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暗流涌动铸新局
联盟弭患促团结
岳凌霄将解决联盟内部隐患视为首要任务。他深知,若不及时化解这些矛盾,联盟的根基将岌岌可危。岳凌霄精心筹备了一场三国高层会议,地点选在三国交界的一座宁静小镇,旨在营造相对轻松、平和的氛围,便于各方坦诚交流。
岳凌霄、岳飞、嵬名令公和高翔以及三国的贸易、军事等相关官员齐聚一堂。岳凌霄率先打破沉默,目光诚恳地环视众人:“诸位,我们联盟自成立以来,历经风雨,共同抵御外敌,取得了诸多成就。但如今,内部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不解决,恐会影响联盟的未来。我们需开诚布公,共寻解决之道。”
贸易问题首先被摆上桌面。大宋负责贸易的官员面露无奈:“近期丝绸运输受损事件频发,我们也在反思。道路状况差是一方面,运输队伍管理也确实存在漏洞。”
西夏商人代表立刻回应:“货物受损直接影响我们的利益,这样的情况不能再继续下去。”
经过一番讨论,众人达成共识:联盟将联合出资修缮连接三国的主要道路,确保运输畅通。同时,成立统一的运输监管机构,制定严格的运输标准和赔偿机制。若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损,根据责任认定,由相应方承担赔偿责任。
军事合作的分歧解决起来更为棘手。西夏将领直言:“在联合训练与作战中,我们西夏骑兵的机动性优势有时得不到充分发挥,希望能有更灵活的指挥策略。”
宋军将领也道出苦衷:“战争形势复杂,需统筹全局,有时为了整体利益,不得不对各兵种行动有所限制。”
岳凌霄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应制定更详细、灵活的协同作战预案。针对不同的战场形势,明确各兵种的任务与行动范围。同时,加强将领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定期举行军事研讨会,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众人对此表示赞同。经过此次会议,联盟内部的贸易纠纷和军事合作分歧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为联盟的进一步团结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金国破局谋突破
金国在复兴道路上遭遇诸多波折,完颜雍心急如焚,但他并未乱了阵脚。针对“震天铳”改良的瓶颈,完颜雍广贴皇榜,招募天下奇能异士。
一位隐居山林的老工匠看到皇榜后,来到金国都城。他向完颜雍献上了一种独特的设计方案:采用可调节的悬挂装置来解决“震天铳”安装在战车上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对发射装置进行微调,以提高精度。工匠的方案得到了金国火器研发团队的认可,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震天铳”的机动性和发射精度都有了显着提升。
在经济领域,完颜雍任命了一位精明能干的官员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货币体系整顿。官员首先对金国的道路和桥梁进行全面普查,制定了详细的修复计划。他发动各地百姓参与建设,给予相应的报酬,既加快了工程进度,又增加了百姓收入。同时,金国设立了专门的货币管理机构,统一货币铸造标准,规范兑换比例,使得金国的商业贸易逐渐恢复正常。
军事训练方面,完颜雍邀请了多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和兵法大师,对将领们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涵盖了新战术的应用、战场形势分析以及兵种协同作战等多个方面。培训结束后,还组织了严格的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将领予以晋升和奖励,对不合格的将领进行再培训或调整岗位。经过一系列努力,金国军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为再次崛起积蓄了力量。
蒙古扩张悄布局
铁木真敏锐地察觉到,周边一些小国因畏惧金国和宋、夏、大理联盟的势力,正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扩张蒙古的影响力。
铁木真派遣能言善辩的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结盟诚意,前往这些小国。使者对小国国王们说道:“大汗深知各位在大国纷争中的难处,蒙古愿与贵国结为盟友,为贵国提供军事保护,共同应对可能的威胁。同时,蒙古的广阔草原和丰富资源,也能与贵国实现互补,促进双方贸易繁荣。”
一些小国看到蒙古日益强大的实力,且铁木真的承诺颇具吸引力,纷纷与蒙古签订了结盟协议。蒙古与这些小国开放了贸易通道,用马匹、皮毛等特产换取小国的粮食、金属等物资,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
在扩张影响力的同时,铁木真并没有放松对金国和联盟的警惕。他派遣了大量探子,深入两国境内,收集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的情报。探子们伪装成商人、流民等,将获取的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回蒙古。铁木真根据这些情报,绘制了详细的局势地图,对金国和联盟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为未来可能的行动做好充分准备。
联盟巩固强实力
宋、夏、大理联盟在解决内部隐患的同时,也在积极巩固自身实力。在军事上,各国加大了对武器装备的研发投入。岳飞组织大宋工匠研发出一种新型弩箭,射程更远,穿透力更强。这种弩箭采用了特殊的箭头设计和优质的弓身材料,经过严格测试后,开始在宋军部队中批量生产和装备。
嵬名令公则带领西夏工匠对骑兵的武器进行改良。他们打造出一种轻便且锋利的弯刀,这种弯刀在近战中更加灵活,能够让西夏骑兵在战场上发挥出更大的优势。同时,西夏还加强了对马匹的选育和训练,提高骑兵的机动性和耐力。
大理国在高翔的推动下,研制出一种适合山地作战的小型火器——“轰山雷”。这种火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威力却不容小觑。在山区作战时,“轰山雷”可以有效地打击隐藏在山谷、洞穴中的敌人。
