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着正道不走,非要走那见不得光的歪门邪道?
有人走邪道是为钱为财。
而我毫不犹豫的要继续跟着二叔不回头,为钱为财只是一部分。
还有一点是,大风岭汉墓的那场经历,让我感觉到很刺激。
对于正常人来说,大风岭汉墓的经历可能会感到后怕,甚至会成为一辈子挥之不去的噩梦。
但是对于我来说,却像是有一种瘾!寻求刺激的瘾!
后来我遇到了一支登山队,我问他们,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险去登山,还没什么经济收入。
登山队员跟我说,他们都是热情驱动型人格,需要通过冒险和刺激来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并且在攀登的过程中通过探索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我想我应该也是这种驱动型人格,也需要通过对古墓的探索来满足我的求知欲。
当然,对于金钱和财富的欲望,也在其中……
而二叔一听我还要跟着他继续干这行,他立马就把烟头掐灭。
正准备‘教育’我时,门口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中断了我和二叔的这场谈话。
二叔重新管理了一下面部表情,起身过去开门。
我歪头一看,门口站着一个妙龄女郎,打扮的很时髦,穿着高跟鞋,涂着大红口红,前凸后翘的,跟我在小人书上看到的蛇精差不多。
看来二叔有了钱,这方面的档次也跟着提上来的。
以前没钱的时候,十几块钱的快餐都吃得下,现在一对比,这妙龄女郎最少也得七八百块起步。
女郎站在门口骚里骚气的冲二叔打了声招呼:“老板,晚上好……”
正打着招呼,又突然看到我也在床边站着,又惊讶的问了一句:“老板,怎么还有一个小伙啊?俩人是要加钱的呀……”
俩人?
二叔回头瞥了我一眼:“伢子,既然你翅膀都硬了,要不要我把这间房让给你?”
我秒懂二叔让的不是房间,赶紧把头摇成了拨浪鼓。
说句良心话,我都已经十六了,正是青春发育期,面对这身材火爆的妙龄女郎,也确实有一点对于生命探索的好奇心。
但是在二叔这位长辈面前,哪儿敢点头。
二叔看我晃着脑袋,跟着眉头一扬:“那还不给我麻溜的滚蛋!”
好吧,原来是这个意思。
我赶紧耷拉着脑袋,溜出了房间。
虽然我的坚持被二叔的爱好给中断了,但后来二叔还是同意了我跟他继续干这一行。
因为二叔怕,怕我这倔强的性格真的跟我爸一模一样,要是不同意我继续跟着他,有朝一日会自己出去单干!
从那时的第二天起,我们三个人就正式开始在景德镇‘旅游’。
去了五尖山森林公园,还去了佑陶灵祠拜了风火仙师像,又去了三宝陶艺村的博物馆,了解了很多景德镇的瓷器烧制工艺。
也品尝了很多景德镇的特色小吃,比如什么咸水粑、冷粉、桂花鲜姜酱菜,还有景德镇第七中学非常有名的小吃七中小肉。
不过这些也都是走马观花的逛一趟。
因为职业关系,我们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是景德镇的樊家井古玩市场。
在当时,樊家井是整个景德镇最热闹的文玩交易市场,地摊商铺鳞次栉比,从早到晚,不逢单双,都是人挤人,一片热火朝天。
作为天下第一瓷都,市场上最多自然也都是各种瓷器。
我们一方面是来长长见识,凑个热闹,顺便二叔实操教我一些鉴定瓷器的技巧,和瓷器方面的知识。
至于金小眼儿在景德镇的路子,和那半块浅册璧,我们也都没有过于放在心上。
还是孙反帝有意无意的问二叔,那浅册璧上的陪葬品清单,写的都是什么陪葬品。
二叔也没细说,就说了句随便一件都是价值连城。
说多了也没用,因为感觉这是不切实际的。
西安的秦始皇陵下面,埋的陪葬品更多……
就这么我们一直在景德镇闲玩了一个多月。
中间给金小眼儿也打了几个电话,打听了一下长沙那边的情况。
那批货还在找卖家,有几个洋庄看上了,全部打包价格也出到了一百万,但是没有卖。
我们职业底线就是不跟洋庄做生意,只跟本庄做生意。
至于本庄再转手倒卖给洋庄,这个我们就没能力管了。
大风岭汉墓那边,考古队还在联合公安封锁式发掘,金小眼儿动用了道上的所有人脉关系,也没打听到关于发掘情况的一丁点消息。
刘汉田那个老瘸子也还在家,没被公安抓进小黑屋,这就代表着暂时安全。
可是大风岭的发掘只要还没结束,我们暂时就不能回去。
在景德镇闲玩了一个多月,实在是没啥新鲜感了。
二叔突然一天心血来潮,拿着金小眼儿给的出土浅册璧的汉墓遗址的地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提议过去逛逛。
汉墓遗址在景德镇的浮梁县峙滩镇的莫乡,距离市区也并不是太远。
虽然说是过去逛逛,但也不是纯粹的闲逛。
二叔在二手市场买了辆十八手的破摩托车,拾起了曾经的老本行,下乡去铲地皮。
因为有个身份,打听起事儿来也方便。
南派的四大盗墓基本功‘望、闻、问、切’,其中这个问,里面就有很深的学问。
有很多古墓,真的都是开口问出来的。
二叔对于‘问’这门基本功,那也是功力深厚。
我们到了莫乡村后,二叔就开始用贯口吆喝了起来,也开张收了些破烂,借着机会跟村里人闲扯起来,没扯几句就稀里糊涂,非常丝滑的扯到了村里的汉墓上面去。
这就是‘问’的技巧,先给点好处增进关系,也叫投石问路。
问的时候不能太特意,又要问到点子上去。
要是有社交恐惧症的,就干不了这活儿。
村里人都很朴实,也没什么心眼儿,对我们更没防备,就当做家长里短,跟我们聊起了那座汉墓。
也就在去年的四月份,村里有家三兄弟,老宅紧挨着后山根儿,原本想的是把老宅推倒重建,结果在老宅下面刨出了一座古墓,但是没有上报,而是半夜里偷摸的把墓里的陪葬品给挖了。
具体都挖出了什么,也没人知道。
没过几天,就被村里人夜里发现了,刚好发现的这人平时跟莫家三兄弟不对付,就直接报了警。
事后莫家三兄弟被抓,公安联合考古队对那座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考古队来挖了十几天,有村民看到考古队又从墓里挖出了不少的陪葬品。
这说明莫家三兄弟并没有把墓盗空,他们外行也没能耐短时间把墓盗空,只是盗出了一部分卖给了古玩贩子,这其中就有金小眼儿收到的那半块浅册璧。
至于另外半块,那就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卖给其他古玩贩子了。
二是被考古队挖走了!
反正绝对不可能还留在墓里,但凡是被考古队发掘的,那都是片瓦不留,比脸都干净。
要是卖给了别的古玩贩子,莫家三兄弟肯定是没法儿去问了。
若是被考古队挖走了,除非是等到考古工作对外公布出来,但这个几率渺小,即便是考古工作对外公布出来,出土的陪葬品也未必全都对外公布。
我们折腾了一整天,能打听到的也就这些。
趁着天黑之前,就又骑摩托回了市里,打算明天再去樊家井打听打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