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回 夯基固本筑未来,乡村焕新启新程
市委书记柳爱民视察结束后,林小满和苏雨桐深刻领会了领导的指示精神,决心进一步深化青山村的发展成果,而完善基础设施成为了他们首要的奋斗目标。他们深知,优质的基础设施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基石,不仅能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还能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注入新的活力。
一个晴朗的早晨,林小满和苏雨桐再次召集村干部、村民代表以及相关专家,在村委会召开了一场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会议。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凝重,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村子未来的建设方向。
苏雨桐率先发言:“各位乡亲,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咱们青山村有了很大变化,但基础设施还有不少短板。比如村里的排水系统,一到下雨天就容易积水,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一位村民代表点头赞同:“苏支书说得对,还有村里的供电,有时候电压不稳,电器都用不了。”
林小满接过话茬:“大家反映的问题很关键。这次会议,就是要一起商量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咱们村的基础设施更上一层楼。”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全面升级村里的水电、交通、排水和通信设施。在水电方面,计划对供电线路进行全面改造,确保电压稳定;同时,引入先进的净水设备,保障村民的用水安全。交通上,不仅要拓宽现有的进村道路,还要修建连接各个自然村和产业园区的支路,方便村民出行和货物运输。排水系统则要重新规划设计,建设雨污分流的管网,解决内涝问题。通信方面,争取实现5G网络全覆盖,满足村民和游客日益增长的数字化需求。
然而,要实现这些目标,面临着资金短缺和技术难题两大挑战。林小满皱着眉头思考片刻后说:“资金方面,我们一方面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建设资金,另一方面积极寻找社会投资。技术难题,邀请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来解决。”
会后,林小满和苏雨桐兵分两路。林小满负责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资金支持。他多次前往县、市相关部门,详细汇报青山村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李局长,青山村目前的发展势头很好,但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进一步发展。希望能得到上级的资金支持,帮助我们改善现状。”林小满诚恳地对县水利局局长说道。
经过不懈努力,林小满成功申请到了一笔可观的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同时,他还通过参加招商会,吸引了一家企业对青山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
苏雨桐则忙着联系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她四处打听,对比了多家公司的资质和口碑,最终选定了一家经验丰富的团队。
“王总,我们青山村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基础设施,希望贵公司能为我们量身定制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苏雨桐与设计公司负责人沟通时说道。
设计团队很快进驻青山村,进行实地勘察和测量。他们详细了解村里的地形地貌、现有设施布局以及村民的需求,经过数周的努力,一套全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新鲜出炉。
施工阶段正式开始,村里瞬间热闹起来。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轰鸣作响,施工人员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林小满和苏雨桐每天都穿梭在各个施工现场,协调解决各种问题。
在道路拓宽工程中,遇到了部分村民对土地征收的顾虑。林小满和苏雨桐挨家挨户地走访,耐心解释道路建设对村子发展的重要性。
“张大爷,这条道路拓宽后,不仅您出行更方便,村里的农产品运输也更快捷,能卖个好价钱,对大家都有好处啊。”林小满坐在张大爷家的院子里,诚恳地说道。
经过一番劝说,村民们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道路拓宽工程得以顺利推进。
排水系统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遇到了地下管线复杂的难题。苏雨桐和施工负责人紧急商讨解决方案,邀请专业的管线探测人员进行探测,重新调整施工方案。
“大家加把劲,克服这个困难,就能让村里告别下雨天积水的烦恼了。”苏雨桐为施工人员加油鼓劲。
随着工程的逐步推进,青山村的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崭新的供电线路架了起来,电压稳定了,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电器罢工;先进的净水设备投入使用,清澈干净的自来水流入家家户户;拓宽后的道路宽敞平坦,车辆行驶顺畅;雨污分流的排水管网建成,下雨天积水的问题成为了历史;5G基站也在村里拔地而起,高速稳定的网络覆盖了整个村庄。
“这下好了,网络快了,我直播带货都更有信心了。”一位从事电商的村民兴奋地说道。
看到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林小满和苏雨桐心中满是欣慰。但他们知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接下来,他们计划在村里建设公共停车场、休闲广场和健身设施,进一步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林小满和苏雨桐来到新建成的休闲广场。看着孩子们在广场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聊天,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小满,这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看到村子的变化,一切都值了。”苏雨桐靠在林小满的肩头,感慨地说道。
林小满轻轻握住她的手:“是啊,雨桐。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青山村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幸福美好的现代化乡村。”
在林小满和苏雨桐的带领下,青山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大步迈进,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将为青山村的子孙后代创造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也为其他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