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一本正经说:“娃子啊娃子,别杞人忧天,兔妈妈比人聪明,它的宝宝应该藏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女人装模作样在水里划拉着,果然摸出一条白白胖胖的鱼来。
还没来得及高兴,好像听见有说话声,外面的人在喊:“军师,要不我们送你回城里,看来这天气一时半会不会晴的。”
那娃再一看,她跟军师的鞋子浮在洪水面上,如同几条小舟在漫游。
于是,两人慌忙穿好衣服,探出脑袋一看,天啦,满目的洪水漫过正待开垦的田野,那些棚子在水中荡漾。
他只是开了个玩笑,却果然看见水里游弋着一群一群黑黑白白的鱼儿,徐爷兴奋得一声惊叫:“娃子娃子,你看我捉鱼去,改善改善大家的伙食。”
当徐爷扑进水里那一刻,雨还在不停地下着,那娃也是一声喊:“军师,快穿上蓑衣啊。”
有人早就在窝棚外面挂了蓑衣和斗笠,那娃顾不得自己先披上雨具,一手拿蓑衣一手拿斗笠,给徐爷头上扣斗笠,然后为他披上蓑衣。
放哨的军士一时高兴了,也跳入水中摸鱼,没有装鱼的筐子,那娃找来构树枝条,从鱼鳃穿进枝条,很长一串儿活蹦乱跳鱼儿提在手里。
有人生拉活拽,把徐爷拖上岸来,劝道:“军师,你贵人多忘事,今天有事情等着你去处理,别在这里摸鱼,万一感冒了怎么办?”
当然,作为三军统帅,怎能在雨天泡水里?
徐爷摇摇头,留恋地看看一片王洋中的鱼群。
突然从城里呼啦啦跑来一大群光着膀子的男人,他们扑进洪水里兴致勃勃地抓鱼,徐爷说:“大家同乐。”
说罢,又一头扎进水中,那些鱼如同他乡遇故知,总是往徐爷身边跑。
随手一摸就可逮到鱼,洪流之中,尽是男人们俯身摸鱼的风景。
那娃突然看见一个树洞里,一个大脑袋瞪着两两只红红的眼睛,开始以为是玛瑙或红宝石,心里一阵兴奋奔过去,再仔细一看,是兔子的眼睛,它正紧张地看着那娃,做出随时跳入水中的姿势。
奇怪,这兔子怎么把它的宝宝送入了树洞里?况且这树洞干爽,兔崽子们还吊在兔妈妈的乳头上,吃得津津有味。
那娃正疑惑时,只见那兔妈妈依然警惕地看着她,她若再往前走一步,兔妈妈真要跳下来逃生了。
人与兔子如同两个冤家对峙着,那娃也不知是进还是退。
徐爷也观察了女人跟兔子的动作,就小声打趣道:“娃子,你就别再为难兔妈妈了,人家心惊胆战,你却偏偏要逗它好玩。”
那娃红着脸说:“我觉得它们很可爱,真想把它们抱走,从此不再过风雨飘摇的日子。”
徐爷怕引得更多人前来看稀奇,就悄然走开。
那娃追上去,小声问男人:“军师,兔妈妈是怎么把它的宝宝弄进树洞的?”
徐爷故意装作没听见,只顾朝人多的地方走,弓着身子随时准备抓鱼。
那娃把杏眼一瞪,冲他说:“和尚,我问你话呢。”
男人冲他一个傻笑:“你问兔子啊,我怎么知道。”
那娃却不依不饶,非要他说出答案,兔子没有手,怎么把它的宝宝从低洼处移动到树洞的。
徐爷又冲她抛媚眼:“你猜,猜中了我告诉你啊。”
女人心急了,轻声撒娇:“和尚哥哥,求你了,我真想知道啊。”
徐爷说:“娃子,你真笨啊,它没有手但是有嘴啊。”
“你是说,它用嘴衔着兔宝宝搬家?”
这时候,几个人强行将徐爷拉上岸,连拖带拽让他回去。几个女人也跟着推那娃往灌城走,有人牵马过来,徐爷恋恋不舍地跳上马背,回眸一望,那些抓鱼的兵卒,一个个乐在其中。
吴扬见军师嘴角上扬,已经猜中了八九不离十:“军师,凭你对老天的认知,应该早就知道有暴雨吧。”
徐爷故意打哈哈:“我哪有这个本事啊,你听到的所有故事,都只是传说而已,我只是一个俗人。”
吴扬说:“你不知道下暴雨,那你干嘛要把棚子盖得结结实实?”
