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在村支书和苏景云的带领下,还参观了以前的村学校。
其实就是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四间房子,三间作为教室,一间作为老师的办公室。
不过里面已经有些破旧了,不管是房子还是里面的设施。
“眼下不是农忙的时候,到时我会发动村民们一起,把这里再修理一下。”村支书说道。
能让村里的孩子们读书,也是他愿意的,若不是家里困难,大家都愿意把孩子送来上学。
眼下,苏阳已经把最大的粮食问题给村里解决了。
就连教学用的书本和粉笔、本子之类的东西,人家也答应一并解决。
剩下这些小事可不能再让人家操心了,反正也就是花些时间修修补补罢了!
而在这个年代,大家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几人在分别后,村支书第一时间就回到了家里,把工作名额的事说给了家里人。
村支书媳妇听后,同样激动不已,没想到这个好事居然也会临到他们家。
这边,村支书还在向同样激动的二儿子交代一些事情。
“东子,你要记住,这个工作名额虽然你九叔会收咱家550块钱。
但你要知道,眼下城里的工作不要说550块,就算六七百都买不到!”
东子当然知道这些,毕竟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机会,里面还涉及到城市户口和定量的问题。
他大哥就是因为有了一份面条厂的工作,每月都有28斤定量。
有时还会省一些自己的粮食,拿回来给家里人吃,若他也有了定量,家里肯定会越来越好。
“爹,这些我都知道,不用你多说,我也会记住九叔的好。
将来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九叔,还有在城里听九叔的话!”
村支书听后点了点头,他是知道自家儿子的性格的,既然说了这番话,就一定能做到。
当下。
他从家里数了550块钱,用布包好后朝着苏阳爷爷奶奶家走去。
他媳妇看着拿走的550块钱,有些肉疼,因为这可是家里的大半积蓄了。
但想到花了这笔钱,老二就能有城里的工作,就能转城里的户口,就能吃商品粮。
她又有些释然了,与这些相比,550块钱又算的了什么........
........
与此同时。
老爷子也来到了大壮家,和大壮娘说了将另一个工作名额给他们家老二的事。
“我大孙子说了,这次一样只收550块钱,钱不用着急给,等来军上班慢慢还就是了!”
大壮的娘听后,对苏阳越发感激,毕竟,他们家这段时间的变化,她感受最明显。
以前给大壮说亲的,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但现在每天都有人上门的。
就刚刚老爷子过来的时候,都还有人上门来说亲,还是她一个远房亲戚家的。
以前她都不知道还有这一号亲戚,现在这样的亲戚却全都冒了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因为大壮现在转成了城市户口。
在城里有了工作,有了房子,能吃商品粮了.......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苏阳给了他们家一个工作名额。
虽然为此花了550块钱,但她知道,550块钱根本买不到这么好的差事儿。
不然,别人就算砸锅卖铁也要凑齐550块钱了。
没想到,眼下苏阳又给自家老二了一个工作名额。
到时老大拥有的这些,老二同样会拥有,他这哪里是给了自家儿子两个工作名额啊!
这完全是改变了自家两个孩子的命运啊!
想到这些,大壮的娘再也忍不住,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给老爷子磕了几个头。
来军和家里的老三看到老娘给太爷爷磕头,也连忙跪了下来,跟着磕头。
老爷子倒也没有阻止他们,坦然接受了,再说了,就算阻止也阻止不了三个人一起给他磕头啊!
反正他的辈分也比他们大,磕就磕吧,就当是对长辈的尊重!
“你们要记住我大孙子的好,我也就传个话罢了!”
临走前,老爷子也没忘这茬,跟几人说道........
........
苏阳回到爷爷奶奶家没多久,村支书就带着550块钱过来了。
苏阳随意清点了一番,就把钱收了起来。
随后。
他开始和村支书讨论需要木材的数量,以及换多少粮食的问题。
最后算了一下,加上横梁和窗户等需要的木材,大概需要20根。
按照一根木材换30斤红薯或20斤土豆,最后决定换300斤红薯和200斤土豆。
这些粮食在商店里,一共也就12块钱而已。
村学校有了这500斤粮食,就能坚持一段时间。
至于后续村学校粮食吃完了再怎么办,苏阳已经想好了办法........
说好了交换的数量以后,村支书就回去找人,准备把苏阳需要的20根木材送来。
苏阳则是把550块钱直接充值进了商店里,过了一会,他开始朝着村口走去。
刚刚他和村支书说好了,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让村支书安排人在村口等他。
到时,会有500斤粮食送到村口附近。
村支书也没有丝毫疑惑,他猜测苏阳这批粮食的来路或许有些问题。
但他聪明的没有多问,眼下困难时期,能弄到粮食就是本事。
有时,为了一些粮食,杀人的都有,管这么多干嘛!就算苏阳的粮食来源有问题又怎么了?
村支书也好,苏家村的村民们也好,都有过饿肚子的经历。
不是那种饿一顿两顿肚子,而是长时间的饿肚子,所以他不在乎这些........
很快。
苏阳来到了村口,找了一片隐蔽的地方,把500斤的红薯和土豆拿了出来。
想了想,他又从仓库里拿了20斤高粱出来,打算到时候一起给村学校。
毕竟村里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是一副瘦骨嶙峋的模样,自己能帮一点也好。
但苏阳很注意帮忙的尺度,也就多给了20斤粮食。
至于鸡蛋、奶粉、白面等这些东西,他没有拿出来的打算。
升斗恩米斗仇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懂........
........
苏阳把粮食拿出来后,就在这里等着,又过了一会儿时间,大华和几个村民赶着牛车过来了。
“九叔!”
“九叔!”
“九爷爷!”
几人和苏阳打着招呼,苏阳点了点头,带着他们来到了地方。
几人也不说话,默契的把粮食装到了牛车上,然后朝村里赶去。
进村后。
他们就把粮食运到了村食堂,村支书在安排人给苏阳把木材运到他家里后,就在这儿等着了。
“把粮食搬进食堂,不要和村里的粮食混在一起,这些都是给孩子们吃的!”村支书说道。
刚刚,村支书已经宣布,村里的学校会再办起来。
到时,来上学的孩子们都能免费在学校里吃饭........
随即。
村支书便把苏阳需要盖房子,用20根木材换了500斤粮食的事说了出来。
听闻这个消息,村民们自然高兴,毕竟孩子能在学校吃饭,家里自然能省一些吃的。
对苏阳也是发自肺腑的感激,至于人家换的木材,村支书不都说了吗?
本来这批木材是要免费送给苏阳的,人家没白要,不白占村里的便宜。
很快。
搬运粮食的村民发现里面还有20斤高粱,心里明白这是苏阳多给的。
村支书知道后,心里同样不住感慨,苏阳这孩子对村里实在太好了........
苏阳回到了爷爷奶奶家,这时他看了下从回到村里,就没关注过的情绪值。
我的天!情绪值居然暴涨了390点,达到了230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