除了军事方面,联盟还加强了文化交流与融合。三国互派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和文化展览。大宋的儒家思想、诗词书画在西夏和大理得到更广泛传播,西夏的草原文化、大理的佛教文化也在大宋引起了浓厚兴趣。这种文化交流不仅增进了三国百姓之间的相互了解,还为联盟的团结提供了更深厚的文化基础。
金国示好探虚实
金国在经过一系列改革与发展后,实力有所恢复。完颜雍认为此时可以尝试通过外交手段,分化宋、夏、大理联盟。他精心挑选了一位经验丰富、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珍贵的礼物,前往大宋营地,试图与大宋单独议和。
使者见到岳凌霄和岳飞后,恭敬地行礼,说道:“两位将军,我大金陛下深知连年战争给两国百姓带来了巨大痛苦,如今有意与大宋罢兵言和,互通贸易。大金愿开放边境市场,与大宋进行公平交易,共享太平。”
岳飞眉头微皱,警惕地问道:“金国此举,诚意几何?多年来,金国屡屡进犯,如今突然求和,不得不让人怀疑。”
使者连忙解释:“此次求和,我大金陛下是真心实意。金国历经战争,也深知和平的可贵。若能与大宋达成协议,不仅对两国百姓有益,也能让大金将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
岳凌霄沉思片刻,说道:“议和之事,关系重大,我们需与西夏、大理商议后再做决定。况且,联盟成立以来,我们三国同气连枝,共同抵御外敌,并非轻易能瓦解。”
使者见状,只好留下礼物,先行告辞。岳凌霄和岳飞深知,金国此次求和,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阴谋,必须谨慎对待。他们立刻将金国求和之事告知嵬名令公和高翔,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蒙古异动引关注
蒙古在与周边小国结盟后,军事力量逐渐向金国和宋、夏、大理联盟的边境靠近。铁木真以加强贸易保护和边境防御为由,在边境地区设立了多个军事据点。这些据点规模不断扩大,引起了金国和联盟的密切关注。
金国探子将蒙古的异动报告给完颜雍,完颜雍心中担忧:“蒙古此举,意图何在?难道是想趁我大金尚未完全恢复,图谋不轨?”
完颜雍召集将领们商议应对之策。一位将领建议:“陛下,我们可先派使者前往蒙古,质问他们的意图,同时加强边境防御,以防万一。”
完颜雍点头表示赞同:“就按你说的办。密切关注蒙古动向,若有异常,立刻汇报。”
宋、夏、大理联盟也察觉到了蒙古的变化。岳凌霄对众人说道:“蒙古在边境的动作越来越大,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虽然目前我们与蒙古没有直接冲突,但也要做好防范准备。”
于是,联盟加强了边境巡逻,增加了情报收集力度。同时,岳凌霄等人也在思考,如何应对蒙古可能带来的威胁,以及是否有可能通过外交手段,与蒙古达成某种协议,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联盟商讨对金策
岳凌霄、岳飞、嵬名令公和高翔再次聚首,商讨金国求和之事。岳凌霄看着众人,神情严肃地说:“金国此次求和,必定有其目的。我们不能被表面的和平所迷惑,但也不能轻易拒绝,需谨慎权衡利弊。”
岳飞说道:“我认为金国求和可能是缓兵之计,他们想借此机会休养生息,恢复实力,然后再发动战争。但如果我们拒绝,可能会让金国狗急跳墙,立刻发动进攻。”
嵬名令公捋着胡须,思索道:“或许我们可以提出一些苛刻的条件,试探金国的诚意。比如,要求金国割让部分边境土地,赔偿战争损失等。若金国答应,我们可进一步观察其行动;若不答应,也能看出他们求和并非真心。”
高翔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继续加强联盟的防御,不能因为金国求和就放松警惕。同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与金国进行谈判,了解他们内部的情况。”
经过一番激烈讨论,众人决定回复金国使者,提出金国需割让部分边境土地、赔偿战争损失以及停止一切针对联盟的间谍活动等条件,作为议和的基础。若金国接受这些条件,联盟将与金国进行进一步的和平谈判;若不接受,联盟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应对金国的进攻。同时,联盟在内部继续加强军事训练和防御建设,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应对自如。
金国权衡谋对策
金国使者回到金国,将联盟提出的条件如实汇报给完颜雍。完颜雍听闻后,脸色阴沉,陷入了沉思。
一位大臣说道:“陛下,联盟的条件太过苛刻,割让土地和赔偿损失,这对我大金来说是奇耻大辱。”
完颜雍长叹一声:“朕又何尝不知。但如今我大金尚未完全恢复,若与联盟再次开战,胜负难料。况且,蒙古在边境蠢蠢欲动,我们不能同时两面受敌。”
另一位将领则建议:“陛下,我们可以先假意答应联盟的条件,争取时间继续发展实力。等我们实力足够强大,再撕毁协议,发动进攻。”
完颜雍摇头道:“此计虽妙,但联盟也非蠢笨之辈,恐怕难以骗过他们。而且,此举会让我大金失信于天下,日后再想求和或与其他势力结盟,就难上加难了。”
经过反复权衡,完颜雍决定暂时不回应联盟的条件,而是继续加强金国的军事和经济建设。同时,他派遣更多探子深入联盟内部,收集情报,寻找联盟的弱点。他深知,金国要想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取得胜利,必须等待一个绝佳的时机,而在此之前,只能韬光养晦,积蓄力量。
风云变幻待决战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公元1147年下半年,宋、夏、大理联盟、金国和蒙古三方势力之间的关系愈发错综复杂。联盟在努力巩固自身实力、应对内部问题的同时,谨慎对待金国的求和;金国在权衡利弊后,选择继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蒙古则在悄然扩张,其边境的异动引发各方关注。
三方势力如同即将爆发的火山,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内部暗流涌动。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似乎在所难免,而各方都在为这场可能到来的决战做着最后的准备。未来的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究竟谁能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胜出,改变这片土地的政治格局,所有人都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