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继续道。
【晋孝武帝】
【被妃子用被子闷死】
【司马曜晚年嗜酒如命,经常喝得酩酊大醉,他宠爱张贵人,但张贵人年近三十,逐渐失宠。司马曜曾酒后开玩笑说:“你年纪大了,我该废了你,找个更年轻的。”】
【张贵人听后既愤怒又恐惧,担心自己真的被废,于是趁司马曜醉酒昏睡时,指使宫女用被子将他活活闷死。】
“啊?”
嬴政颇为惊异。
“堂堂一国之君,被一个妃子轻易弄死了?”
“这比掉茅坑淹死还要窝囊啊!”
大唐。
李世民也是叹道。
“晋孝武帝虽死,但张贵人却是未被追究,甚至得以安然离宫。”
“只能说当时朝政被权臣把控,皇帝依然被架空。”
大明。
嘉靖翻了个白眼道。
“说白了就是威慑力不够!”
“能被一个妃子所杀,他这皇帝算是白当了。”
“多学学朕吧!”
“这都多少年不上朝了,仍然圣威不减。”
“这叫什么?”
“这就叫王霸之气!”
......
【 北魏孝文帝】
【被气死】
【孝文帝的皇后冯氏与宦官私通,孝文帝得知后大怒,结果气急攻心,最终病逝。虽然死因是病逝,但根本原因是被气死的。】
看着光幕上的宦官二字。
嬴政没来由的一阵心烦。
宦官......私通......
这......
这是不是影射朕呢?
嗯?
......
汉朝。
汉武帝冷笑一声道。
“得!”
“正好!”
“让他跟上面那个晋孝武帝拜个把子吧。”
“好好的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
光幕继续道。
【 宋太祖】
【烛影斧声之谜】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至今成谜,据传他在“烛影斧声”之夜与弟弟赵光义饮酒,结果第二天突然暴毙。虽然正史记载是病逝,但民间普遍怀疑他是被弟弟赵光义谋杀。这种死法充满了阴谋色彩。】
“啪!”
原本正看热闹的赵匡胤听到这句话,手中的茶杯顿时脱手,摔在地上。
只见赵匡胤一脸惊骇的盯着光幕,心道。
“我这么多章没出过场,结果一出来就死了?”
“不不不,我在想什么!”
赵匡胤赶忙晃了晃脑袋,把心思拉回正轨。
随即寻摸道。
“我之前还想不通,我大宋日后为何那么屈辱。”
“合着......”
“后面的皇帝不是我的种啊!”
赵匡胤握紧拳头,骨节都有些发白。
“历朝历代,皇位都是父传子,哪有兄传弟的道理!”
“用屁股想都明白!”
“这肯定是光义谋权篡位!!”
赵匡胤越想越气。
你抢我皇位也就罢了。
能好好治理国家也算一回。
但看看你都生了些什么玩意儿!
尤其是那个宋徽宗和宋钦宗。
他们干得那叫人事儿?
畜生都不如啊!
想到这儿,赵匡胤猛地拍了下桌子,眼中杀气尽显。
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后人。
这皇位,断然不能再落到赵光义手中。
但后世如何处置赵光义,赵匡义也是犯了难。
毕竟是亲兄弟,陈桥兵变中二人也是合作紧密。
况且此时他又没有丝毫证据证明赵光义作乱。
贸然定罪,也不太合适。
赵匡胤抬头,一脸愁苦的喃喃道。
“得想个万全之策啊!”
......
与此同时。
大明。
朱元璋饶有兴趣的看着光幕,随即向朱标问道。
“标儿,你说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朱标寻思了一下后道。
“父皇,儿臣更倾向于......是被赵光义毒杀的。”
“哦?”
朱元璋笑道。
“仔细说说。”
“是,父皇。”
朱标拱了拱手,随后道。
“根据《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记载,赵匡胤去世当晚,曾与赵光义单独饮酒,期间有人听到斧声和赵匡胤的呼喊声,到了次日,赵匡胤突然去世,赵光义迅速宣布继位。”
“不错。”朱元璋点了点头。
朱标继续道:“但这事存在两个疑点。”
“第一,为什么赵匡胤会在与赵光义饮酒后突然去世?
“第二,斧声和呼喊声是否暗示了冲突或谋杀?”
“而且,正史中对赵匡胤的死因记载模糊,仅称“崩于万岁殿”,未提具体原因,这种模糊性是不是有意掩盖真相?”
朱标顿了顿,接着说道。
“在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迅速宣布继位,并控制了朝廷和军队,几乎没有给赵匡胤的儿子们任何反应时间。这种高效的行动可能表明他早有准备。”
“并且在此之后,赵匡胤的大儿子赵德昭在赵光义继位后不久被迫自杀。”
“二儿子赵德芳也是突然去世,并且死因不明。
“这些事件可能表明赵光义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有意清除赵匡胤的直系后代。”
“基于事情之后的发展,怎么看都是赵光义有意为之的可能性更大。”
听着朱标的这顿分析,朱元璋笑道。
“那万一,赵匡胤只是遵守金匮之盟呢?”
“《宋史》中可是记载的清清楚楚,赵匡胤与其母杜太后已经约定好了,日后要传位给弟弟赵光义。”
朱标摇了摇头。
“这个说法不太可能。”
“赵匡胤去世时,其子赵德昭已成年,传位给弟弟缺乏充分理由,即便赵匡胤同意,恐怕满朝文武也不会同意。”
“而且至今未发现“金匮之盟”的实物证据,没准只是赵匡义为了证明自己继位合法,从而捏造了这么一个子虚乌有的盟约。”
朱元璋继续问道。
“那当晚,赵匡胤可是对着赵光义连说了两句好为之,甚至赵光义还有推辞的动作,这不就是证明了,赵匡胤有意传位给赵光义吗?”
“不尽然。”
朱标摇头道。
“好为之的说法,也有其他的解释,很可能赵匡胤是在指责赵光义,可以理解为:看你做的好事!”
“而所谓的推辞动作,也能理解成是......告饶的动作。”
“哈哈哈哈哈!”
听完朱标的这番分析,朱元璋突然大笑起来。
少顷,他看向朱标,满脸欣慰的说道。
“标儿,为父很是欣慰啊。”
“孟子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你能够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不拘泥于史书所言,实乃是智者之范。”
“大明日后交到你手里,朕也算放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