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货的司机们一边擦汗一边嘀咕:“这哥们儿养的怕不是哥斯拉吧,这得吃多少吨猫粮啊!”
秦野看着堆积如山的粮袋,心里那叫一个舒坦。
他付了钱,打发走司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搬运”大业。
别墅里只剩下秦野和那堆粮山。
他深吸一口气,想象着兄弟们拿到粮食后喜笑颜开的样子,嘴角不禁上扬。
心念一动,熟悉的眩晕感袭来,再次睁开眼,他已经回到了奉天库房里。
秦野伸了个懒腰,在满是灰尘的库房里睡了一觉后,只觉得浑身不得劲。
他揉了揉眼睛,走到那堆粮袋前,拍了拍其中一袋,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是现代工艺,真空包装,保质期两年,够这帮小子吃一阵子了。”
第二天一大早,秦野就喊来了二狗子:“去,把兄弟们都叫过来,就说……发饷了!”
二狗子一听“发饷”二字,眼睛都亮了,撒丫子就往外跑。
不一会儿,一千号士兵就从荒山回来,乌泱泱地挤满了仓库前的空地。
“这秦老板,不会真发饷吧?这都多久没见着钱了……”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忽悠咱们干活呢!”
“哎,有活干就不错了,现在这世道,能混口饭吃就谢天谢地了……”
秦野站在仓库门口,清了清嗓子,大声说道:“兄弟们!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那就是……发饷!”
话音刚落,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
“我就说秦老板不会亏待咱们!”
“太好了!终于有钱了!”
“这下可以给家里寄点钱了……”
秦野大手一挥。
仓库大门被几个士兵合力推开,露出里面小山似的粮袋,阳光照在雪白的米袋和面袋上,晃得人眼睛发花。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原本嘈杂的议论声也瞬间消失了,只剩下一双双瞪大的眼睛。
“乖乖,这…这是啥玩意儿?这么多白面大米?!”
“娘咧,俺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粮食!”
二狗子站在秦野旁边,也看傻了眼。
他咽了口唾沫,结结巴巴地问:“老…老板,这…这都是给我们的?”
秦野哈哈大笑:“废话!不是给你们的,难道是给我自己吃的?老子一个人能吃这么多?”
他指着那些粮袋,大声宣布:“每人两袋大米,两袋白面!都给我排好队,一个个来领!”
士兵们先是愣了几秒,随后一千号人瞬间沸腾起来,争先恐后地排起了长队,生怕领晚了就没了。
大家惊呆了。
虽然之前秦老板说了一个月的军饷,是两袋大米,和两袋白面。
但是没想到。
大米是精米。
白面是精面。
而且一袋好几斤。
一个士兵接过两袋大米和两袋白面,掂了掂分量,眼睛都直了。
这白花花的大米,颗颗饱满,一看就是上等货色。
还有这白面,细腻柔滑,比他以往见过的任何面粉都要好。
奉天城里,一银元能买二十斤糙米就不错了,这精米白面,起码得翻一番价钱!
“这…这得值多少钱啊?”
络腮胡士兵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旁边一个士兵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
“我估摸着,这两袋大米两袋白面,少说也得卖个十几个银元!再加上老板之前说的两个银元的月饷,乖乖,这一个月下来,比俺们以前一年挣的都多!”
士兵倒吸一口凉气,不敢置信地望着秦野:“秦老板,您…您真是活菩萨啊!”
其他士兵也纷纷附和:“是啊,秦老板,您真是大善人!”
“秦老板,您就是俺们的再生父母!”
秦野听着这些感激涕零的话,心里也颇为感慨。
他虽然不是什么圣人,但也见不得这些士兵们受苦。
他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说道:
“弟兄们,我知道你们现在日子不好过。”
“只要你们好好跟着我干,我保证,以后顿顿都能吃上白面馒头!”
“秦老板万岁!”
……
送走最后一批兴高采烈扛着粮袋的士兵,秦野伸了个懒腰,仓库门口的喧嚣终于归于平静。
二狗子还愣愣地站在原地,望着空荡荡的仓库,还没从刚才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老板,您真大方啊…”
二狗子喃喃自语,“这得花多少钱啊?”
秦野拍了拍二狗子的肩膀,笑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说,跟着我干,还能少了你的?”
二狗子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嘿嘿,跟着老板您,俺心里踏实!”
秦野望着奉天城的方向,眯起了眼睛。
说实话,他也没有想到,这些精米白面,在后世不过是最普通不过的粮食,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却是珍贵无比的硬通货。
看今天这些士兵的样子,不难猜测。
就这玩意儿,都能让自己赚个盆满钵满。
“不过…”秦野心里暗自盘算,“这利润,还是太低了点。”
卖粮食,说白了就是赚个辛苦钱,来回倒腾,运输储存,风险还高。
与其费这劲,不如想想别的路子。
在现代,一个感冒药,几块钱就能搞定。
可放到这缺医少药的年代,那就是救命的东西!
药品,这才是真正的暴利行业!
……
三个月的时间,奉天城里发生了不少事。
少帅的部队和小鬼子之间摩擦不断,城里人心惶惶,生意也越发难做。
可秦野却依旧每天乐呵呵的。
“老板,您这成天往典当行跑,真能捡漏啊?”
二狗子跟在秦野身后,一脸好奇。
奉天城里的典当行,他以前只敢在门口瞅一眼。
现在跟着秦野,要整天在典当行保护秦老板,也多看了几眼,只是每次都看得云里雾里的。
秦野哼着小曲儿,手里盘着两个核桃,“捡漏?那得看本事!你小子眼力劲儿还得练练。”
这三个月,秦野还真捡了两个大漏。
一件是清宫流出来的字画,据说是乾隆皇帝的真迹,要不是对方急着用钱给小老婆治病,哪能落到他手里?
还有一件,是个玉器,羊脂白玉雕的貔貅,入手温润,一看就是老物件。
这两样东西,要是放到现代,怎么也得值个上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