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城晨雾未散,工会总部门口已排起长龙。
工人们摩肩接踵,脸上洋溢着期待,井然有序地排队领取救济粮。
秦野站在二楼窗前,俯视这一幕,心中充斥着成就感。
短短一周,工会会员已超三万人,多数来自南满铁路和日企,他们纷纷罢工,致使鬼子工厂停产,南满铁路瘫痪大半。
“砰!”办公室门被推开,赵明兴奋地冲进来。
“老板!毛子人来了!”
“什么级别的?”秦野面不改色。
“中东路总工会主席,还有苏国驻奉天领事馆副领事!他们要见您!”
秦野整了整衣领:“带他们上来。”
片刻后,两个外国人走进办公室。
一个身材高大,浓密胡须,穿灰色大衣;另一个瘦小,戴圆框眼镜,表情严肃。
“哈啰,秦野同志!”高大男人热情张开双臂,用蹩脚中文问候,随即握住秦野的手。“我是伊万诺夫!中东路总工会主席!这位是彼得罗夫同志,苏国驻奉天领事馆副领事!”
秦野示意他们坐下。彼得罗夫立刻切入正题。
“秦野同志,您的事迹已传遍奉天。短短几天组织三万工人罢工,让南满铁路和鬼子工厂瘫痪,何等壮举!”
伊万诺夫猛拍桌子:“了不起的壮举!”
秦野微笑:“两位过奖,我只是看不惯鬼子欺压,想为工人谋福利罢了。”
彼得罗夫眼睛一亮:“正是这种精神!我们特来表达毛子对贵工会的认可和支持。”
伊万诺夫满脸笑容:“我们不仅承认秦野同志是东北工会最高会长,还要给予'苏国最好朋友'的荣誉称号!”
秦野心中暗笑这随意的称号,表面却只是微微点头。
“此外,”彼得罗夫取出文件,“苏国领事馆决定每月给贵工会十万银元补助,允许免费使用中东路运货,以及在苏国远东地区的经商特权。”
赵明听得目瞪口呆。十万银元!天文数字!
秦野依然平静:“苏国政府的慷慨,我深表感谢。”
彼得罗夫对秦野的冷静感到意外,更加好奇:“秦野同志,我们还有一请求。希望您能动员南满铁路工人,全部转投中东路。”
秦野眯眼:“条件是?”
“条件优厚!”伊万诺夫急切插话,“我们给予他们完全人权!每人每月五块银元工资,技术工人更高!”
彼得罗夫补充:“还会按每工人三个银元标准,给予秦野同志个人奖励。”
秦野心中明了他们意图。
这些毛子人,无利不起早。
一方面,认为自己工会与他们意识形态相通;另方面,看中手下训练有素的工人,尤其是掌握铁路技术的熟练工。
毛子人和日本鬼子本质无异,都是外来势力,想在中国土地谋私利。
但眼下,集中力量对付小鬼子才是正道。
“条件不错,”秦野点头,“不过,我有个请求。”
“请说!”
“那三个银元奖励,我不需要。全部给工人吧,他们最需要。”
两位毛子人面面相觑,眼中闪过敬佩。
“好!好!好!”伊万诺夫连说三个“好”,激动站起,“秦野同志真是工人阶级好领袖!”
彼得罗夫难得露出笑容:“秦野同志无私精神,让人敬佩。那么,就这么定了?”
“合作愉快。”
送走毛子人,赵明忍不住问:“秦会长,您真不要那笔奖励?按三万工人计算,每月九万银元啊!”
秦野冷笑:“这点小钱,我不在乎。”他望向窗外排队工人,声音低沉:“毛子人也好,日本鬼子也罢,都不是好东西。但眼下,利用毛子对付小鬼子,最明智。”
“去传令,让南满铁路工人准备去中东路报到。记住,要有序,不引起恐慌。”
“明白!”
秦野凝望远方,城市另一端,关东军司令部灯火通明,想必正在紧急会议。
他嘴角勾起冷笑:小鬼子,这只是开始!
当晚,一个消息在奉天城迅速传开。
“听说毛子人出高价挖南满铁路工人!”
“每月八块银元!比南满铁路高三倍不止!”
“小鬼子急眼了!关东军军官气得拍烂桌子!”
“活该!谁让他们欺负咱们!”
关东军司令部内,紧急会议进行中。
“八嘎!”参谋长拍桌,“这些毛子人太可恶了!”
“田中君,怎么回事?你不是说已震慑那个秦野吗?”一戴眼镜军官质问。
田中少佐满脸通红:“抱歉,大佐阁下。秦野比想象中棘手。”
“现在怎办?南满铁路已停运三天!总部催问情况!”另一军官焦急道。
“简单,”特务机关负责人冷冷道,“杀了秦野,一了百了。”
会议室寂静,所有人看向他。
“后果会很严重,”参谋长沉吟,“秦野是工人精神领袖,被杀可能引起更大骚乱。”
特务头目冷笑:“让他死得不明不白。'意外'、'疾病'、'工伤'——有的是方法让他消失。”
参谋长终于点头:“好,给你三天,务必解决这麻烦。”
特务头目鞠躬:“三天内,秦野将不再是问题。”
此时,秦野正在工会小会议室,与骨干紧急商议。
“明天开始,分批将南满铁路工人转移到中东路。每批两百人,间隔半小时,保持秩序,不引起恐慌。”
“明白!”
“同时,监视关东军和南满铁路管理处。鬼子不会善罢甘休。”
张虎点头:“已安排。重要区域都有人盯着,鬼子有动静立刻知道。”
散会后,秦野望向夜色中的奉天城。
远处,几盏灯火闪烁,如猛兽眼睛,阴冷危险。
乱世将至,风雨欲来。
他,秦野,将带领工人,在风暴中昂首挺胸,迎接新的黎明!
黎明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在奉天城外的荒原上,给一切覆上了金色的光晕。
“真是天赐良机啊!”
……
大批铁路工人以及技术工人基层工人涌入中东路,而且秦野表示的大气与慷慨,使得苏国方面非常开心。
中东路苏国最高代表尼古拉·科兹洛夫激动得脸颊通红,他那粗壮的手指在会议桌上敲出一连串急促的节奏。
“秦野同志,我们两边的合作,不仅限于工人调动,还可以扩展到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