徐爷道:“纯属巧合,我哪知道老天爷要给我们送鱼来?”
小雨点敲打在斗笠上,如同弹奏着经久不息的悦耳曲子。徐爷感觉心情特别舒畅,当他进城门的时候,发现灌城真的很美,商家们坐在铺子里,有人抽叶子烟,有人打盹,有人冲他友好的点头微笑。
一个老者说:“将军,你穿上铠甲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军师,免起裤腿就是个农民,一点没有官架子,佩服佩服。”
徐爷哈哈一笑:“我本不是官,只是帮着大家赶走鞑子兵。”
老者竖起大拇指:“有军师,真乃我等的福气也!以前,我一见到当官的不敢看他们的眼睛,如今有你们,我什么都不怕,晚上也睡得好。”
徐爷冲老者笑笑:“你老生意好,身体好才是真的好。”
老者说:“我之前做梦都没有的事情,却被军师赶走了坏人,我很高兴。”
见老者不停地抹泪,徐爷就快步离去。
回到家里,徐爷洗脚换鞋,把头发梳得光亮,依然穿着粗布衣衫,他突然想看书,尤其是唐诗宋词,越品越有味道。
不知什么时候那娃进来了,坐在他的古筝旁边,纤纤玉指在弦上胡乱拨弄,古筝的噪音让徐爷不停地皱眉。
那娃说:“军师,教我弹琴好吗?”
徐爷调侃道:“你不是弹得很好么?”
那娃羞得一脸通红:“我这是在乱弹琴。”
待那娃玩得无趣时,徐爷偷看她,这女人却佯作生闷气。
徐爷坐在琴前,一双大手在琴弦上挥舞,那琴声如高山流水,又似万马奔腾,听得那娃如痴如醉,感叹这曲子太优美了。
徐爷说:“你才是女神,把古代的文字搞得比我精通,有时候写诗歌赛李白胜杜甫。”
那娃开玩笑道:“李白是我邻居啊。”
徐爷吃惊不小,暗忖:“这女人真是太可爱了,她连李白的身世都搞得这般清楚,看来她真不是一般人的。”
于是,徐爷让那娃坐在自己身边,他的指尖在弦上拨弄时,故意放慢动作。那娃看得心痒痒,跟着拨弄细细的弦。
或许,那娃天生会玩乐器,徐爷每教他一个指法,她都能准确无误记下,没学多久,她竟然可以弹奏《平沙落雁》和《梅花三弄》。
正弹得高兴,突然那娃一阵咳嗽,随后呕吐不止,徐爷开始还以为她的肠胃有问题,但次数多了,徐爷就惊喜不已,看来他又要当爸爸了。
于是,徐爷悄悄给厨房打招呼,让他们为夫人做可口的饭菜。
当然,那娃不知道自己怀孩子了,男人让她不要乱跑,她却偏着脑袋:“我想去哪里去哪里。”
男人一把抱住她:“娃子,你就要当妈妈了,别剧烈运动,别因为任性动了胎气。”
听男人这样说,那娃有些懵懂:“你是说我怀孩子了?”
徐爷点点头:“是的。所以你要注意休息,暂时不要参加军事活动。”
那娃摸摸肚子:“我怎么没有感觉肚皮长大呢?”
男人一戳她脑门:“傻瓜,刚怀上孩子,还看不出的,只是你有怀娃的症状。”
那娃突然泪如雨下:“我就要当妈妈了,和尚真能干啊。”
男人捧起她泪眼婆娑的脸蛋,深情地说:“亲亲我的娃子,你忘记过去吧,重新开始我们的人生路,当没有战争的时候,我们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那娃傻傻地看着这个男人:“原来你把赶走鞑子当作使命,所以你勇往直前?”
