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后半程,苏跃的优势更加明显。
他的速度不仅没有丝毫减缓,反而像是开启了加速模式,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
他的身姿轻盈而矫健,在跑道上飞驰,就如同黑色的闪电一般,引得全场观众疯狂呐喊。
此时的苏跃,完全沉浸在比赛之中,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冲过终点线,用绝对的实力证明自己。
劳一在后半程爆发出了惊人的潜力。
他不断调整着自己的呼吸和节奏,双腿像是不知疲惫的机器,频率越来越快。
他凭借着丰富的比赛经验和顽强的斗志以及顶尖的爆发力,逐渐拉近了与前面选手的距离。
终于,在六十米左右,他成功超越了梁家宏,此时梁家宏已经被陈强超越,劳一暂居第三。
紧接着,他又一鼓作气,向着第二位的陈强发起冲击。
陈强感受到了劳一的来势汹汹,他也不甘示弱,拼尽全身力气抵抗着劳一的追赶。
两人之间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他们的距离非常接近,几乎是肩并肩地在跑道上飞驰。
观众们的目光在他们两人之间来回切换,呐喊声震耳欲聋,整个体育馆都被这紧张刺激的氛围点燃。
而梁家宏在被劳一超越后,明显有些体力不支。
他之前为了保持位置而加大步伐跨度的策略,此时开始显现出弊端,体力的过度消耗让他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
尽管他心中充满了不甘,但身体却不听使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劳一和陈强在前方你追我赶,自己却无力追赶。
八十米处,劳一终于成功超越了陈强,上升到了第二位。
此时的他,距离领先的苏跃已经越来越近,他看到了超越的希望,于是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向着苏跃发起最后的冲刺。
苏跃感受到了身后劳一的强烈冲击,但他没有丝毫慌乱。
他深知自己的优势,也明白此时不能有任何松懈。
他将全身的力量再次凝聚,双腿如疾风骤雨般交替,向着终点线全力冲刺。
身后的劳一再次被苏跃拉开差距,甚至越拉越远。
最后十米,苏跃全神贯注,做好了冲刺的准备,最后五米时,他的身体微微前倾。
到了最后一米,他再度前倾身体,奋力冲刺,率先冲过了终点线。
全场瞬间爆发出如雷般的欢呼声。
“哇……苏跃……苏跃……苏跃……”
“啊……老公我爱你……”
“哇塞……好快好喜欢……”
劳一紧跟其后,冲过终点,获得了第二名。
陈强也很快冲过终点,拿下了第三名。
梁家宏尽管满心不甘,但也不得不接受第四名的结果。
苏跃冲过终点后,并未立刻停下,而是放慢脚步慢跑了一段,调整着呼吸。
他的脸上绽放着胜利的笑容,尽情享受着全场观众的欢呼。
苏跃的目光也投向了计时器。
只见计时器上显示着“10 秒 08,风速 0.35 米\/秒”的字样。
苏跃双眼圆睁,自己终于突破了 10 秒 10 大关,将华国纪录提升进了 10 秒 10 以内。
全场观众彻底沸腾了起来,“太棒了!苏跃太厉害了!”
“这是华国的骄傲!”
“苏跃,你是我们的英雄!”
那一位资深体育迷大声喊道:“苏跃,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头号铁粉,你太牛了!”
接着又对着一旁花哨男子说道:“嘿,你之前说的话,现在怎么说?”
“现在吃还是等会吃,我去给你拉热乎的!”
一旁也有人帮腔:“嘿,他不够我还有,我最近有点拉肚子,还是稀的,保证好下喉。”
那花哨男一听,忍不住一个大哕,然后转身准备逃走。
可很快就被一旁的人拦住,说道:“这就想走?”
“刚刚你诋毁我们国家优秀运动员的时候可不是这副熊样啊!”
花哨男梗着脖子说道:“谁知道他们有没有造假,我看这都是他们演出来的戏,华国人怎么可能跑进 10 秒 10,这只有黑人和白人能做到。”
花哨男身边的人听了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冲过去就是一脚。
然后其他人也不拉架,跟着你一脚我一拳地揍了起来。
直到保安赶到,花哨男早已没了先前的嚣张气焰,只剩下满身的伤痕。
保安一问谁干的,周围所有人都说:“他自己摔的!”
证人还不少……
苏跃不知道台上发生了什么,此时他被劳一、陈强和梁家宏围了起来,为他加油鼓劲。
接着无数记者冲了出来,对着苏跃疯狂拍照。
苏跃心想这应该就是师傅给他安排的吧。
他对着记者说道:“诸位这体育馆还要举行其他比赛,现在我可以配合拍几张照片,等会下去再接受采访。”
记者们也同意了这个提议。
然后苏跃摆出各种姿势,毕竟这是华国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意义非凡。
拍照结束,苏跃在工作人员引领下,开始赛后放松和后续领奖。
回到后场海峰给他按摩放松,海峰手法娴熟,仔细地帮他放松因比赛高度紧张的肌肉,让他身体逐渐舒缓。
放松完毕,就迎来了领取奖牌的重要时刻。
苏跃站在领奖台上,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
当工作人员把金牌轻轻挂在他脖子上,台下瞬间掌声雷动。
紧接着,便是记者采访环节。
让苏跃意外的是,师傅袁强特意安排了个人专访,助教海峰也陪着一起。
采访刚开始,一位记者抢先提问:“苏跃,你是怎么爱上短跑,又如何在18岁这么年轻就打破全国纪录的呢?”
苏跃思索片刻,缓缓开口:“以前,有人质疑我靠关系进省队,他们说的关系,就是我堂哥苏丙天。”
“天哥比我大四岁多,他被特招进体校时,我就发誓,他是我的骄傲,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从小就爱跟着天哥漫山遍野跑,和他一样热爱短跑这个项目。”
“高中三年对我意义重大,那三年我每天都认真训练。”
“天哥放假回家,也会毫无保留教我专业技巧。”
“凭借努力,我以10秒42的成绩,同时进了中山大学和省队。”
“进省队后,经过几个月特训,接受了更专业系统的训练。”
“袁强教练和海峰教练每天给我拍训练视频,晚上看视频,抠每个具体细节,靠科学训练方法,让我成绩短时间内提升不少。”
“虽然我打破了全国纪录,但我知道,我依旧不是国内跑得最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