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镇北侯就这么死了吗?”王瑞东听到老人家讲述镇北侯阵亡时有些恍惚的问道。
老奶奶看了眼王瑞东的方向有些低沉的说道:“是的,当时身重剧毒拖得时间太长了,而且无法骑马剧烈运动只能用担架抬着走,导致速度相对慢很多,耽误了治疗的时机。”
“镇北侯的衣冠冢也在这个镇子中,到时候你们可以去看看。”
......
“报!报!”
“朝廷的公公来了送信了。”
“镇北侯接旨!”
公公看着跪了一地的人中就是没有人回话,又说了一遍。
“镇北侯还不来接旨!”
“公公,镇北侯刚刚......已经撒手人寰了!”
公公大惊失色,手中诏书差点掉落。
他缓了缓神,叹气道:“侯爷忠勇,圣上早有嘉奖之意,不想竟遭此厄运。”随后宣读旨意,竟是封镇北侯为护国战神,荫庇其家族子弟入朝为官。
“另据镇北侯上书,朕封二狗子为骑都尉,统帅骑兵,王四为护羌校尉,抵御匈奴与羌族部落的联合进攻。”
“请两位接旨吧。”
二狗子和王四没想到侯爷临终前还给自己两人上书自己两人的功绩,这让两人更加的羞愧没有保护好侯爷。
“臣等接旨!”
“诸位将军节哀,这么大的事情我得快些返回朝都禀告皇上定夺,尔等切莫声张出去,以免敌国趁此机会攻打边境。”
公公说着就要赶忙转身返回朝都。
“公公稍等,侯爷临死前留下了一封急报需要您一起送回朝都盛禀陛下。”
二狗子把侯爷临终前交予的急报递给公公说道。
“好,我这就快些返回朝都禀告给陛下。”
公公在营里要了一匹白色骏马,如疾风般向着朝都的方向疾驰而去。
十日以后......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来到朝都皇宫门口,公公翻身下马,一路小跑来到殿前,跪地高呼:“启禀陛下,镇北侯不幸战死沙场!”
高坐皇椅还在看着堂下议论纷纷的皇帝闻此噩耗,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眼中满是悲痛之色。
“什么!镇北侯死了。”
“这镇北侯死了,边疆现在危在旦夕啊......”
朝堂之下众卿议论纷纷。
“肃静!肃静!朝堂之上不得喧哗。”
待心情稍微平复后,皇帝缓缓展开急报仔细查看。
“启禀陛下,见到微臣传来的急报,微臣可能已经战死在沙场之上。”
“微臣不是有未卜先知之能,只不过微臣每次出城迎战之前都会写一份当下的急报,若微臣无事便不会传到陛下手里。”
“......”
“臣不负陛下所托多次守下城池,但......”
这份急报详细阐述了边境敌军的最新军情,还明确指出了应当指派何人担任新一任镇守将军。
皇帝看着面前这份急报,随后交给了身旁的公公说出上面提出的事宜。
朝下众卿听到公公念出的这份提议又开始吵了起来。
有说不应听镇北侯的提议的,有说以镇北侯的阅历应该听他所提议的,反正是分为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沉似水地听着下方群臣叽叽喳喳、争论不休,只觉脑袋嗡嗡作响,疼痛欲裂。他眉头紧蹙,怒喝一声:“肃静!朝堂之上如此吵嚷喧闹,成何体统!”
一瞬间,原本嘈杂不堪的朝堂变得鸦雀无声。
皇帝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众人,然后将视线落在宰相身上,沉声问道:“宰相,你且说说镇北侯临终前提出的那个建议究竟如何?”
宰相闻得圣上召唤,不敢怠慢,急忙向前迈出一步,躬身施礼后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认为镇北侯所言甚有道理。依其所选之人前去边疆镇守,或可保我边境安宁。”
然而,未等宰相话音落下,朝堂之中便响起一片反对之声。
“陛下万万不可啊!”
“臣附议!此计断不可行!”
皇帝冷眼瞧着这些平日里对各种政令横加指责、挑三拣四的臣子们,如今遇到与自身利益相关之事时却又忙不迭地齐声附和,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名之火,脸色愈发阴沉起来。
他猛地一拍龙案,站起身来厉声道:“够了!此事朕心意已决,无需再议!即日起,册封叶远为平虏将军,率部即刻启程赶赴边疆镇守疆域!若再有异议者,严惩不贷!”
说罢,皇帝一挥衣袖,头也不回地朝着寝宫走去,留下一众大臣呆立当场,面面相觑。
......
二狗子和王四在公公走后看起了侯爷临终前给两人的一封信。
“二狗子,王四,你们随我征战沙场多年,我早已把你二人当作亲兄弟看待。”
“......”
“二狗子我从王四那听了你的事情,以后你就跟我姓叶,名枭吧。”
“二狗子...不对现在该改名叫叶枭了,叶枭还小,王四你要多多照拂于他。我向皇上举荐来镇守的是才能不在我之下之人,说来也巧他也姓叶你二人要辅佐于他。”
时间悄然度过,期间城中事务一切正常,匈奴也没有继续袭扰。
平虏将军在这期间也来到了镇北城中,掌管了镇北侯府的一切事务。
春去秋又来,又过了十年......
这十年间,叶远将镇北城治理得井井有条。
城墙加固,军备充足,治下百姓安居乐业。而叶枭和王四则一直忠心耿耿地辅佐着他。
一日,探子来报,匈奴又有异动,似有大规模进犯的迹象。
叶远立刻召集将士商议对策。
叶枭站出来道:“将军,我们可先派出小股精锐部队前去骚扰试探,打乱他们的部署。”
叶远点了点头。
战斗打响后,叶远指挥有方,叶枭和王四奋勇杀敌。
但匈奴这次来势汹汹,战况逐渐胶着,但也在平虏大将军叶远的奋力杀敌下击退了这次敌军的来袭。
镇北军打扫战场后,回到城内又照常戍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