男人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说出掏心窝子的话:“我没有想过高官厚禄,我想要的是耕读人家,过普通人的日子。”
那娃点点头:“和尚,你说得对。宁做太平盛世的狗,不做乱世的人。”
他们的住房是灌城最好的官邸,曾经的小王爷享乐的地方,高大的楼房,雕龙刻凤的门窗。当地人叫此处为小宫廷,平常谁也不允许进来看看,与之相交辉映的是门前一潭清水,相传是当年的城中小湖泊,被小王爷花大价钱改建为水榭亭台,繁木葱葱郁郁,奇花异草随处可见的园林。
刚攻下灌城那阵,有人提议一把火烧了鞑子留下的痕迹,是徐爷下令不许毁坏原有的建筑,这些精美建筑才幸免于难。有人告诉徐爷,驿城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当时张诚打下驿城后,不仅焚烧了蒙古人的官邸,还杀了为蒙古人跑腿的小官吏。
那娃呕吐了一会儿就恢复了正常,她看见花台边有个陶瓮,约有半人高,就挪过来,自己动手用稀泥做了个烤炉,她说让徐爷尝尝她老家的风味。
陶瓮里的生火冒烟,那娃忙着揉面,四处寻找她所需原料。
当面团放进陶瓮不久,就散发出香味时,徐爷感觉很新奇,就围着陶瓮转。那娃揭开陶瓮盖子,夹出几个黄澄澄香喷喷的面包时,徐爷忍不住想吃,那娃说还要加蜜饯,就从几个小罐子里掏出颜色鲜艳的蜜饯来,涂抹在面包上,递给徐爷尝鲜。
这味道太美了,两个人吃了一个又一个加蜜饯的面包,女人回味无穷的家乡美食,男人品尝到了异域美味。
然后抹抹嘴:“真好吃,还想吃。”
纳娃告诉徐爷,她这么多年来,很想做一顿家乡美食,但没有机会。还告诉男人,这样的美食不是天天有,而是偶尔吃一次,有的人一辈子都尝不到几回。
两个人正沉浸在甜蜜的休闲时光里,纳娃突然面色苍白,说话有气无力,还不停的咳嗽呕吐,额头冒汗,呼吸急促。
徐爷吓得慌了神,丫鬟慌忙叫来官医。
官医把脉后,有些吃惊:“这是中毒的症状,她都吃了什么饭菜?”
徐爷一听更为紧张:“她吃的自制面包,我也吃了。”
官医查看了面包和蜜饯等原料,发现蜜饯有霉点。
找到元凶后,官医对症下药。并对徐爷说:“军师勿着急,你身体强壮,应该没事的。”
徐爷虽然没事,但那娃却有事,服药后虽然不再呕吐,但她精神恍惚,总是嗜睡,一睡就是三四个时辰,饿了就吃饭,吃了又睡,肚子肿胀如一面大鼓。
这让官医也感到束手无策,徐爷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但官医又说:“只要不影响正常吃喝,应该没事的。”
如此一来,丫鬟却着急了,她知道偏方,但又不敢擅自做主,就问徐爷:“军师,我有个偏方可以试试吗?”
徐爷眼睛一亮:“可以啊,你快去做吧。”
不一会儿,丫鬟端来一碗黑汤,先滗出来一口自己喝下肚子,再递给纳娃:“夫人,你试试看。”
纳娃一口气喝下,然后继续睡。约莫一个时辰后,纳娃想上茅房,丫鬟陪着,只听一阵稀里哗啦响,纳娃拉肚子,拉了很多秽物。
一个下午,她跑了十多次茅房,然后又继续睡,徐爷守在纳娃床前,时不时摸摸她额头,体温正常。
厨房给她做的可口饭菜,只吃了一小碗,令徐爷感到害怕的是,刚吃下去,又吐了出来。
他疑惑的眼光看着丫鬟。
丫鬟吓得瑟瑟发抖,语不成句:“军师,这就是个偏方,我没有恶意的。”
徐爷摆摆手:“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
丫鬟又叫来官医,官医问丫鬟这是个什么偏方。丫鬟不再隐瞒:“我怀疑她吃多了,残留了很多食物在肚子里不能消化,就熬了一碗糊米汤。”
官医突然一拍大腿:“啊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应该就是你说的,消化不良所致,快去再加量熬糊米汤,你的量少了些。”
丫鬟又去熬了一碗黑汤来,纳娃服用后,却依然嗜睡。
夜半三更时,她甚至来不及起床,竟然拉到床上了。
徐爷安慰她:“娃子,你别害羞,就一次拉完,拉空肚子吧。”
这样一折腾,纳娃感觉精神好多了。又开始自嘲:“不死又满血复活了,这丫头妹妹也成了神医。”
丫鬟不好意思笑笑,忙着给那娃重新换被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