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秦的朝堂之上,兴兵讨伐岭南的决策已定,各方势力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王翦作为主帅,深知此次征战责任重大,他回到军营后,立即召集众将,开始调兵遣将。
王翦站在点将台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大声喝道:“今岭南之地屡次犯我大秦,陛下委我等以重任,当奋力向前,扬我大秦之威!北方的将士们,你们可愿随本帅冲锋陷阵?”
北方将士们齐声高呼:“愿听将军号令,万死不辞!”
王翦满意地点点头,又指向关中的部队:“关中的精锐们,你们是大秦的中流砥柱,此次出征,定要严守军纪,展示我大秦铁军的风采!”
“诺!”关中将士们的回答响亮而坚定。
整军备战工作有序进行。工匠们日夜赶工,在墨家的协助下,打造出了一批轻便灵巧的攻城器械。
这些攻城器械采用了独特的机关设计,能够在复杂的岭南地形中快速组装与移动。
防护装备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特制的面罩与衣物可以有效抵御瘴气毒虫的侵袭。士兵们身着崭新的装备,进行着严格的训练。
校场上,一名将领正挥舞着长剑,示范着在丛林中战斗的技巧:“在这岭南丛林之中,视线受阻,大家务必紧密配合,不可擅自离队。若遇敌军偷袭,当以小队为单位,迅速反击。”
士兵们认真聆听,不时地模仿着动作。另一个角落,墨家的墨渊正在指导士兵们操作新型的攻城器械:“这投石车看似复杂,实则操作简便。
大家看,只需转动这个机关,便可调整投石的角度与力度。”
士兵们围在周围,好奇地看着,不时提出问题:“先生,若是遇到逆风,该如何是好?”
墨渊笑着解答:“这投石车的设计已考虑到风向的影响,只需微调此处,便可保证投石的精准度。”
粮草辎重如同河流一般,源源不断地运往岭南前线。
狄炎亲自监督粮草的筹备与转运,他在沿途设立了多个补给站,确保粮草的安全与充足。
同时,道路修缮拓展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工兵们开山辟路,填平沟壑,让大秦的驰道能够直通岭南腹地。
李斯在朝中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政令通畅,同时密切关注着六国余孽与周边国家的动向,他派出密探四处探查,防止他国在大秦用兵之际生事。
终于,出征的那一天到来了。王翦率领着大秦铁军,威风凛凛地踏上了南征之路。军旗飘扬,战鼓擂动,士兵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岭南进发。
踏入岭南疆域,秦军旋即陷入岭南部落的拼死抵抗。岭南地势诡谲,层峦叠嶂,幽林蔽日,仿若天然的战争迷宫。
部落将士巧妙借助这熟悉的地势,如鬼魅般穿梭于林间,施展出神出鬼没的游击战法。
他们或潜伏于茂密枝叶间,待秦军稍有松懈,便如猎豹突袭,利箭与投枪骤雨般落下,刹那间又隐没于茫茫绿海之中,唯留秦军伤者的惨呼回荡。
王翦绝非等闲之辈,对此早有筹谋。
他遣出精锐小股部队,恰似灵动的诱饵,与岭南部落巧妙周旋。这些小队士兵个个身姿矫健、装备精良,虽明知危险重重,却毫无惧色。
他们在丛林中且战且退,时刻留意着部落战士的动向,以自身为引,确保主力部队的安全推进。主力大军则如沉稳巨兽,步步为营,所到之处皆立稳脚跟,逐步将岭南的战略要津收入囊中。
在一场惊心动魄的遭遇战里,秦军小股部队不慎陷入岭南部落的重重包围。
一时间,喊杀声如汹涌浪潮,从四面八方汹涌袭来。
部落战士们袒胸露臂,肌肉贲张,口中爆发出震耳欲聋却又难以明了的战吼,双眸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斗之火,挥舞着手中粗陋却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如潮水般猛扑而至。
秦军将领临危不乱,额上青筋暴起,声嘶力竭高呼:“莫慌!保持阵型,违令者斩!今日吾等为大秦而战,虽死犹荣!”
士兵们闻令,迅速收拢阵形,长矛出鞘,寒光闪烁,如刺猬般竖起矛林,迎击来敌。
利刃与身躯碰撞,溅起刺目的血花,伤者的哀嚎与战斗的怒吼交织。然敌众我寡,秦军渐露疲态,防线岌岌可危。
千钧一发之际,王翦亲率主力大军仿若天降神兵。
他一骑当先,身姿挺拔如苍松,目光坚定如磐石,战袍随风烈烈舞动。
手中长刀高高扬起,恰似划破暗夜的闪电,厉声喝道:“大秦的将士们,陛下的荣光在此一战,建功立业正此时,杀!”声若洪钟,震撼四野。
秦军士气如虹,瞬间爆发出惊人力量,如汹涌洪峰冲破堤坝,将部落战士们杀得连连败退。
墨家精心研制的攻城器械,在这场征伐中尽显神威。
轻便的投石车宛如灵动的猎豹,在复杂地形间迅速穿梭,寻得最佳位置后,巨大的投石臂缓缓扬起,仿若死神挥镰。
随着一声令下,巨石挟风呼啸,精准砸向岭南城池的城墙,每一击都似天崩地裂,城垣颤抖,砖石横飞,尘烟蔽空。
新型攻城塔则如巍峨巨兽,在艰难地势中艰难搭建而起,却又坚不可摧。
秦军士兵们沿着攻城塔的通道奋勇疾行,眼中闪烁着无畏光芒,义无反顾地冲向城头,与守军展开殊死拼杀。
防护装备亦功不可没,尽管岭南瘴气氤氲,似无形毒网,蚊虫毒蝎肆意横行,然秦军凭借精巧甲胄与防护器具,大大减少了伤亡。那甲胄之上,斑斑血迹与划痕,见证着战斗的惨烈。
赵佗身为随军向导与使者,肩负着和平与征服的双重使命。
他孤身深入部落腹地,直面部落首领,言辞恳切,力图化解干戈。在一静谧却弥漫着紧张气息的部落营帐内,赵佗与部落首领对坐。
赵佗面容和煦,目光诚挚,轻声道:“首领,大秦疆域无垠,如浩瀚沧海,国力强盛,仿若中天之日。陛下心怀天下,若您率族归顺,必受优待,共享盛世繁华,再无兵戈之苦。”
部落首领眉头紧皱,目光中满是纠结与疑虑,沉声道:“吾族世代居于此地,岭南山水乃吾等灵魂栖息之所,实不愿受他人辖制。”
赵佗微微倾身,耐心劝解:“大秦意在携手共进,非为奴役。君观吾军所携先进技艺与灿烂文化,定能助贵部落昌盛兴隆,百姓安居乐业,此乃双赢之途。”言罢,静静凝视首领,眼中满是期待。
诸多部落为赵佗之言所动,权衡再三后,终放下武器,向大秦臣服。然仍有部落冥顽不灵,妄图凭岭南天险负隅顽抗。他们凭借陡峭山势、湍急河流,构筑坚固防线,与秦军对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