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在一夜之间,天降无数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在马家庄的各个角落里安营扎寨,这让马老爷心生不安。
战争的阴云笼罩在这个弹丸之地的上空。
他们要吃要喝,拿着破碗上门讨饭,一拨一拨来,使马家庄再也没了往昔的安宁。
随后,流寇和难民,伤兵和游勇也不断涌入,这里似乎成了避难的天堂。
就这么个不足万人的小镇子,一天涌入几百人,当地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欲赶走他们,却是有心无力。
就算赶走一拨,又会涌进一拨。
朱煮感到束手无策,就与老丈人商量对策。而此时,令马老爷喜极而泣的是,他的大公子马源竟然单枪匹马逃了回来,他带来的消息让所有人惊愕:脱脱的百万精锐之师,被各路义军厮杀得四分五裂,他们各自为阵,各奔逃生,脱脱现在也是下落不明。
马老爷最为关心的是,他的长子马源是如何虎口脱险?
马源不愧是朝廷将官,他被郭子兴的义军团团围住在一个小小山头,其手下的人投降的投降,战死的战死,而他身上也是多处受伤,身边的亲信劝他:“将军,大势已去,咱们投降吧,兴许还能捡回一条烂命来。”
马源心情极度糟糕,无可奈何之下,把两眼一闭:“危急关头,大家各自逃命去吧。”
作为主将,马源明白当俘虏没好下场,就脱了笨重的铠甲,换上破旧的士兵服装,提着长枪欲冲出重围。
因为寡不敌众,最终还是成了俘虏。好在义军没有为难他,有人给他治疗伤病,还说降兵可以参加起义军,也不追究过往。
马源以治伤的名义,让官医给他包扎伤口,然后趁着黑夜悄悄逃跑了。
但逃亡的路非常艰辛,后面有人骑着快马狂追,他虽然带伤逃跑,但英雄就是英雄,人家举着火把在明处,他一忽儿就闪进树林子里,待追捕他的大队人马过去后,马源瞅准最后一匹战马,飞身跃上去,把那个人一脚揣下去,然后打马朝斜刺里狂奔。
恰好夏日里,月光给他指引逃生路。
那是一匹有灵性的好马,它驮着马源朝着有路的地方奔驰,天刚蒙蒙亮,马不想走了,站在一户人家的小院外,说什么也不肯再跨出半步。
而此时,马源突然感到人困马乏,就饮马小溪,然后信马由缰,任它自个儿啃食青草裹腹,他自己则坐在院子外打盹。
许是伤痛加剧,马源晕厥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早就躺在床上了,还有人在给他治疗,疼痛难耐的伤口敷药后,凉幽幽的,四肢还扎了针灸。朦胧里看见一个白发老者跟一个白衣小女子忙得满头大汗。
老者见他醒来,终于长吁一口气:“壮士啊,你活过来就好。”
马源欲坐起来谢恩,却又感觉身体被掏空了,软得像一根下水的面条,本能地两手抱拳道:“多谢恩公救命!”
老者忙按住他身子:“别动,你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
又听那女子说:“大哥,你就安心养伤吧,在这荒野之地,没人前来捉拿你的。”
马源这才发现一个秘密,蒙古人的治下,不允许宋朝人留下的黑白服装,但这父女俩还是宋朝人的衣着打扮,说明蒙古人的法令在这里无效,于是他心里增添几分慰籍。
后来那小姐姐告诉马源,她爹是宋朝遗留下来的四川抗蒙名将张珏的部下陈蠡之后代,这里山高林密,地名陈家拐,因为地势险要,是官府遗忘的角落,他们至今还沿袭着宋朝国民的穿戴和生活习俗。牢记着先人的遗愿,等待时机灭掉蒙古王朝。
那个让人看了感觉春意阑珊的小姐姐,还半开玩笑说:“哥哥幸好是汉人,如果你是蒙古人肯定玩完了。”
马源说:“国难当头,遇到漂亮姐姐真是好福气。”
那姐姐莞尔一笑:“看来大哥也是我汉家之精英,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马源总算明白了,人家的话里有话,说汉家人当然没把他当外人,意思是提醒他,不管他是官家的人还是义军,别忘了蒙古人的残暴统治。
小姐姐生得眉清目秀,活泼的眼睛令他心动,每天按时给他伤口敷药,给他的穴位扎针灸,给他做最可口的吃喝。
当然,马源也不会白吃白喝,他勉强可以下地行走时,就帮着他们父女俩拔草助地,把房前屋后的庄稼侍弄得生机盎然。
马源每天过着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小日子,空闲时还可以跟小姐姐谈天说地,虽然清贫但也不失宁静安逸。他真想守着这片黑土地就这样慢慢老去,但这父女俩明显不欢迎他长住下去,老者说:“大丈夫志在四方,不为国家出力平定天下,枉为男儿本色。”
私下里,那小姐姐问马源是否有家室,马源自然不敢隐瞒有妻子儿女,更不刻意隐瞒他喜欢有救命之恩的小姐姐。
小姐姐生性耿直,调皮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马源:“我叫陈铁锤,哥哥不要笑话的。”
马源忍不住哈哈大笑:“铁锤一砸大地抖,汉家江河成逆流。”
这铁锤小姐姐惊诧不已:“你也会哼这句掉脑袋的民谣?”
