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龙寺山脚下,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溪水潺潺,终年不息,仿若大地流淌的血脉,因其流水的灵动与不息,得名 “活水沟”。水流奔腾至山脚,汇聚成一湾清泓,虽面积不大,却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大地之上。湖岸边,柑林郁郁葱葱,这里的柑子闻名遐迩。邻水柑子果实圆润饱满,呈扁球形,大小恰似鹅蛋,果皮轻薄,易于剥离,果肉厚实多汁,酸甜可口。
半山腰间,隐匿着一个静谧的小村,十几间黄墙黛瓦的夯土房子围成一个小院,院子四周,桃树、李树与各种山野果树相互交织,共同编织成一片绿色的海洋。每至阳春三月,春风轻拂,繁花似锦,如雪的梨花、粉嫩的桃花、洁白的李花竞相绽放,花香弥漫在空气中,丝丝缕缕,沁人心脾,整个村子仿若被花海淹没,沉浸在一片如梦如幻的仙境之中。
小院的东厢房内,住着当家主人李大春。李大春的父亲,自幼聪慧过人,天赋异禀,本是一块读书的良材美玉,然而命运弄人,在他二十一岁的大好年华,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无情地夺去了生命,只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与一位年轻的寡妇刘氏,孤苦伶仃地面对这世间的风雨。寡妇刘氏生得年轻貌美,娘家见她守寡,心生不忍,便找来新富人家,苦口婆心地劝她改嫁,重新开启一段人生。然而,刘氏生性刚烈,宛如一颗坚韧不拔的青松,她决然地拿起锥子,毫不犹豫地刺向自己的左眼,以这般决绝的方式表明自己矢志不渝、坚守贞节的决心,其刚烈之举令人动容,也让众人对她心生敬畏。
李大春自小就展现出非凡的聪明才智,对知识充满了渴望与热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但命运的天平再次倾斜,为了照顾独眼的母亲,尽那份沉甸甸的孝道,他不得不忍痛放弃外出求学的大好机会,毅然决然地留在家乡,扛起锄头,踏入农田,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从此成为方圆百里传颂的大孝子。
李大春成婚之后,家中先后迎来了四个可爱的儿子,李铁船便是老三。在这四个孩子之中,李铁船仿若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与众不同的光芒。他悟性极高,对知识的领悟犹如海绵吸水,又勤奋刻苦,日夜苦读,焚膏继晷。终于,在二十岁那年,他一举高中举人,那捷报传来,整个家族都沉浸在喜悦与荣耀之中,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家族的骄傲与希望,家人对他寄予了无限的期望与憧憬,盼望他能高中进士,光宗耀祖。
时光如白驹过隙,悄然流逝,王桂花的腹中胎儿一天天茁壮成长。转瞬之间,便到了农历二月,分娩之期日益临近。李家上下一片忙碌,众人各司其职,早早地准备好了生产所需的一切。烧好的开水在锅中热气腾腾,接生婆也早早地被请至家中,严阵以待,仿佛一场无声的战役即将打响。
然而,命运似乎总喜欢在关键时刻设下重重考验。桂花的生产过程异常艰难,羊水早早地破了,可胎儿却胎位不正,犹如一艘迷失方向的船只,在产道中苦苦挣扎,迟迟不肯降临人世。接生婆经验丰富,见此情景,她沉着冷静,先后按摩桂花的多个部位,手法娴熟,试图帮助胎儿调整胎位,顺利出生。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接生婆早已累得气喘吁吁,汗水湿透了衣衫,而桂花更是承受着难以言喻的剧痛,几度疼得晕死过去。接生婆深知妇女难产的严重性,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大人与小孩的生死安危。她面色凝重,紧张地询问家人,倘若出现意外,是保大人还是保婴儿。
年逾八旬的刘老太太,今日原本心情舒畅,还兴致勃勃地让儿子李大春陪她小酌了一杯高粱烧酒。她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生命的降临,怎料想孙儿媳妇的生产竟会如此惊心动魄。面对这艰难的抉择,刘老太太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痛苦与纠结交织在一起。她眉头紧锁,沉思良久,最终,痛苦地吐出几个字:还是先要保住大人性命。在她心中,每一个生命都是上苍赐予的珍贵礼物,都值得用心去呵护。但媳妇也是家庭的一员,是儿子的挚爱,她又怎能忍心看着媳妇陷入危险之中,在生与死的天平上,她艰难地做出了这个痛苦的决定。
东厢房的李大春得知儿媳妇难产的噩耗时,心中仿若被一块巨石压得喘不过气来,焦虑万分。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如热锅上的蚂蚁,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脑海中一片混乱,各种担忧与恐惧纷至沓来,令他脑袋昏昏沉沉。忽然,天空中划过一道刺目的闪电,那强烈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个院子,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紧接着,云层之中仿佛缓缓走来一个高大魁梧的人影,影影绰绰,神秘莫测。
李大春声音颤抖,带着一丝惊恐与疑惑,小声问道:“你是哪个?” 只见那个男人面带微笑,神态祥和,缓缓说道:“我,寇准。
李大春听闻,不禁吓了一跳,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声音中带着几分难以置信:“你是不是那个十九岁便考中进士,后来官至宰相,在太原迫使契丹签下‘澶渊之盟’的那个寇准!”
