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在心里感叹,自己的大孙子真有本事,认识这么多“朋友”。
还对他们老两口这么孝顺,大儿子连大孙子的一半儿都比不上。
想到大儿子,老爷子心里就是一阵气愤。
为了一个寡妇,连这么优秀的儿子都不要了,到时候有的他后悔吧!
这边,苏阳已经把采购篮里的东西开始向外拿了出来。
“爷爷奶奶,这一壶花生油你们放在家里慢慢吃!”
老太太看到苏阳拿出了一壶花生油,和上次老爷子的眼神差不多,都瞪圆了。
“孙子,你从哪儿搞了这么大一壶花生油?”
老太太就算是农村的,也知道现在就算城里油也是很难搞到的。
这个年代有所谓的三大难,一是棉花难,二是猪肉难,三就是油难。
老太太经常和村里人聊天,当然知道这三样东西的珍贵程度。
她实在没想到,大孙子一下就弄到了这么大一壶花生油。
上次也是,一下弄来了好几斤猪肉,但几斤猪肉肯定没有一壶油来的震撼。
“奶奶,我的朋友比较多,这是找朋友拿的,没用票,也不贵,我家里也放了一壶!”
老太太相信了苏阳的话,毕竟油都放在面前了,总不会是假的吧!
苏阳见奶奶没有追问,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忽悠过去了。
接着,苏阳又拿出了五斤猪肉和一些时令蔬菜,这些已经让两位老人有些麻木了。
既然大孙子连整壶油都能弄到,弄到一些肉和蔬菜,不是再正常不过嘛!
只是难免一番“责备”,怪他乱花钱。
当苏阳从采购篮里拿出那盒装了3斤的红糖给奶奶时,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要了。
“小阳,够了,你拿的已经够多了,红糖你自己拿回去喝!”
“是啊!爷爷奶奶不喜欢喝这个,你拿回去吧!”老爷子也在一旁说道。
大孙子又是拿布,又是拿油,又是拿红糖给他们。
而这些东西,在农村可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他们怎么能这么不知好歹,要大孙子这么多东西?
眼见爷爷奶奶推辞,苏阳继续说道:
“红糖这边我有渠道,你们就尽管放心喝吧,我家里也放的有。”
苏阳告诉爷爷奶奶,他以后会经常回乡下,这些东西他也能吃到。
两位老人这才放下心来,既然大孙子以后会经常回来,那这些东西就留给大孙子。
老爷子把布匹和油拿进了屋子里,苏阳拿着肉和蔬菜进了厨房。
老太太则是把红糖小心翼翼的收了起来,藏进了里屋,和麦乳精放在一起。
花生油和布匹,老太太或许只是听村里人说过如何珍贵,没有具体概念。
可是红糖她以前也喝过,当然知道好坏,她刚刚可是打开盒子,看了眼里面的红糖。
老太太从没见过这么好的红糖,看上去非常细腻,一点儿杂质也没有,就和孙子上回带过来的大米一样。
那些大米也非常干净,一点儿沙子都没有掺杂,一看就是上好的大米........
........
“大哥!”
“大哥!”
苏阳在厨房,听到了二叔家的两个孩子喊他的声音。
还别说,那穿透力真是杠杠的。
苏阳走了出来,看着有福和有才两兄弟伸出脏兮兮的小手就要抱他。
“停,你们在哪儿玩的?手弄这么脏,赶紧过来,我给你们洗一下手!”
这两货也不知道在哪儿玩的泥巴,手上黏糊糊的。
苏阳从屋里舀了一瓢水,来给两兄弟洗手,一瓢没洗干净,他又舀了一瓢。
两位老人看着苏阳这么糟蹋水,再次选择了无视,大孙子只要开心,他想干啥就干啥!
等洗完手后,苏阳给两兄弟一人拿了几个大白兔奶糖和一把水果糖。
有福和有才看着这么多糖,眼睛闪闪发亮。
果然,只要大哥回来就肯定会带好吃的。
苏阳看着有福和有才浑身破烂的衣服,想到了那匹皮,便问道:
“有福、有才,你们的娘呢?”
“娘带着妹妹还在后面,我们先过来的!”有福说道。
两兄弟本来是就和他们娘一起从山里刚挖完野菜回来。
在村口就听说苏阳回来了,这下两兄弟开足了马力,奔向了爷爷奶奶家。
当然,他们两兄弟就是纯打酱油的,就顾着玩泥巴。
不一会儿的时间,苏阳的二婶带着小美也过来了。
小丫头一下就认出了苏阳,估计是想起了上次苏阳喂她吃糖的事。
“大哥哥...糖...糖...”小丫头软萌软萌的声音响起。
这声音确实很萌人,苏阳感觉要被萌化了。
他拿出一颗大白兔奶糖,剥开一颗放进小美的嘴里。
很快,小丫头的小脸上便露出一副享受的表情,看的苏阳咋舌不已。
这小丫头片子,这么小就会这表情了........
........
村里的食堂这边,村支书看着食堂熬的红薯汤,嘴角的笑容就没停过。
虽然这些红薯汤不能让村民们吃饱,但起码他们村不会再出现饿死人的情况了。
听说周边的村子,又有饿死人的情况出现,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但村支书没打算把和苏阳换粮的事和周边的村子透露,害怕给苏阳添麻烦。
为此,他还告诫村里人,不准透露这个秘密,否则把透露的人逐出苏家村。
要知道在这个年代,村支书在村里还是很有地位的。
他的这番警告一说出来,自然没有人敢出去胡说八道。
“多亏了苏阳给村里换回来这么多红薯和土豆,不然咱们村还要饿死人!”
村支书在心里暗暗想道。
就在这时,有村民跑过来告诉村支书,苏阳回村了。
村支书在知道这个消息后,就打算过去,想要当面再次表达感谢........
当村支书来到苏阳爷爷奶奶家里时,苏阳正在看着他的奶奶和二婶在剪布。
“小阳,你带回来的这匹布真好,这面料摸起来就感觉不一般。
说实话,这匹布应该是我接触过的,最好的布了。”
二婶这话说的是实话,也在心里赞叹苏阳真有本事,竟然能弄到这么好的布。
同时,她也在感叹自己一家人的运气真好,遇到苏阳这么有本事的人。
上次蹭了一顿饭吃,难得吃了一顿饱饭,这次更是跟着混到新衣服穿。
“给孩子的衣服做大点儿,反正孩子大一点儿了也能穿!”老太太在一旁提醒。
若是换成给苏阳做一套衣服,估计老太太就不会这么说了。
她应该会说,给我大孙子做一套合身的衣服。
但苏阳没打算在这里做衣服,刚刚奶奶还提议先给苏阳做一套来着。
苏阳只好说自己已经做好了两套,全都放在家里,这才让奶奶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