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罗芸青没心情想这种事。
这辈子她想好了,若王如花学会了医术,到时候她们一起开医馆。
医馆没人规定只能开一个。
只要王如花学得好,到时候她们姐妹俩就开个连锁店。
有人教自己本事,王如花自然是高兴得不行:“好、好,我学,我一定好好学。”
罗芸青有了这辈子的第一个徒弟,她也是非常高兴。
“嗯,晚上我找出两基础医学知识给你。”
“好勒!”
王如花激动得挥挥手:“我读书就读得挺好的,要不是家里穷,我肯定考大学了。”
“大妹子,以后你就是我师父!”
“师父,请受弟子一拜!”
“哈哈哈……这拜我受了,以后我们姐妹努力搞大钱!”
罗芸青笑歪了,她知道与一个爽直的人在一起,多的只会是笑声。
白天两人一起上山挖药,晚上两人一起看医书,没多久就被人知道王如花学医的事了……
“如花,小罗这点水平,能教得了你?”
周小芳的话让王如花不高兴了:“嫂子,大妹子的水平好着呢,你这么说是啥意思?”
“看不起她?”
周小芳知道自己说错话了:“不不不,她……她这么年轻,能教得了你吗?”
年轻?
王如花盯着周小芳翻了个白眼:“年轻怎么啦?谁说年轻就不能当师父的?”
“嫂子,你说这话有点莫名其妙。”
“以前你不是挺欣赏小罗的吗?可你说这话,我感觉你瞧不起她。”
周小芳是真瞧不起罗芸青,如果她不是林大川认的妹妹,铁定不会理她。
还没放弃让罗芸青成为自己的弟媳妇,王如花的话一落,周小芳立即道:“说什么呢?我哪有!”
“如花,我可不是这意思,只是好奇小罗的医术罢了。”
“我只听说她跟着乡下郎中学了点中医,可没想到她就能当你师父。”
“我就好奇,没别的意思。”
没别的意思才怪呢!
这一次,王如花感觉到了周小芳对罗芸青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明明不太喜欢,却强装喜欢。
【这人莫不是还没有放弃让她的大妹子当她弟媳妇吧?】
这念头一出,王如花心情不美了。
“嫂子,没别的意思就好,我大妹子当我的师父绰绰有余,你不用怀疑。”
“要是我没学出来,也是我资质有问题。”
“不跟你说了,我得去切药。”
资质?
周小芳想说:你就帮她遮掩吧。
当然,她不会说出来。
“那你去吧,我也得去洗衣服了。”
家属院不少人知道罗芸青给王如花当老师的事,顿时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罗芸青才懒得放在心上,因为她是真的忙。
空间的草药一批成熟割下后,又得开始种第二批。
忙碌的日子就过得快,转眼进入五月。
天气越来越热了,东西也准备了不少,两人准备去石矿上做生意了。
这天傍晚,周小芳又过来了。
“如花,你们这天天上山挖草药,挖这么多,有什么用啊?”
王如花虽然不想搭理周小芳,又却不下面子……
“我们挖的都是做凉茶的草药,天气热了,明天我们就煮点凉茶去乡下卖。”
啊?
周小芳一脸的不相信:“卖凉茶?”
王如花点点头:“对呀,我还能骗你不成?”
“用大妹子家的祖传秘方制作出来的凉茶,喝了清热解毒。”
“她说了,喝了她的凉茶,不会中暑。”
“天气越来越热,那些在田间地头干活的人,万一中暑,可是很危险的。”
“还有,离文旗公社五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石矿,你知道吧?”
这个周小芳当然知道。
“你们不会是还想去那边卖吧?”
王如花又点了点头:“对呀,我们是有这个打算,不过想先在这附近试试看。”
卖凉茶能发财的,周小芳可没见过。
她假装好心的提醒:“那你们可得小心点,外面打投机倒把,严着呢。”
“别到时候钱没赚到,人还被抓了。”
王如花笑得很淡:“我们这可不是投机倒把,你可别胡说,我们这叫自食其力。”
“不跟你说了,我得去洗草药了,明天上午熬好还得出门呢。”
哼,卖凉茶赚钱?
周小芳暗中撇撇嘴:你们这真是想钱想疯了!
第二天上午九点,两人就出门了,家属院的人都知道两人卖凉茶去了。
有人说道:“这两人不会是想钱想疯了吧?凉茶还有人要?”
“就是啊,这苦巴巴的东西,谁要啊。”
“就是就是,这都能卖钱,除非是傻子。”
罗芸青没听到这些闲言碎语,能不能赚到钱,她心中比谁都清楚。
她不理,但头一回出来赚钱的王如花还是胆怯了,刚出大门不久,她再一次问出了口。
“大妹子,你说……我们这真的不会有人抓吗?”
看着王如花担忧的神情,罗芸青很理解。
这年头乱得很,人又穷,没有谁不喜欢钱,但问题是,现在到处都在抓投机倒把。
作为一个做小生意的小白,会担心是很正常的。
不过,自己可是有备而来的。
闻言她扬起脸轻轻一笑:“嫂子,你怕啥呀?”
“我们不仅有部队的证明,这文旗公社的吴主任还是我叔,谁还能把我们怎么样?”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
对对对。
王如花心道:【自己这个大妹子做事周全不说,而且还特有运气。】
【一出门就救了公社主任的亲爹,而且还是医生说没得救的人,她这是救命之恩啊!】
想到这,她的心定了。
虽然两人背上的东西都不轻,但是因为喝了一段时间的灵泉水,几十斤的东西背着却很轻松。
两人脚步也快,五公里多的路,很快就到了。
石矿厂的大门就在大路的尽头。
从门口往左走还有一条大路,路的尽头是山,山脚下有十余栋两层的筒子楼。
筒子楼的后面是一大片的平房。
这里离文旗公社不远,地理位置非常好。
石矿厂一边给市建筑单位供应石材,另外一半的石料用来生产水泥,所以它规模不小。
规模大,人就多。
两人很快在门口的大树底下摆好了摊子。
罗芸青把装了凉茶的桶提出来,然后把背篓倒扣。
川省的背篓都很大,而且是王如花叫她爹特制的,底部也宽。
背篓倒扣,王好花把小木板放上,然后把菜刀拿出来,再摆上两只碗。
罗芸青再把一只搪瓷缸、两只杯子拿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