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这,就足够了!
紧接着就听光幕继续道
【明到崇祯帝,大顺立闯王。】
【金田太平国,时适清道光。】
【十二传宣统,民国废末皇。】
【五四风雨骤,建国存新纲。】
【抗日反内战,五星红旗扬。】
“十二传宣统......”
大清。
康熙掰着指头算道。
“也就是说我大清只历经了十二位皇帝?”
“怎么搞得!?”
“怎么还没明朝的皇帝多!?”
康熙满脸的愤懑,在大殿中来回踱步。
“老朱家那些皇帝,有的几十年不上朝,有的痴迷木工,有的荒唐至极,可即便如此,明朝还能传十六帝。”
“我大清自太祖皇帝以来,哪一位不是兢兢业业,怎么就只能传十二帝?”
“难道......我爱新觉罗的后人比他老朱家的还不着调?”
想到这点,康熙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要真比明朝那些帝王还次......那该是怎样惊天动地的人物啊!”
......
与此同时,光幕又出现第二种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嗯。”
大秦。
嬴政点头道。
“这第二种倒是简洁明了,让人一眼便能将我华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尽收眼底。”
然而,他的眉头很快又紧紧皱起,眼中满是困惑。
“不过这个王朝至此完是什么意思?”
嬴政搞不懂。
“莫非是指后世子孙无能,守不住朕打下的江山?”
“还是说......”
嬴政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可内心深处的本能却让他对其充满抗拒。
“该不会后世没有朝廷,也没有......”
“帝王了?”
“不不不!”
念及此处,嬴政连连摇头。
“若是没有朝廷,没有帝王,那这偌大的国家又该如何治理?天下岂不是要陷入无尽的混乱与动荡之中?”
这时,一直静静侍立在旁的李斯,微微欠身,恭敬地开口说道。
“陛下,臣以为还有一种可能。”
“没准儿后世又恢复了尧舜时期的那种禅让制”
“禅让制?”
嬴政闻言,不禁微微皱眉,右手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缓缓摇头,语气笃定地说道。
“不,应该不是。”
“禅让制虽然看上去公平合理,但它却存在两个致命缺陷。”
“第一,禅让制的选择标准是德和才,但这两点其实并没有一个明晰的判断标准。”
“就比如有人认为你德才兼备,但也有人认为蒙恬的德才要胜过你,甚至还会有人觉得冯去疾的德才无人可比。”
“其标准如此模糊,很容易造成无法可依的混乱局面。”
听到这话,一旁的冯去疾不乐意了。
“不是,什么叫甚至还会有人觉得我德才兼备?”
“怎么个意思,我不德才兼备吗?”
“我比那俩货差吗?”
“也就你是皇帝,我不敢说什么,要是换一个人,我绝对抽他大嘴巴!”
嬴政自顾自的说着,没看到冯去疾的臭脸。
“这第二点,就是禅让之后,往往会让上一任统治者的后代身陷囹圄。”
“就像尧帝的儿子丹朱被舜帝流放,舜帝的儿子商均同样没能逃过被大禹流放的命运。”
“前任统治者的子嗣,在新君眼中,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必定会遭到排挤打压。”
“如此一来,哪位皇帝还会心甘情愿地推行禅让制?”
“把帝位拱手让人,却给家族后代招来灾祸,这显然是得不偿失。所以,禅让制被历史淘汰,绝非偶然,后世自然也不会在用这种方式。”
李斯点头道:“陛下所言,甚合情理,只是若非这种,臣也猜不出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可能。”
嬴政也是叹道:“是啊,还能有什么方法呢。”
“诶!对了!”
嬴政忽然问道。
“你们说,这后世距我大秦有多少年?”
“多少年?”
众人都懵了。
这上哪儿算去啊?
我哪儿知道每个朝代能活多长时间啊?
李斯试探性的说道。
“按照光幕所言,自我大秦之后,差不多有十几个朝代。”
“咱就按最短的夏朝为例,那么一朝大概是500年。”
“十个朝代,应该就是五千年!”
“不对!”
扶苏反驳道。
“李相,后世朝代应该没有这么长时间,咱就拿清朝来说,只有十二位帝王,咱就按皇帝的平均在位时间在20年来算,那整个清朝也不过二百多年。”
“公子,你怎么确定在位时间只有二十年?”
“你分析啊!”
扶苏道。
“比如说,一个皇帝活到了八十岁,那他儿子怎么也得六十了吧?”
“肯定是等老皇帝死了,新皇才能上位,是不是?”
“换言之,要是老皇帝在位时间太长,等新皇登基的时候,年纪也大了,还能有多少时间治理国家呢?所以平均下来,一位皇帝在位二十年,已经算是比较合理的推测了。”
听完扶苏这段话,李斯心中仍有些疑虑。
“公子的算法虽有逻辑,但世事难料,各朝各代的情况千差万别。有些朝代或许会因为战乱、天灾等因素,国运短暂,远不足二十年一任帝王;而有些朝代若国泰民安,皇帝在位时间也可能远超二十年。”
“嗯。”
嬴政点了点头。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这后世冗长,其中发生了什么我们也不得而知。”
“不过,就按扶苏所说,一个朝代只能延续二百多年,那至少也是两千多年后了。”
嬴政突然笑道。
“两千多年,这是何等漫长的时光,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只怕那时的天下,早已不是我们如今所能想象的模样了。”
“罢了,罢了,不去想这些了。”
嬴政摆了摆手,语气颇为轻松。
“想再多也是徒劳,未来之事,谁又能说得准呢?”
他的目光看向光幕中的五星红旗,脸上重新浮现出自信的笑容。
“只要朕知道,后世的华夏依旧存在,依旧繁荣昌盛,这…… 就足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