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让许大茂和朱琳难以忘怀的,莫过于品尝那些地道的本地美食:香气扑鼻的手抓饭,粒粒晶莹剔透的米饭与鲜嫩多汁的羊肉完美融合,入口即化;美味可口的烤羊肉串外焦里嫩,咬上一口肉香四溢;还有各式各样口味独特的烤馕,或甜或咸,有的,其中还有各种果干,口感酥脆;更不用说那些新疆特有的香甜瓜果,汁多肉厚,甜度恰到好处,让人回味无穷。
许大茂和朱琳所借住的这片区域,乃是一处多民族聚居之地。此地原本归属那些逐水草而居、自由自在的游牧部落。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游牧部落的人口众多且生生不息。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与社会的变迁,现代化的浪潮汹涌而至,这无疑给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
对于那些世世代代以游牧为生的人们而言,现代化进程宛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严重地制约了他们原有的发展路径。幸运的是当新中国宣告成立之际,英勇无畏的人民军队进驻于此,为当地的牧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从此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过上平静祥和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枪炮的出现不仅赋予了各民族扞卫自身权益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向世人昭示了无论种族肤色如何,人人皆应平等相待这一真理。于是乎能歌善舞这项原本就根植于各民族血脉中的天赋,逐渐演变成为一项备受推崇的特色活动。在这里每一个民族都怀揣着对和平的深深热爱与执着追求……。
回首中国悠悠历史长河,自秦汉起始直至明清时期,几乎没有哪一个民族像华夏儿女这般,历经如此漫长的时光始终与游牧民族处于紧张对峙甚至浴血厮杀之中。
在中国诸多强盛一时的王朝兴衰历程中,不少都曾在游牧民族那势如破竹的铁骑面前黯然倒下。在那个尚无枪炮等先进武器装备的古老年代里,马匹无疑成为了游牧民族最为珍视之物。它们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以及无坚不摧的冲击力,恰似今日战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陆地坦克一般。
广袤无垠的草原之上,游牧民族以其精湛的骑术驾驭着骏马纵横驰骋。这些马匹犹如疾风骤雨般迅速,来去无踪影,让他们成为了战场上令人畏惧的存在。凭借着如此迅捷的机动性,游牧民族肆意冲击着中国北方那漫长而辽阔的边境线,将其撕扯得支离破碎、千疮百孔,很多财政就是被这样拖垮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时期,面对这些勇猛善战且行踪飘忽不定的游牧民族,中央政权不得不投入巨额的钱粮来维持庞大的边境军队,以期形成足够的军事威慑力。然而,对于一个封建国家而言,资源终归有限,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到“有边无防”。相比起广阔无边的边境线,城池因其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和较为坚固的防御设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主要的防守目标。
当人类社会迈入现代化进程后,科技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枪炮等先进武器装备的不断革新与完善。随着军事技术的日益成熟,各国对于边境地区的防守也变得愈发严密和规范化。
在这片曾经游牧的土地上,如今已经建立起了一座座现代化的牧场。在这里不仅饲养着数量众多的马匹,还有成群结队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嬉戏。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面。
