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二十三回:困境重重,凉山盼援
在孙启梁的恶意打压被挫败后,凉山县短暂地恢复了平静。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一些潜藏的势力并未就此罢休,他们再次蠢蠢欲动,试图给林小满使绊子,而此时凉山县的局势因市委书记的调离变得更加复杂。
一、暗流重涌,刁难再现
清晨,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林小满办公室的窗前。他正全神贯注地审阅着凉山县产业多元化和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规划文件,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心中谋划着如何让这些项目顺利落地,为凉山县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进来!”林小满抬起头,看到负责项目的干部神色慌张地走进来。
“林书记,大事不好了!”干部的额头上满是汗珠,语气中透着焦急。
林小满心中一紧,放下手中的文件,问道:“怎么回事?慢慢说。”
“项目审批文件在市里相关部门被积压了,我打电话过去问,他们总是说‘再等等,正在研究’,可这都等了好几天了,下面的工作根本没法开展啊!”干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脸上满是无奈和焦虑。
林小满眉头紧皱,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他深知,项目审批的顺利进行是整个发展规划的关键起点,如今被无故积压,背后必定有蹊跷。
“你有没有打听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林小满停下脚步,目光犀利地看着干部。
干部咽了口唾沫,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林书记,我……我听说,好像是有人在背后故意使坏,不想让咱们的项目顺利进行。具体是谁,我还没查清楚。”
林小满面色凝重,心中明白,这又是一场针对他的阴谋。但他不能让下属看到自己的担忧,于是拍了拍干部的肩膀,安慰道:“别急,我们不能因为这点困难就退缩。我来想办法,你先回去,继续整理项目相关资料,做好随时开工的准备。”
干部离开后,林小满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的山峦,陷入了沉思。他知道,这一次的挑战不会轻易解决,而他必须为凉山县的未来找到出路。
与此同时,一些负面舆论开始在社会上悄然流传。在凉山县的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县里那个新项目,好像是林书记瞎搞,根本不顾实际情况,就知道好大喜功。”一个路人小声地对同伴说道。
“是啊,我也听说了,这样下去,咱们凉山县可怎么发展啊?”同伴附和着,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这些舆论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给林小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让凉山县的干部群众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动摇。一些原本积极支持项目的干部,也开始私下里议论纷纷,对项目的前景充满了疑虑。
二、市委变动,新官态度
就在林小满努力应对这些麻烦时,市委书记柳爱民因工作调动,调离了青山市。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武国柱,是个老资历的官员,一心只想平稳过渡,然后调往省厅,对于官场的勾心斗角避之不及。
林小满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意识到凉山县的困境可能会更加艰难,但他仍抱着一丝希望,决定前往市委,向武国柱汇报凉山县的情况,争取支持。
在市委书记办公室,林小满早早地来到了这里,等待着武国柱。办公室里的气氛略显压抑,墙壁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响着,仿佛在敲打着林小满焦急的心。
终于,武国柱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办公室。他看起来五十多岁,身着整洁的西装,脸上带着一种世故的沉稳。看到林小满,他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小林啊,坐吧。”
林小满赶忙起身,恭敬地说道:“武书记,您好。我今天来,是想向您汇报一下凉山县的情况。”
武国柱坐在办公桌后,靠在椅背上,静静地看着林小满,示意他继续说。
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阐述凉山县的发展规划、目前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困境。他一边说着,一边观察着武国柱的表情,希望能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支持的迹象。
武国柱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偶尔微微皱眉,或者轻轻点头。等林小满说完,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林书记,我刚到青山,很多情况还不了解。凉山县的发展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这些问题也需要妥善解决。不过,我希望大家能在现有框架内自行协调解决,尽量不要把矛盾上交。”
林小满心中一沉,他听出了武国柱的言外之意,就是不想过多卷入此事。但他仍不死心,向前倾了倾身子,诚恳地说道:“武书记,这次的情况有些特殊,明显是有人故意针对凉山县的发展使绊子,如果没有市里的支持,我们很难突破困境。这些项目对凉山县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关乎着全县百姓的福祉啊。”
