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你不会真打算把我卖了吧。”
看着眼前的江锦书,以及离城区越来越偏远的道路,李牧好奇的问道。
听到这话,江锦书回过头,笑着开口:“对啊,昨晚就已经联系好买家了,再走半个小时就到地方了。”
“价格如何?”
“十分满意,正送货上门,等钱货两清了。”
“要我帮数钱吗?”
“不用了,现在都直接转账。”
……
一路上,江锦书显得十分高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时而采一朵花插在头发上转身问李牧自己好不好看。
时而指着远处告诉李牧那里是什么地方。
李牧眼中全是江锦书的身影,拿着相机把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你可得好好拍,我看你账号下面那些小姐姐都被你拍的那么好看,要是拍出来我不满意,你就完了。”
“不会的,学姐是我见过最好看的,以后我不打算拍小姐姐了。”
“那你的账号内容怎么办?”
“打算拍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
半路经过有一个村子,坐落着几户人家。
见到村子里的老人江锦书都会和他们打招呼。
“张爷爷,遛弯呢,腿好些了吗?”
“小江啊,好多了,你看我现在健步如飞的。”
……
“赵奶奶,你在门口晒太阳呢,身体怎么样,好些了吗?”
“好多了,多亏小江你给我扎了两针吃了点药,现在好多了。你俩吃饭了没?没吃的话留在赵奶奶家吃,一会杀只鸡炖个鸡汤。”
“不吃了赵奶奶,我们正准备去养老院看看刘爷爷他们呢,赵奶奶你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
“知道知道,那你们去吧,有空来赵奶奶家。”
……
走出村子,又变得人迹罕至。
路上江锦书给李牧介绍养老院。
“之前有一次参加学校活动,就是到这个养老院义诊。
养老院叫阳光养老院,里面大部分都是本地人,有的是家里的人出去打工了然后就被送到养老院里面,有的是子女意外去世家里只剩老人的。
这里离城区很远,开车都要半个小时,很少有人来,但胜在安静。
养老院有一位院长,一个保安大叔,两名护工兼职厨师,但很多时候都是老人们自己做饭。
我和院长聊过,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来这么偏僻的地方,所以养老院已经很久没有招到人。
一些小事大家互相帮助,但是毕竟年纪大了,用不来一些智能产品,坏了也不会修。
当初学校组织第一次来,我和李清清通过和他们聊天知道他这些事,就顺手帮了他们。
自那以后,周末有空我们都会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到这帮老人们解决一些问题,陪他们聊聊天。
老人们家里的儿女很少来,每次我去他们都很开心。也把我当亲孙女一样看待,给我好多好吃的。”
李牧听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不知道是去养老院之前他一直以为江锦书是带他去看风景的。
此时他眼里的江锦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李牧笑着说道:“学姐你带我来算是带对人了,和李清清那个废人呆了一年,不说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修个电视机换个灯泡什么的还算比较熟练。”
“那我真是好运。”江锦书笑靥如花。
……
又走了半个小时,李牧终于看到江锦书口中的养老院。
大门上挂着阳光养老院的招牌,里面有一座保安亭。
江锦书走上前敲了敲保安亭的门:“郭大爷,我又来了。”
“小江来了啊。”郭大爷穿着一身保安制服,从旁边的小门走了出来,见到江锦书显得十分开心,又见到跟在江锦书身后的李牧,问道:
“这位是?”
“李牧,木子李,放牧的牧。”
“小李啊,你好你好。”
李牧和郭大爷打了个招呼。
“进去吧,前两天刘叔和宋婶还问我你怎么没来呢,他们在前面亭子里面打麻将呢。”
养老院更像一个小区,进门就能见到两栋矮楼,正中间有一个小广场,左边有一块菜地,上面种了些菜显得绿油油。
右边拉着铁丝网养了一些鸡鸭鹅等家禽。
见李牧在观察养老院的环境,江锦书开口介绍道:“听刘爷爷说这个养老院之前是打算盖成小区的,结果资金不够,发展规划也没有覆盖到这边,于是就盖了个养老院。
养老院虽小,五脏俱全。
左边的菜园子是老人们自己种的,纯天然绿色无污染。
中间的广场是用来跳广场舞的。
右边的鸡鸭鹅也是老人们闲不下来自己养的。
广场后面有两栋楼,住了二十多户老人,里面厨房卫生间等一应俱全,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
下面亭子之前是空的,后面清清想到老人都喜欢打麻将,那里可不可以放几张麻将桌给老人休闲娱乐一下?
去找杜院长说了一下这个想法,杜院长同意了。”
……
“八筒。”
“杠!”
“自摸,杠上花!”
刚靠近亭子,打八筒的老人见到两人,把桌上的牌一推,站起身大声喊道:“小江来了。”
见围过来的老人们,李牧向前一步把江锦书护至身后。
江锦书和老人们打招呼:“刘爷爷,胡爷爷,罗爷爷,宋婶,李奶奶…”
刚胡牌的刘爷爷走向前,指着罗爷爷气愤的说道:“小江你评评理,这老小子居然耍赖。”
“谁耍赖了,你有证据吗?你两个看见了?”罗爷爷反驳,又问另外两位一起打麻将的。
“没有见到。”x2
自摸可是赢三家的。
看完全程的江锦书开口:“罗爷爷你怎么和小孩子一样还耍赖呢,我刚刚可是全看到了,而且这还有人呢。”
几人这才见到护着江锦书的李牧。
见目光传来,李牧凭记忆和各位老人打招呼:“刘爷爷好,罗爷爷好,宋婶好…”
“你好…”
看着眼前帅气的少年,以及护着江锦书的动作,几位老人上下打量着李牧。
“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啊?”宋婶走了出来,拉着江锦书问。
李牧看着眼前慈祥的老人回道:“宋婶我叫李牧。”
“多大了?”
“19岁。”
“在读书?”
“刚上大一,我也是春城大学的。”
“哪的人?”
“春城本地的。”
“和我们书书什么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