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危机四伏
林渊在接连化解了王忠等人制造的困境后,并未得到片刻喘息的机会。随着北方蛮夷的再次蠢蠢欲动,帝国边境的气氛愈发紧张,宛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沉闷。
蛮夷此次谋划已久,他们联合了周边几个部落,集结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意图一举突破帝国边境防线,掠夺丰富的资源和财富。为应对此次危机,帝国高层紧急调兵遣将,林渊所在的部队也接到命令,开赴边境重镇——云城。
云城,地势险要,乃是帝国边境的重要屏障,一旦失守,蛮夷铁骑将长驱直入,帝国腹地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林渊深知云城的重要性,一路上,他反复思考着应对之策,同时对部队进行战前动员,鼓舞士气。
然而,当林渊抵达云城时,却发现情况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城中守军人心惶惶,物资储备严重不足,防御工事也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更让林渊感到棘手的是,云城守将陈武,是个胆小怕事、贪婪无能之辈。他平日里克扣军饷,中饱私囊,导致士兵们对他极为不满,军队毫无战斗力可言。
林渊找到陈武,表明来意,希望他能积极配合,共同抵御蛮夷。陈武却满脸不情愿,敷衍道:“林校尉,这云城的情况你也看到了,我能有什么办法?再说了,蛮夷势大,我们恐怕难以抵挡啊。”
林渊心中愤怒,但他强压怒火,耐心说道:“陈将军,云城乃帝国边境要地,我们肩负着守护百姓、保卫帝国的重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加固防御,整顿军备,定能击退蛮夷。”
陈武哼了一声:“哼,说得轻巧。你一个小小的校尉,能有多大本事?我看你还是别在这里添乱了。”
林渊见陈武如此不识大体,知道多说无益。他决定绕过陈武,自行组织城中军民进行防御准备。他先是拿出自己的积蓄,购买了一批急需的物资,分发给士兵们,稳定军心。然后,他亲自带领士兵们修复城墙,加固防御工事,同时组织百姓参与后勤保障工作。
在林渊的努力下,云城的防御逐渐有了起色。然而,就在这时,王忠等人又在背后动起了手脚。他们向皇帝进谗言,污蔑林渊在云城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皇帝听信了谗言,派了一位钦差大臣前来调查,并责令林渊不得擅自行动,等待钦差到来。
林渊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此时正是防御蛮夷的关键时期,钦差一来,势必会打乱部署,延误战机。但皇命难违,他只能暂时按捺住心中的焦急,等待钦差的到来。
几天之后,钦差大臣李公公抵达云城。李公公是王忠的亲信,此次前来,就是要给林渊罗织罪名,将他治罪。他一到云城,便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林渊横加指责:“林渊,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违抗圣命,私自调动军队,加固城防。你是不是想谋反啊?”
林渊赶忙解释:“李公公,如今蛮夷大军压境,云城危在旦夕。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保卫帝国,抵御外敌。请公公明察。”
李公公冷笑道:“哼,你少在这里狡辩。我看你就是心怀不轨。来人啊,将林渊拿下,听候发落。”
就在士兵们要动手时,城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蛮夷大军提前发动了进攻,他们如潮水般涌向云城。城墙上的士兵们见状,纷纷向林渊投来求助的目光。
林渊心急如焚,他大声对李公公说道:“李公公,蛮夷已经攻过来了,此时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请公公让我指挥作战,击退蛮夷后,我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李公公心中也有些害怕,但他仍犹豫不决。这时,陈武在一旁劝道:“李公公,如今局势危急,还是先让林渊指挥吧。否则,云城一旦失守,我们都吃罪不起啊。”
李公公权衡利弊,只好同意让林渊暂时指挥作战。林渊顾不上多想,立刻登上城墙,指挥士兵们进行抵抗。
蛮夷的进攻异常猛烈,他们推着攻城车,架起云梯,试图强行攻破云城。林渊沉着冷静,指挥士兵们用滚石、檑木、弓箭等武器,一次次击退蛮夷的进攻。同时,他还组织了一支敢死队,趁蛮夷攻城的间隙,从城中杀出,突袭蛮夷的侧翼,打乱了他们的进攻节奏。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傍晚,蛮夷虽然攻势凶猛,但在林渊的顽强抵抗下,始终未能攻破云城。夜幕降临,蛮夷无奈之下,只好暂时收兵。
经此一战,云城军民对林渊更加敬佩,而李公公也见识到了林渊的军事才能。但李公公心中仍想着如何给林渊定罪,他决定在接下来的调查中,继续寻找林渊的把柄。
林渊知道,自己虽然暂时保住了指挥权,但危险并未解除。内有李公公的刁难,外有蛮夷的虎视眈眈,他必须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既要击退蛮夷,又要化解朝中的危机,否则,云城乃至整个帝国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