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望当兵多年,也算老谋深算,有点手段。
看到曾古河,瞬间就明白了一切。
妈的,全是套。
想必自己的那封血书,恐怕已经成扳倒自己的最后一锤子。
只怪自己当时莫名挨了一顿毒打,有些上头,被曾古河蛊惑,居然想着去投晋绥军,结果现在万劫不复了。
“曾古河,你这个王八蛋,我待你如亲兄弟,你居然阴我”
“亲兄弟?”
曾古河嗤笑一声。
“谁会让自己的亲兄弟天天给你喂马?等一会儿我就去把那匹该死的马杀了吃肉。”
“太君,这个人才是 图谋不轨,我要见宇田大佐,当面和他对峙。”
郑春望还想抢救一下,却没想到这几个鬼子本身汉语就没学几句,加上他语速太快,谁也没听懂。
“太君,他们说你们都是鬼子,不得好死,生孩子没皮燕子,死了天照大神都不收。”
“八嘎”
带头鬼子听说挨骂了,怒火中烧,上去对着郑春望就是一枪托。
“姓曾的我操...”
还没说完,又一枪托下来。
很快,郑春望就被打成死狗一样。
曾古河有些焦急,这个计划并不完美,如果让郑春望活着见到鬼子,后果就不受控制了。
一不做二不休,抬起一枪了解了他的狗命。
鬼子小队长诧异的看着曾古河,面色中带着警惕。
“太君,冷静,我是看到他想对你们动手才开枪的,不信你看。”
说着,来到郑春望的尸体旁,果然,在他手边的口袋里,藏着一把小巧的手枪,曾古河也是无意中知道的,正好派上用场。
“哟西,你滴,忠诚大大滴。”
看到他们刚才拳打脚踢的人身上居然藏着一把枪,他们也是心惊不已。
万一曾古河刚才没有仗义出手,把郑春望打急眼了掏枪出来把他们崩了,就太冤枉了。
“太君,跟我来。”
曾古河没闲着,带着鬼子冲进郑春望的办公室,翻箱倒柜,搜到不少些宝贝好东西。
现在鬼子过的也不咋地,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也是发了一笔横财。
因此,他们看待曾古河,也更加友善,毕竟谁能拒绝带自己发财的人呢。
“太君,还有几个人是他的死忠,一并解决了?”
“哟西,绝对不能让这些害群之马继续在这里胡作非为。”
已经尝到甜头的鬼子很轻易的就被曾古河摆布,帮助他铲除了几个最铁杆的汉奸。
当然收获也不错,毕竟他们天天净干些敲诈勒索,强取豪夺的事儿,家底自然丰厚。
行动持续了将近一夜,等到天亮的时候,曾古河松一口气,第八混成旅里几个最不稳定因素已经全部排除,鬼子小队也背着大包小包,带着他回去找宇田良介复命。
虽然没有人证,但是有这封血书在,郑春望通敌已经证据确凿。
“哟西,曾桑,你滴,良心大大滴,立了大功,你想要什么滴奖励。”
曾古河赶忙低头。
“为蝗军效力,是卑职的福分,我怎么能要奖励呢?”
“哟西,你滴功劳不会埋没,这样吧,大战在即,你就先代理旅长吧,等你立了功,一起奖励。”
“哈伊,谢谢宇田大佐阁下”
曾古河假装激动,痛哭流涕,心里开心的要死。
“好了,第八混成旅刚刚出了那么大的乱子,你先去整备吧,我希望这次能发挥你们真正的战斗力。”
“哈伊,大佐阁下您放心,这次请务必把最危险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一定完成任务。”
宇田良介很满意,这个曾古河是个可造之才,以前怎么从来没注意过呢。
离开后,曾古河马上回到部队,这帮伪军没什么信仰,参加伪军也不过是混口饭吃,谁当长官都无所谓,很快,他就已经完全掌握了这支武装。
曾古河没忘初心,在执掌军队后,很快就将自己收集到的情报,和之前鬼子发给他的命令打包好,来到鸿运茶楼。
“张掌柜,别来无恙。”
张博文这才正眼看曾古河,他夺权的事张博文一直关注着,没想到还真让他给办成了,还那么快,这才短短两天。
“曾兄真是真人不露相,来,里面请,茶水已经泡好了。”
曾古河的要求很简单,希望能兵参加八路,为了活命,也为了不再当汉奸,要是能成抗日英雄就更好了。
至于职位,他无所谓,毕竟他就是个保安团出身,也不奢望当什么团长,如果可以的话,当个营长也行,实在不行,连长也能接受。
曾古河诚意满满,张博文自然也不能差事儿。
答应他等他的部队过去,曾古河可以去新村的军校学习,至于出来能当什么职位,看在学校的表现。
就算他实在不是这块料,张博文也承诺让他继续带兵承担保安团的职能,实在不行,就去搞后勤。
双方一拍即合,终于将手握在一起,达成协议。
这个消息连同曾古河之前收集的情报一起打包送到了六纵。
林家栋看着又一个伪军旅要投降,有些牙疼。
最近伪军投降都投的有点太勤了。
打平安县的时候,那里的伪军反水。
三团打万家镇骑兵营的时候,营长带着整个骑兵营反水。
现在仗还没打,太原城内的伪军一个旅就已经迫不及待的反水。
接收这些伪军,问题不大,关键在于这样一来,势必会拉低六纵的整体战斗力。
不过,他也不会拒绝,伪军扎堆的想反水,说明鬼子已经是秋后的蚂蚱蹦不高了,就连他们这些二鬼子都能看出来。
后续要打仗的地方还多着,这些伪军收编之后,多少也算一份战斗力。
不过现在想这个有点远,这个第八混成旅现在还在鬼子那边,想看看能不能背后捅刀子,给六纵送个投名状。
“给大马猴说一声,这个伪军第八混成旅和曾古河,不要轻举妄动,只蛰伏,不启用,待战事,见奇效。”
“是”
就在同一时间,无数准备已久的鬼子终于走出太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