马源坦言:“我华夏儿女,谁个不会?”
铁锤真正喜欢上了这个壮若铁塔的男人,他虽然有家室,但并不妨碍她对他的爱慕之情。她说她虽然是女儿身,但她可以随时提刀上战场,若能早日推翻蒙古人的政权,还大宋人的江山,足矣。
男人说姐姐的眼睛太美了,就一把抓住她的小手,吻了吻她的红唇,说要带她回马家庄成亲。
铁锤迎合着男人的吻,摇摇头说:“大哥我现在还不能跟你走,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去做。”
“何时再见面?”
“到时候你来找我,一定给你惊喜。”
“姐姐能否透露什么样的惊喜?”
铁锤依然笑而不语:“大丈夫别问将来事,你若再三追问我也不会说的。”
就这样两人私定了终身大事,临别时铁锤送了马源一口不足二尺长的宝刀,并再三叮嘱他:“哥哥见刀如见人,关键时刻,它会保你身家性命的。”
马源把身上藏匿了很长时间的一根金条,留给了铁锤。
马源在天黑前上路,他怕出意外,基本上昼伏夜出,不几日就回到了马家庄,他隐瞒了艳遇陈铁锤的情节。
马老爷不想让这些目不识丁的农民军搞乱朝纲,他认为这些泥腿子大多是投机客,他把希望寄托于自家姑爷朱煮身上,要求长子马源配合着。
虽然红巾军在全国各地蔓延,但缺少统一指挥,说白了大多数是乌合之众,他们为了利益而战,更是一盘散沙,比三国时期还混乱。
蒙古人的百万精锐不敌各地义军的轮番围剿,这大元王朝还能苟延残喘多久? 没人说得清楚。
不久,有探子向朱煮汇报,脱脱手下大将王源虽然被郭子兴的红巾军打败了,但他还有万多精兵,如今没有容身之地,正一路向东,离马家庄不到百里。
王源的路意图,应该是投奔灌城的小王爷,而马家庄是他的必经之道。
朱煮派出的探子不断来报,王源的军队一路走一路抢劫,所到之处皆是关门闭户,部队行动缓慢。
看来他们一定会驻军马家庄,祸福不定,躲不掉避不开。
马家庄只是个弹丸之地,郭子兴不可能千里迢迢派重兵围剿这群官兵。他们若不路过马家庄,就是是万分幸运,若来了算马家庄倒霉。
马老爷很是着急,朱煮更着急,万多精兵,不把马家庄踏平才怪?
马源本欲跟朱煮商量,让他去搬救兵吃掉这股蒙古军队,但他感觉不踏实,就趁着月色,单枪匹马找铁锤去。
只见那马源快马加鞭,轻车熟路来到陈家拐。
这时候太阳还没下山,而陈家拐在斜晖里一片灿烂。马源本欲直接面见老者,又觉不妥,还是等待时机单独与铁锤见了面再说下文。
等到日落西山后,他悄悄来到小屋子外面,还没来得及敲门,就听这父女俩议论此事,铁锤问老父亲:“爹爹,蒙古人的队伍快要到马家庄,我们是不是派兵跟马源内外夹击,一举消灭他们?”
老者摇摇头:“还不到火候。我们不要干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傻事。”
铁锤也很着急:“爹爹,我们若不出兵马家庄,他们也是无力抵抗的。”
老者突然哈哈大笑:“如果他们连自保的本事都没有,我们还能指望他马源干什么大事?要相信马家的能人多。”
铁锤说:“爹爹说得有理,但我心里很难受,蒙古人的军队真不是善茬。”
马源听到这里,心里莫名的慌乱,预感大祸临头。但他又在猜测,那王源的官阶不比他高,只是仗着手握残存的兵马。
马源不知如何是好,自己前来搬救兵,人家精着呢,才不会去白白送命。看来铁锤父女俩早就想好下一步何去何从,至于朱煮怎么打算,应该自有安排。
马源拖着沉重的步子,悄然离开陈家拐,他责怪自己醒悟太晚,若是早知如此,不如当初直接造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