来人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遗憾之色,声音低沉地说道:“是的,不过可惜当年没能趁机收复北方!”
李大春满心疑惑,眉头皱得更紧了,不解地追问道:“你来干啥子?”
来人神情凝重,目光深邃,仿佛能看穿世间万物,缓缓说道:“我夜观星象,发现有一颗彗星即将降落在华蓥山河水沟。” 话未说完,天空中雷声滚滚,仿若上天在回应着这神秘莫测的对话,震耳欲聋的雷声在山谷中回荡,令人心生敬畏。
就在这时,“哇!哇!” 一阵清脆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从西厢房如利剑般穿透大雨的嘈杂,划破夜空,回荡在活水湾的半空之中,久久不散。小院西厢房里,接生婆激动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大声喊道:“出来了,出来了,是个带把的。”
刹那间,李家上下一片欢腾,喜悦的气氛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这个新生命的诞生,宛如一道曙光,驱散了笼罩在家庭上空的阴霾,给整个家庭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仿佛预示着一段传奇故事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他就是大清寇准 ——李准。
守灵期间,李准因哀伤过度日夜守灵,枯坐太久,臀生坐板疮。大伯父命先烧烫一大石板,敷以药膏,令李准裸臀坐于其上,再猛力拉起。李准痛极而嚎,声音响彻整个屋子,石板沾满脓血,那疼痛似能稍减心中之悲,大伯父急洗臀伤,敷以特制膏药,神奇者仅三日,疮伤即愈,可心中的伤,却不知何时能平,那是一道深不见底的鸿沟,难以跨越。
李准母亲走后第二年农历二月春节后,李准与大伯父、舅舅、18岁义妹莲香10岁小妹贞珍、6岁七弟等人,扶送母亲王夫人灵柩返回四川邻水。他们自广东乘海轮到上海,再经武汉到宜昌,到宜昌后用大竹排子船载李母灵柩及全家,另用小五扳船运周县令兄灵柩及其家人。
长江航线滩多水急,充满很重重艰险,每年发生的翻船沉船事故不断,过江过河人员因此损失财物丧失生命不计其数,特别是长江三峡更是长江航运最危险的河段,号称“鬼门关”。云阳县廖基子河段时,江水大涨,江中白色漩涡又大又多,上水船逆水行舟非常艰难,必须有河岸上的船工拉纤才能移动,尽管如此,触礁翻船层出不穷。 李准听到岸边纤夫唱道:闯漩涡哟,迎激流嗬,齐心协力,把船扳哪,穿恶浪哦,踏险滩呐,船行到船刚离开岸边,一个漩涡打过来,将船撞向岸边,船边即被撞坏3米长口子,满船进水。幸好回水沱水浅,船一头搁在沙滩,另一头用长木杠子抬起,才不致沉入水中。急忙用大桅杆缆绳将灵柩及行李拖上岸边沙滩,不一会大水又涨,淹没沙滩,又将棺木搬入山中寺庙住了一晚。
换船离开这个鬼门关脱离危险,船行至四川省码头上岸,经梁平县、大竹县回到邻水县柑子铺活水湾。
第二天,李梦准母亲广东县令夫人埋葬于柑子铺新场打哑碥本宅之右。
第三天,坟墓垠山艮向好风水,李铁船亲自为夫人写下挽联刻在石门上:“墓旁可万家,斯歌斯哭斯聚族,德配可千古,此人此土此有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