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肉的壮汉把肉案一拍,拿起酒葫芦灌了一口,扯着嗓子喊道。
“今儿个高兴,大家都来吃肉,算我请客!” 周围的百姓们欢呼起来,纷纷围拢过去,接过壮汉递来的肉块,大快朵颐。
卖糖人的师傅也格外慷慨,他捏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糖人,免费分发给孩子们。
孩子们拿着糖人,笑得合不拢嘴,一边舔着糖人,一边在人群中穿梭。
各种表演也在集市上纷纷上演。耍杂技的艺人在空地上搭起了简易的舞台,他们翻跟头、耍大刀,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
舞龙舞狮的队伍更是热闹非凡,巨龙和狮子在人群中上下翻腾,锣鼓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
城中的广场上,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人们自发地组织起了庆祝活动,有人在广场中央点燃了篝火,火焰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广场。
一位老者站在高台之上,大声说道:“乡亲们,咱们金陵城的百姓齐心协力,把物资送到了西北。这是咱们的荣耀,也是咱们对国家的一份心意。让我们共同举杯,为西北的将士们祈福,为咱们大明的胜利干杯!”
说着,老者举起酒杯,台下的百姓们也纷纷举起手中的酒杯或水碗,齐声高呼。
“为西北将士祈福!为大明胜利干杯!” 酒水洒在地上,仿佛是对胜利的期盼和祝福。
随后,人们手拉手,围绕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他们的步伐轻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所有的疲惫和担忧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夜幕降临,天空中突然绽放出五彩斑斓的烟花。
烟花在夜空中炸开,形成一朵朵绚丽多彩的花朵,照亮了整个金陵城。百姓们仰望着天空,发出阵阵惊叹声。
孩子们兴奋地跳起来,指着天空喊道:“看呐,好漂亮的烟花!”
年轻的情侣们依偎在一起,感受着这浪漫而又喜庆的氛围。老人们则相互搀扶着,眼中满是欣慰和感慨。
整个金陵城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物资顺利送达的好消息。
他们相信,在全体百姓的支持下,西北战场必将传来胜利的捷报,大明的未来也将更加美好。
在交趾的临时营帐中,湘王朱柏和黔国公沐春正对着摊开在桌上的地图,神情专注地讨论着交趾地区接下来的发展事宜。
营帐外,百姓们正积极地参与战后重建,热闹的劳作声隐隐约约地传进营帐。
朱柏双手抱臂,目光看着地图,缓缓说道。
“沐将军,如今咱们已在交趾等地站稳脚跟,重建工作也接近尾声。接下来如何让这片土地长久繁荣,可是个大问题,得好好向陛下请示。”
沐春微微点头,眉头微皱,开口道。
“王爷所言极是。这交趾地区与中原风俗文化差异甚大,要想发展起来,着实不易。依我看,首先得解决民生问题,让百姓安居乐业。”
朱柏轻轻抚摸着下巴,思索着说。
“民生的确是重中之重。咱们可以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提高粮食产量。可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还得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沐春接着说:“王爷考虑得周全。咱们可以向陛下建议,给予开垦荒地的百姓一定的赋税减免,同时派遣一些中原的农艺师过来,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
“这样既能提高百姓的积极性,又能增加粮食产量,稳定民心。”
朱柏眼睛一亮,赞许道。
“沐将军此计甚好。有了粮食保障,百姓们才能安心生活。除此之外,交趾地区的商业贸易也不能忽视。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频繁,咱们可以加以引导和规范。”
沐春点头表示认同,说道
“王爷说得对。咱们可以在主要城市设立集市,制定公平合理的贸易规则,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交易。”
“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拓宽贸易渠道,促进经济发展。”
朱柏又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不过,交趾地区的治安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咱们已经平定了叛乱,但仍有一些残余势力在暗中活动。如果治安不稳定,百姓无法安心生产生活,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沐春神情严肃地说:“王爷放心,我会加强军队的巡逻和防范,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同时,在当地招募一些青壮年,进行军事训练,组建地方武装力量,协助维持治安。”