武国柱微微皱眉,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街景,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片刻后,他转过身,看着林小满,说道:“林书记,我理解你的难处,但市委这边也有整体的工作安排。你回去再想想办法,尽量把事情处理好。市里会关注凉山县的发展,但还是要靠你们自己多努力。”
林小满无奈,知道再劝说下去也无济于事,只能站起身来,说道:“好的,武书记,我明白了。我回去后会尽力协调解决问题,不辜负您的期望。”
林小满告辞离开,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指望武国柱主动出手相助怕是不太可能了,凉山县的未来,只能靠自己和团队另寻出路。
三、晓彤救急,省城求援
回到凉山县,林小满把情况向杨晓彤等人详细说明。会议室里,气氛沉重,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杨晓彤咬了咬嘴唇,打破了沉默:“林书记,武书记的态度我们改变不了,看来只能另想办法。我父亲在省城有些人脉,我想去省城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支持。”
林小满有些犹豫,看着杨晓彤,说道:“晓彤,这样会不会太麻烦你父亲了?而且也不知道能不能有效果。我不想因为凉山县的事情,让你和伯父为难。”
杨晓彤坚定地看着林小满,眼神中透着决然:“林书记,现在情况紧急,凉山县的发展不能因为这些阻碍就停滞不前。我父亲一直关心基层发展,我相信他会理解并支持我的。就当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试一试吧。如果连我们自己都不努力,凉山县的未来就真的没希望了。”
林小满感激地看着杨晓彤,点了点头:“晓彤,那就辛苦你了。如果实在不行,也别太勉强,我们再想其他办法。你在省城也要注意安全,有什么情况随时和我们联系。”
杨晓彤点点头,当天便收拾行囊前往省城。傍晚时分,她回到了省城的家中。父亲看到她突然回来,有些惊讶。
“晓彤,你怎么突然回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父亲关切地问道。
杨晓彤看着父亲,眼中闪过一丝忧虑,说道:“爸,我这次回来,是想请您帮忙。凉山县遇到大麻烦了。”
接着,杨晓彤详细讲述了凉山县的情况以及林小满面临的困境,从项目受阻到舆论压力,再到新市委书记的态度,一一说给父亲听。
父亲听后,眉头紧锁,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没想到凉山县的情况这么复杂。这个林小满,是个有担当的干部,不能让他的努力白费。”
“爸,您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找些人给凉山县一些支持,让他们能顺利推进项目。”杨晓彤焦急地说道,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父亲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晓彤,我会联系一些老朋友,看看能不能从中协调。但你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事情不一定能马上解决。官场的事情,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杨晓彤感激地抱住父亲:“爸,谢谢您!我知道事情不容易,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
第二天,杨晓彤便跟着父亲四处拜访父亲的老友。每到一处,杨晓彤都详细阐述凉山县的发展潜力和目前所面临的不公平对待,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在一位伯伯的办公室里,杨晓彤诚恳地说道:“伯伯,凉山县这几年在林书记的带领下,好不容易有了发展的起色,这些项目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他们遇到了困难,希望您能出面帮他们协调一下,让项目顺利进行。”
伯伯听后,微微点头,说道:“晓彤啊,我知道你是为了基层的发展着想。我会和青山市相关部门沟通一下,了解了解情况。但具体能不能解决,还得看实际情况。”
杨晓彤连忙说道:“伯伯,太感谢您了!只要您愿意帮忙,凉山县就有希望了。”
四、希望曙光,静待转机
经过杨晓彤和父亲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些眉目。一位父亲的老友,在省里的一个重要部门任职,他表示愿意出面与青山市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了解凉山县项目受阻的真实情况,并督促问题解决。
杨晓彤激动地打电话给林小满:“林书记,有希望了!我父亲的朋友答应帮忙,他会和青山市相关部门沟通。我们再等等,应该会有转机。”
电话那头,林小满的声音中也透露出喜悦:“晓彤,太好了!辛苦你和伯父了。你们为凉山县做的一切,我们都铭记在心。不管结果如何,你们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
此时的凉山县,虽然仍处于困境之中,但因为杨晓彤在省城的努力,大家的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林小满知道,在等待转机的过程中,他们不能坐以待毙,要继续做好手头的工作,为项目的推进做好充分准备,一旦阻碍消除,便能迅速行动,让凉山县的发展重回正轨。
而杨晓彤在省城继续跟进情况,期待能尽快传来好消息,帮助凉山县和林小满摆脱困境。她每天都与父亲的朋友保持联系,了解沟通的进展,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凉山县能早日迎来转机,再次踏上发展的快车道。(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