牧民们向许大茂绘声绘色地讲述道:“那是去年的冬天,老天爷像是发了狂似的,降下了一场罕见的大雪,这场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积雪厚得惊人,足有好几尺深,严重阻碍了人们的出行。”
“我们放牧的牛羊被困在了雪地之中,寸步难行;就连我们这些经验丰富的牧人也被这茫茫白雪拦住了去路。就在大家感到绝望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雪,艰难地跋涉而来,给我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然而,这场大雪实在是太凶猛了,最终还是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据统计,一共有 7 个人不幸失踪,生死未卜。而那些可怜的牲畜更是损失惨重,有 500 多头牛羊马匹就这样遭了灾。如果当时解放军没有到来,可能还要损失更多的人和牲口”
说到这儿牧民们不禁黯然神伤,仿佛回忆起了当时可怕的天灾。在这片广袤无垠、人烟稀少的苍茫大地之上,一旦失踪往往就意味着死亡。
尤其是在夜晚,当草原上游荡的野狼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嚎叫声时,所有人都会明白,在这里它们才是真正的霸主,也幸亏是现在枪炮发达,人和野生动物之间都在相互试探,人强的时候野生动物都会退避。
不过伊犁牧场也并非只有悲伤与恐惧。在这里,还有一座由雪山雪水融化后汇聚而成的湖泊湖水清澈透明,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这片土地上。许大茂和朱琳曾经在湖边驻扎了整整三天,他们深深地陶醉于这里美丽的景色,甚至有些依依不舍的不愿离去。
每当夜幕降临,这里的繁星点点布满夜空,这里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祥和。仰望着头顶那片璀璨星空,这时候还没有大量的工业污染,让人感觉自己距离天空竟是如此之近,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那些闪烁的星星。
此外每隔一段时间,新疆这边的公社,还会有宣讲员来到这里,尤其是这种多民族混居的地方,他们大多穿着军绿色的衣服,四五个人一起骑着马匹而来。
他们不仅会详细地讲解关于草原植物的知识,某些植物是草药或者毒药,传授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还会为牧民们提供动物疾病防治方面的指导,确保牲畜能够健康成长,同时也不忘关注牧民们的个人卫生状况,宣传相关的卫生常识以及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等等。
许大茂和他们交谈得知,有些人是这边下乡的知青,有些附近驻扎的兵营军人,虽然来的人批次是不一样,但真的很尽职尽责,后来的民族大融合绝对有他们的功劳在里面。
结束了新疆的旅程,他们又一路上坐着大巴车前往西藏,新疆进西藏是一条艰苦的道路,在还没有直达火车的年代,许大茂带着朱琳可以起到进藏的艰辛历程。
这真的是一段艰辛的旅程,许大茂到想带着朱琳从新疆走西藏的行军路线,但真的太累了,那条路线是当年解放军进入西藏是开辟的,需要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迈过去。而且必须征服高原雪山,朱琳的身体肯定是挺撑不住的。
当然他们现在有着更好的选择,1957年10月5日建成的新藏公路(新疆叶城至西藏阿里地区),这条道路全长1179公里,1956年-1957年始建简易砂砾公路,最窄处仅2.5米,而且时常有各种问题出现,道路也是在一直扩建和抢修之中。
当时进藏的时候许大茂和朱琳顺利的顺路了一辆解放牌汽车,汽车载的是大米,大米装在车厢里,许大茂和司机做了调整,把中间的大米向两边挪了一下,就出现了一个不深也不浅的坑,同行人员加上司机总共8个人,6男2女三辆解放牌汽车,许大茂和朱琳就这样一路晃荡着向西藏进发。
这条公路之上漫长无人区、泥石流、塌方、滑坡、等等的,各种问题相继都会出现,烂路和难走段集中在叶城至三十里营房的360多公里,新疆三座达坂(高山口)也有泥石流、塌方等问题。
许大茂和朱琳坐在海拔高达5200多米行驶的汽车上,行经其间就不仅会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恢弘之意。
在无人区路段还可以看到藏野驴、藏羚羊、野牦牛、黄羊等野生动物,成群结队场面十分壮观。