朱柏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如此甚好。还有文化教育方面,咱们也得重视起来。”
“让交趾百姓了解中原文化,有助于增进民族融合,加强对大明的认同感。”
沐春笑着说:“王爷想得长远。咱们可以在各地设立学堂,聘请中原的教师,教授儒家经典和文化知识。”
“同时,鼓励当地的文人学子到中原求学,带回先进的思想和技术。”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热烈,将交趾地区的民生、商业、治安、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
最后,朱柏说道。
“沐将军,咱们把这些想法整理成一份详细的奏章,派人快马加鞭送往金陵,向陛下请示。相信陛下会给咱们一个明确的指示。”
沐春拱手说道:“王爷,我这就安排人去写奏章。希望陛下能批准咱们的建议,让交趾地区早日繁荣起来。”
于是,两人开始认真地整理思路,将讨论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一份关于交趾地区发展的奏章逐渐成型。
他们期待着陛下的回复,希望能在陛下的指引下,让交趾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金陵城的宫殿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金砖地上,映出一片金黄。
朱允熥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拿着朱柏和沐春送来的信件,神情专注。
下方站着杨荣、杨溥、杨士奇等一众大臣,气氛略显凝重。
“诸位爱卿,朱柏和沐春在信中提及交趾地区已基本站稳脚跟,重建工作也接近尾声,如今询问该如何稳定统治与继续建设发展。
大家有何见解,不妨畅所欲言。” 朱允熥放下信件,目光扫视着众人说道。
杨荣率先出列,拱手说道:“陛下,交趾地区与中原风俗差异极大,要稳定统治,当务之急是推行教化。”
“可在当地广设学堂,派遣中原饱学之士前去授课,传播儒家文化,让当地百姓了解并认同我大明的礼仪制度,如此方能从根本上稳固统治。”
杨溥微微点头,接着说道。
“杨大人所言极是。不过,仅靠文化教化还不够。交趾地区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可以鼓励当地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同时,从内地派遣农艺师传授先进的耕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粮食富足了,百姓生活安定,统治自然也就稳定了。”
这时,一位大臣站出来提出不同意见。
“陛下,交趾地区偏远,管理起来多有不便。依臣之见,不如在当地设立土司制度,任命当地有威望的首领为土司,让他们自治。”
“这样既能减少朝廷的管理成本,又能利用当地势力维持稳定。”
杨士奇皱了皱眉头,反驳道。
“此计虽能解一时之困,但长远来看,隐患颇多。土司势力一旦坐大,恐会拥兵自重,不听朝廷号令,甚至可能引发叛乱。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便利而留下后患。”
朱允熥微微点头,说道。
“杨爱卿说得有理。土司制度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不能作为长久之计。我们还是要寻求一种既能稳定统治,又能促进当地发展的方法。”
又有大臣进言。
“陛下,交趾地区商业贸易也有一定基础。我们可以在当地设立市舶司,规范贸易往来,增加朝廷的税收。同时,鼓励内地商人前往交趾经商,促进两地的经济交流。”
杨荣补充道、
“没错,发展商业不仅能增加税收,还能带动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不过,我们要制定完善的贸易规则,保障商人的权益,避免出现欺行霸市等不良现象。”
杨溥接着说。
“除了经济和文化方面,治安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要加强当地的军事力量,设立卫所,驻扎军队,维护地方的安全稳定。”
“同时,要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和训练,确保他们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得十分激烈。朱允熥静静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认可,也会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
“诸位爱卿的建议都有道理。我们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文化教化、农业发展、商业贸易、军事保障,这些方面都要齐头并进。”
朱允熥总结道,“接下来,你们再详细商讨具体的实施细则,尽快拿出一份完整的方案呈递给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