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变化这么大,才短短几年时间”
陈大江几十年都是呆在国企里没出来,对外边风云变幻有些感慨
“由不得人不变,以前什么都有政府买单,再怎么也会想方设法来维护,现在改开了
承包制的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解决,你不变就真得饿死”
两父子平静的诉说如今的形势,厨房忙活完的刘玉玲已经把菜端上桌来
“不然怎么办,知青回城的那几年,燕京城满街都是待业青年,那时候我们街道办都愁秃了头,不放开私营生意,满街的人怎么安排”
刘玉玲边说,边把饭端给陈家两位大爷
“不说远的,后院跟我一起长大的达生,他出去这一年多估计赚来几十万”
说远了没感觉,说说什么身边的例子,来的更震撼
“他跟你说了?” 李达生跟陈平波从小玩一起,有时候关系比亲哥都亲密,刘玉玲才有此一问
“那倒是没有,我也没问,只是他跟说想买套房,没那么多钱他哪里来的心思买房”
李达生家跟陈平波家的情况很像,李达生他家就两个房间,李达生他哥结婚都是租房住
“他家那样确实难受,就两间屋子分都不好分,全给一个都住的难受”
四合院的情况一发达都瞒不了多久,除非你能硬忍着不用,不然谁家炒什么菜都能闻的出来
“其实我也想买套房”
陈平波穿越过来几天,实在是受不了四合院的居住环境,上个厕所都要跑到四合院外边的公共厕所,夏天还好,冬天真是够够的
“买什么房,三间屋子还不够你住的?你上班了,你单位也会分房”
别看现在是90年代,燕京的房价一点都不便宜,89年第一批商品房出来,当时一平方售价高达2000块,对于后世来说确实便宜
但是你要看当时的工资才多少钱,89年中位数工资才一百多块钱,也就是中产家庭攒一年才能买一平方
所以大多数家庭居住面积都是可怜巴巴的,自家大哥的住房还是他老子陈大江教出一大批徒弟,四处托人说关系,才让单位给他分那么一套60多平方的小破房
刘玉玲这时候还幻想单位分房,陈平波需要打破她的幻想
“妈,怪不得你当不上领导岗位,你这就觉悟不够高”
“你小子最好说说出个一二三来,不然等吃完饭,我让你看看你妈我是不是领导”
这小子上次阴阳怪气,没找到理由揍他,这次肯定要好好补补
“你看啊,各种政策都是由小到大,商品房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商品房一年比一年多,估计要不了两年就会彻底放开商品房的市场”
“那跟单位分房有什么关系”
刘玉玲对陈平波的话还是不解,陈大江倒是从陈平波的话里回过味来
“你是说,等商品房放开了,就取消分房了?”
“你看,我爸当领导干部一说就明白” 陈平波拿他爹来当靠山
“你少拍你爸马屁,钱在我手里,到时候买房还得看我来” 刘玉玲连拉带打宣誓自己的领导权
“妈您还别不乐意,就像我爸说的,这猪肉都能涨,以后房子也得涨价,你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
“赶紧吃饭,这事以后再说” 陈大江给这事画上句号,房价实在太贵由不得不谨慎
“我看他是越来越能享受了,毕业几天挑这挑那的” 不得不说刘玉玲还真猜对了陈平波的心思
四合院白天都还好,半夜如果想上个厕所,还得跑到四合院外边,如果不想出去只能用夜壶
夜壶在自己小时候就没用过,穿越过来了倒是长见识了
倒自己的还勉强能接受,暑假那会还得给两个小家伙倒夜壶,一想到这事如果再来,那陈平波头都要炸了
“按我现在的赚钱进度,攒钱也不会太久,要搞点副业的话,还能更快”
老两口听陈平波的话,马上起反应了,不过不是买房
“好好去单位上班,李达生是不得已才下海经商,不要看别人赚钱就想跟着去学”
陈大江语重心长的对陈平波劝解
陈平波转念一想,看来是因为前面聊的话题,父母误会他的意思了,以为他也想经商赚钱
“想哪去了,我要是下海那就是主业,还搞什么副业,经商还三心二意的,注定赚不了钱”
听陈平波这样一说,陈大江和刘玉玲都松了一口气,就怕自己儿子看见别人赚钱,就放弃大好前程去当个体户
这年头经商是赚钱的多,可亏钱的人也同样不少,而且现在大部分人观念还没转变过来,始终认为有一份正经工作才像样,哪怕别人赚的比他们多
还好刚才陈平波没跟他们讲沿海走私赚多少钱,不然就要千盯万防怕陈平波出了燕京城去走私
老陈家在家里有说有笑吃饭聊天,但是今天白天的股市,被陈平波的一篇文章炸的稀里哗啦
上午一下调就有大户护盘,下午一开盘,下跌的势头止都止不住
现在大家对股市运作都是新人,以前就没玩过都是头一回玩,90%以上的人都是看着别人赚钱就直接无脑跟着上
突然有一家全国性的大报不由分说直接给一击大棒不说,上面写的数据理论详实,各上市公司盈利多少,按市值多少年才能赚到市值的钱
现在的人也不炒作概念,财报也不会看,只想进去捡钱,涨起来的股票卖出去就有钱赚,陈平波的文章直接用大白话挑破了
工人日报主要读者在北方,早上消息还没有大范围扩散,到下午消息一扩散,小散户瞬间恐慌
一下子形成踩踏蜂蛹卖出,偏偏现在还是t+0模式,也没有跌停板,瞬间直转急下
连陈平波都没想过自己的无意识行为,会形成今天的暴跌,指数下跌20%,倒霉的个股直接拦腰斩
几家欢喜几家愁,以前买不到认购证的人暗自庆幸,盈利离场的人笑容满面不在乎,只有最后一批接盘的人泪流满面,投的少还好,投的多的连跳楼的心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