沿途还可欣赏到天气常变的喀喇昆仑山、盛极一时的古格王国遗址、神山-冈仁波齐的庄严神圣、圣湖-玛旁雍错湛蓝的诱惑和透明的胸怀、花教的发源地-萨迦寺、还有柔和不同风格的白居寺,一路上的风景让朱琳看的特别过瘾,你体验把云海踩在脚下的感觉,这里就有。你体验过站在地球的最高处吗?这里就是。
一路上走走停停,尽可能的在兵站里,或者沿途居住点休息,开车的两个人加上许大茂和朱琳总共四个人,三个男士都有配枪,另外的两辆车上男士也都配枪了,自然在路途之上就不会遇到除了人之外的野生动物危险,有的话也是顺手加个餐的时间。
几个人特别喜欢许大茂写的红歌,自从搭车的时候,听说许大茂是来采风的之后就很热情,这一路上走的也还舒心。但在进入这平均海拔2780多米的青藏高原腹地,朱琳开始领略了高原气候带来的不适,喝了灵泉水之后很快就调整了过来。听说是身体素质越强的人会越有高原反应,但许大茂这身体素质是一点感觉都没有,可能是强的过分了。
车子进入了海拔4700米之后,朱琳又一次出现头晕、呕吐、伴随着轻微的流鼻血和呼吸困难,也还是在许大茂灵泉水和医术的治疗之下好转的过来,这里被称为“生命禁区”不是没有原因的。如果没有许大茂陪着,朱琳这一辈子可能不会来这样的地方,受这样的罪。男人在没有危险的时候,往往就是危险本身。
……一路终于到达了拉萨市,什么都不需要做,先找地方修整。这时的布达拉宫附近没有那么多的建筑,就和现在大一点的镇子差不多大小,这边很多人属于牧民。
再找到这个年代的国营旅馆之后,许大茂和朱琳出示了文件,介绍信,及其工作证明之后获得了接待。什么都没有做,先给朱琳擦拭了一下身体,也不敢洗澡,随便吃了一点东西之后,就抱着朱琳里去睡觉休息了,整整五天时间,在许大茂的养护之下朱琳才算修正过来,恢复了她往日光彩照人的样子。
原本是想和朱琳去爬珠穆朗玛峰的,站在珠穆朗玛峰之上眺望地球的,但看到这个样子的话。许大茂就想朱琳也就不去了,或者干脆不上去了。但朱琳又死活不同意,朱琳是知道先生有着攀爬珠穆朗玛峰的计划的。
休息好了的,朱琳也是小女孩的心思,作为许大茂的枕边人,自然会发现先生身体的一点点异常,反正以先生的手段,肯定是能把自己弄上去的。
没办法的那么通过空间制造了多个氧气瓶,哪且做了一个背缚示的背人工具,他打算把朱琳背上去,反正按照他的体力和身体素质,也能轻轻松松的完成,朱琳本身是反对的,但在先生的坚持之下,也就没话说了。
六月去的是黑龙江。七月到达的内蒙古。八月去了新疆。九月份到达的西藏,九月初到十月末刚好是攀爬珠峰的好时机。在布达拉宫附近,边游玩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色,休整着让朱琳适应高原气候,许大茂准备着珠穆朗玛峰之行。
十多天之后,刚好有车前往北坡附近,许大茂也顺势出发,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从山底到山顶,如果天气良好,一切都顺利的话,大概要2天才能爬到顶峰,许大茂准备一天就干完它。
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又意译作圣母峰,尼泊尔称为萨加马塔峰,藏语的“珠穆朗玛”意为“第三女神”。该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上,终年积雪。
车子到达这里的时候,还要走好久的路才能到达北坡山脚,穿好保暖衣物之后,许大茂和朱琳就出发了,途中经过五天的行程才到达山角,这几天朱琳基本上都是在许大茂背上度过去的。
有着吸不完的氧气的朱琳,在许大茂后背上拍下了无数的照片,在山顶休整一夜之后,第二天启程出发,许大茂万斤的巨力,加上身体素质,真的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拦得住他,也就是背着老婆走一个流程罢了,满足自己前世的一点小愿望,如果使用空间的话,几个瞬移的事情。
一天的时间都没有用到,就一路到达了顶峰,对于普通人而言的困难,在许大茂这里一点困难都没有。许大茂在这里拿出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高质量国旗和合金防低温钢钎,选择了最高处深深插上了这一面,代表着中国的国旗。
站在珠穆朗玛峰的顶端,云海就在脚下,天空就在手边,你向远处眺望的时候可以看见远方天际是一条圆弧,脚下只有白茫茫的山峰,所有这里能看见的山顶上的积血都没有化。
两个人在这里拍照留念之后,朝着原路返回,终于赶在晚上天彻底黑透之前到了山底,许大茂准备再旅游云南就回去了,长时间的出行,感觉心里也是一种压力。更何况朱琳的身体有点吃不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