩子上学路途艰难,便决定先前往这些地区。清晨,天还未亮透,林小满就和随行的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一同出发。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前行,道路狭窄且坑洼不平,一旁是陡峭的山体,另一旁则是深不见底的悬崖,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深渊。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他们终于来到了一个名为石板村的地方。村里的小学仅有几间破旧的瓦房,教室的窗户玻璃破碎,用塑料布勉强遮挡。林小满走进一间教室,看到孩子们在寒冷的空气中冻得瑟瑟发抖,但依然专注地听着老师讲课。
林小满的心中一阵刺痛,他找到校长,详细询问学校的情况。校长无奈地说:“林书记,这学校年久失修,师资也严重不足。孩子们每天上学要走十几里山路,遇到恶劣天气,安全都无法保障。”
林小满紧锁眉头,当场承诺:“一定要尽快改善学校的条件,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回到县里,他立即组织教育、财政等部门召开紧急会议。
“孩子们是凉山县的未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解决石板村小学的问题。财政上挤出资金,尽快修缮学校,教育部门要想办法调配优秀教师前往支教。”林小满严肃地说道。
然而,在会议讨论过程中,教育局副局长赵刚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赵刚推了推眼镜,慢条斯理地说:“林书记,我理解您关心教育的心情,但现在县里财政紧张,要修缮学校、调配教师,资金和人员都很难落实。而且,这些偏远山区的孩子,即使条件改善了,将来能有多大出息还不一定呢,是不是应该把资源更多地集中在县城的学校?”
林小满脸色一沉,严厉地说:“赵刚同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他们身处偏远山区就被忽视。凉山县的发展需要全面提升教育水平,不能只盯着县城。资金和人员的问题,我们想办法解决,但绝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这些孩子。”
此时,财政局长也面露难色:“林书记,赵局长说的也有一定道理,咱们县财政目前缺口很大,要拿出一大笔钱修缮学校,确实有些吃力。”
林小满陷入沉思,他深知经费问题是个大难题,但不能因此就搁置孩子们的教育。他决定向上级寻求支持,便拨通了市委书记的电话。
“书记,我是林小满。凉山县石板村小学的情况非常糟糕,孩子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习,我想尽快改善学校条件,可县财政实在紧张,您看市里能不能给予一些倾斜和支持?”林小满焦急地说道。
市委书记在电话那头坚定地回应:“小满,我支持你的想法。孩子们的教育是大事,凉山县的发展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孩子。我会协调市里相关部门,给凉山县教育方面的资金支持,你放心去做,我是你坚强的后盾。”
有了市委书记的支持,林小满信心倍增。他对在场的人员说:“大家听到了,市委书记非常重视,市里会给予资金支持。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不辜负书记的信任和孩子们的期待。”
其他与会人员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林小满的观点,赵刚见状,只好不再言语,但心中却暗自不满。
二、田间地头的产业困境与突破
离开石板村后,林小满来到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李家屯。此时正值玉米收获季节,但村民们的脸上却没有丰收的喜悦。林小满走进田间,与一位正在劳作的村民交谈起来。
“大叔,今年玉米收成咋样?”林小满问道。
村民无奈地摇摇头:“林书记,收成倒是还行,可这价格太低,除去成本,根本赚不了多少钱。而且,我们种了一辈子玉米,也不知道还能种点啥。”
林小满意识到,产业单一和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问题。他召集村里的种植大户和村干部,在村委会召开了一场现场座谈会。
“大家都说说,对于村里的产业发展有什么想法?”林小满鼓励大家发言。
一位种植大户说:“林书记,我们也想尝试种点别的,但又怕没技术,种出来卖不出去。”
林小满思考片刻后说:“我们可以联系农业专家来给大家培训,同时,政府会帮助大家拓展销售渠道。我建议咱们可以尝试发展特色种植,比如种植一些市场前景好的蔬菜品种。”
为了让村民们放心,林小满当场联系了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邀请他们尽快来村里进行考察和技术指导。同时,安排随行的工作人员与电商平台对接,探索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模式。
