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灵梦深知自己此次受伤极重,不宜在外久留,强忍着周身的疼痛与疲惫,拖着沉重的步伐,在山林间踉跄前行。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觅得一处隐蔽的山洞。山洞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石壁上偶尔滴落的水滴,在寂静中发出清脆的声响,更衬出周遭的静谧。
她缓缓走进山洞深处,寻了一处干燥的角落坐下。刚一坐下,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她忍不住闷哼一声。
叶灵梦深吸一口气,强忍着疼痛,从怀中掏出一个古朴的瓷瓶。打开瓶盖,一股药香瞬间弥漫开来。她倒出几粒疗伤丹药,放入口中,随后闭上双眼,运转灵力,引导药力在体内游走,修复受损的经脉。
在疗伤的日子里,山洞外的世界依旧照常运转,四季更迭,花开花落。而叶灵梦仿若与世隔绝,沉浸在修炼与疗伤的循环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伤势逐渐好转,体内的灵力也在不断地凝聚、壮大。
四年时光转瞬即逝,山洞中的叶灵梦周身散发着一股沉稳而强大的气息。她缓缓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道精芒,四年的闭关修炼,不仅让她的伤势痊愈,还让她的实力更上一层楼。
叶灵梦站起身,舒展着许久未活动的身躯,筋骨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若在奏响一场独特的乐章。她抬眸,望向山洞外那久违的阳光,光芒洒落在她身上,带来丝丝暖意,驱散了四年闭关的寒意与孤寂。“我该去寻找楠大哥残魂的转世了。”她轻声呢喃,话语里满是坚定与温柔。
言罢,叶灵梦小心翼翼地拿起镇魂珠碎片。这颗承载着家族使命与无数秘密的珠子,在她掌心微微颤动,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她闭上双眼,集中精神,通过镇魂珠碎片与楠大哥之间那微弱而神秘的联系,去感应他的方向。片刻后,叶灵梦猛地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她确定了,楠大哥残魂的转世在西南方向。
一路上,叶灵梦不敢有丝毫懈怠,一边疾行,一边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是楠大哥这一世的身影。她翻山越岭,穿林过河,饿了便采摘野果充饥,渴了就捧起山间清泉解渴。就这样,不知不觉间,她走了两天两夜,终于来到了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宫前。
皇宫朱墙金瓦,气势恢宏,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气派。叶灵梦施展法术,悄然潜入皇宫深处。在一处静谧的宫殿中,她发现了一个一岁左右的小女婴。女婴粉雕玉琢,正躺在柔软的襁褓中,时不时挥舞着小手,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可爱极了。
叶灵梦施展探查之术,瞬间,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她心中一震,确定了这个小女婴正是楠大哥残魂的转世。此后的三天,叶灵梦隐匿在暗处,静静地观察着女婴的一举一动。她发现,这个小女婴竟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孙女,身边有众多宫女太监悉心照料,皇帝与皇后更是对她疼爱有加,给予了无尽的关怀与呵护。
看着女婴在这深宫中幸福安详地成长,叶灵梦心中满是欣慰。她深知,在这样的环境下,女婴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思索再三,叶灵梦决定暂时离开这里。她想起了远在海洋深处的妹妹,妹妹同样需要她的守护与帮助。等数年后,待女婴长大一些,她再回来寻找,到那时……
于是,叶灵梦深深地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女婴,转身,施展法术,悄无声息地离开了皇宫,向着海洋的方向奔去,开启了下一段充满未知的旅程 。
叶灵梦日夜兼程,向着海洋的方向一路疾驰,脚下的步伐未曾有过片刻停歇。越靠近海边,空气中的水汽越发浓重,咸湿的海风裹挟着大海独有的气息,肆意地吹打着她的衣衫。她的发丝被海风肆意纠缠,面庞也被吹得微微泛红,但她的眼神却始终坚定,透着一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着。
终于抵达了海边,叶灵梦在海边寻得一处隐秘的礁石,瘫坐其上,稍作休息。她望着眼前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海浪不断拍打着岸边的礁石,溅起层层白色的浪花。短暂的休憩后,叶灵梦起身,走进海边的那片翠绿竹林。
竹林里,竹子修长挺拔,在海风的吹拂下沙沙作响。叶灵梦施展法术,双手快速舞动,一根根竹子被她精准地截断,按照独特的结构拼接起来。不多时,一艘简易却结实的小船便在她的巧手下诞生。
叶灵梦将小船推入海中,纵身一跃,乘上小船。她手握船桨,奋力划动,小船在海面上破浪前行,向着茫茫大海深处驶去。她的目光在海面上不断扫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迹象,开始了寻找那个消失不见的望海岛的艰难征程。海面上时而风平浪静,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时而狂风大作,海浪滔天,小船在波涛中剧烈摇晃,仿若随时都会被大海吞噬,但叶灵梦始终没有退缩,她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找到望海岛,也许就找到了妹妹 。
在茫茫大海上漂泊了不知多久,叶灵梦的嘴唇干裂起皮,皮肤也被咸涩的海水和炽热的阳光侵蚀得粗糙不堪,但她的目光依旧锐利,从未放弃搜寻望海岛的踪迹。
叶灵梦索性在海边定居下来,开启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漫长寻找。春去秋来,潮起潮落,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可望海岛却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毫无踪迹。
这一日,叶灵梦如往常一样在海边寻觅,突然发现一匹倒地不起的马。马的身上满是伤痕,鲜血染红了周围的沙地,虚弱地喘着粗气。叶灵梦心生怜悯,急忙上前查看,随后小心翼翼地将马带回自己的住处,施展灵力为它疗伤。
几日后,马悠悠转醒。叶灵梦正准备为它换药,突然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多谢姑娘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