然而,就在大家积极筹备特色种植时,村里的富户王财却跳了出来。王财在村里有些势力,平时横行霸道惯了。他不屑地说:“林书记,您这想法虽好,但我们村祖祖辈辈种玉米,哪能说改就改。而且,万一种出来的蔬菜卖不出去,这损失谁来承担?我看呐,大家还是别折腾了,老老实实种玉米吧。”
林小满严肃地看着王财,说道:“王财,时代在发展,我们不能一直守着老办法。改变确实有风险,但不改变就永远没有发展的机会。政府会提供技术支持和销售保障,就是为了降低大家的风险。你作为村里的一员,不仅不支持,还在这里泼冷水,这是不对的。”
王财被林小满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但他依然不甘心,嘟囔着:“反正我不看好,到时候出了问题,你们可别后悔。”
此时,发展特色种植面临着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林小满再次向市委书记汇报,市委书记表示会协调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产业扶持资金,助力李家屯发展特色种植产业。
三、偏远村落的医疗之困与破局
在调研过程中,林小满了解到一些偏远村落的村民看病极为困难。于是,他马不停蹄地赶往距离县城最远的桃花村。村里的卫生所只有一位老村医,药品也十分匮乏。
林小满见到老村医,关切地问:“老人家,村里的医疗条件这么艰苦,您一个人忙得过来吗?”
老村医叹了口气:“林书记,我年纪大了,有些力不从心。村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看病买药都不方便。”
林小满深知,改善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刻不容缓。他回到县里,与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商讨解决方案。
“我们要加大对偏远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在桃花村这样的地方建立标准化的卫生室,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和充足的药品。”林小满说道。
卫生健康部门迅速行动,制定了偏远地区医疗卫生提升计划。然而,负责药品采购的供应商刘老板却从中作梗。刘老板与赵刚私下有些交情,他得知林小满要大力改善偏远地区医疗条件,担心这会影响自己在县城医院药品供应的利益。
刘老板找到赵刚,塞给他一个厚厚的红包,说:“赵局长,您可得帮我想想办法。要是那些偏远村子的卫生室都配备了充足的药品,我在县城医院的生意可就不好做了。”
赵刚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下了红包,说:“你放心,我会想办法给林小满找点麻烦,让他的计划推行不下去。”
于是,在药品采购环节,刘老板故意抬高价格,拖延供货时间,试图阻碍偏远地区卫生室的建设。
林小满察觉到药品采购环节存在问题后,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发现了刘老板和赵刚的勾结。他果断采取措施,更换了药品供应商,并对赵刚进行了严肃的纪律处分。
同时,林小满为解决医疗卫生建设经费不足的问题,向市委书记汇报。市委书记表示会协调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为凉山县偏远地区医疗卫生建设提供专项资金支持,确保卫生室建设和药品配备等工作顺利进行。
四、调研成果与未来展望
面对这些阻碍,林小满凭借市委书记的支持和自己坚定的决心,成功克服了重重困难。石板村小学的重建工程在市里资金的支持下顺利进行,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师资力量也得到了充实;李家屯在产业扶持资金的帮助下,特色种植发展得越来越好,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打开了销路;桃花村等偏远村落的卫生室在专项资金的保障下焕然一新,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
在一次县委扩大会议上,林小满对此次调研进行了总结:“同志们,这次下乡调研让我们看到了凉山县发展的痛点和难点,也遇到了一些阻碍,但我们不能被这些困难吓倒。多亏了市委书记的大力支持,我们成功解决了经费不足等问题。我们要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凉山县的发展质量和百姓的生活水平。对于那些试图阻碍发展的行为,我们要坚决打击,绝不姑息。”
林小满深知,这些改变只是凉山县发展道路上的一小步。未来,他将继续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不断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突破各种阻碍,为凉山县擘画更加美好的未来,让这片土地真正实现繁荣富强,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市委书记也表示会持续关注凉山县的发展,一如既往地为凉山县提供支持和帮助,成为林小满和凉山县发展的坚强后盾。(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