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李准在南方忙碌的日子里,其父亲李铁船也带着自己的二夫人及一儿一女住在天津,一边等候北京吏部的候补官位通知,一边也做北京天津从事捐纳,父子二人取得了重大成效,也引起了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
黄河河工大臣的李鸿章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奔腾的河水,心中忧虑万分。他向朝廷奏请,委派盛宣怀、李铁船李准父子各自筹垫50 白银交河工大臣李鸿章急用。
李铁船从天津给在广州的李准发电报,他坐在电报局里,手中紧紧地握着笔,认真地写下每一个字,脸上满是焦急和期待。他要求李准千方百计在一个月内为黄河工程维修捐纳50两银子。50万这可是个天文数字,李近两年时间千辛万苦才筹集50万现金白银,短短一个月内要靠赈捐筹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明知这是难以实现的目标,身为精明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其实也心知肚明。而且,当时黄河并未决堤,只是正常准备,那他为什么要如此急迫,坚决要李氏父子这样做呢?同时,李鸿章又给另一人下达了相同任务。只要各自完成一半,或者一方能完成目标,这任务也算顺利完成了,他并非故意为难李氏父子。
李准接到电报后,眉头紧锁,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手中的电报被他捏得紧紧的。他不想让父亲为难,也不能辜负父亲的期望。他立刻行动起来,四处联系钱庄,他一家一家地拜访,每到一处,他都会诚恳地与钱庄经理交谈,详细地说明情况,并用李家父子二人的信用进行无抵押贷款。他的眼神坚定,言辞恳切,让人感受到他的决心和诚意。终于,在规定的一月时间内,他将50万两银票,交由四川井盐人广西恩顺道何玉林观察,亲自押送到天津,一文不少,送达李鸿章手里。
在天津的直隶总督府里,一个头发苍白瘦高的老人正在喝茶,他就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黄河河工大臣李鸿章。他坐在椅子上,慢慢地品味着茶香,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睿智。坐在他旁边的是李铁船,李铁船挺直了身子,双手放在膝盖上,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和期待。在李铁船边上还有一个中年男人叫盛宣怀,是中国实业第一人李鸿章最得意的弟子,此时正垂头丧气地坐着,他的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体两侧,脸上满是沮丧。
盛宣怀抬起头,看着李铁船说道:“李大人,你与中堂大人是同姓,有没有渊源。”
李铁船摇摇头,微笑着说:“盛大人,我可不敢高攀李中堂大人,我虽然来自四川华蓥山的邻水县,其实我祖上九代是来自南京的江宁县。”
盛宣怀又说:“李大人,我有个问题很好奇,想请教一下。”
李铁船谦虚地说:“请教不敢当,盛大人有什么话你直说无妨。”
盛宣怀好奇地说:“说句不谦虚的话,我作为中堂大人的大弟子,掌管的铁路、矿山、电报、交通等实业那么多,一个月我想尽了所有办法,才筹集了不到30万两白银,而你们父子两人,特别是你还待在天津,只有儿子李准一人在广东,按说你们也没有经营钱庄,就是达官贵人勇于捐纳,也不可能在短短一个月内,就筹集了50万两白银,真的让人匪夷所思!我还给贵公子发了电报询问快速赈款秘诀呢。”
李鸿章摸了一下自己的白胡须,慢吞吞地说:“宣怀呀,我得批评你,你太小看李准啦。张之洞、刘坤一两度保荐,湖北、四川、直隶、安徽、江苏、山东等省政府相继委派他做赈捐,估计还有其他省委派其赈捐,半个大清都委派他,一说明李准是个奇才,二说明广东确是清朝第一富省啊。”
收到盛宣怀电报当天,李准也立即回电。李准在电报上说,这些银子并不是他短期内捐纳所得,而是他到多家钱庄协商,用李家父子的信用进行无抵押贷款,才获得50万元。
那么李准如此疯狂的行为,他何时才能通过捐纳筹到50万元,还有产生的大笔利息又从哪里找钱还呢?
捐纳成功后的李准,生活被各种事务填满,但在忙碌的间隙,那缕对南洋张家利的思念却如丝丝细雨,悄然浸润着他的心。
不少夜晚,当喧嚣渐息,李准独自坐在书房。柔和的灯光洒在书桌上,却照不亮他心中那片因思念而泛起涟漪的角落。他轻轻靠在椅背上,目光有些迷离地望向窗外那轮明月,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遥远的南洋,飘向了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张家利。
他回忆起在南洋的那些日子,他们一起为了赈捐的目标四处奔波。烈日下,他们穿梭在槟城拥挤的街巷,汗水湿透了衣衫,可张家利从不抱怨,那坚定的眼神总是给予他无尽的力量。每一次与困难对峙时,张家利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用乐观的话语和积极的行动为他打气。他们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说服华商捐款,一起为每一笔筹集到的善款而欢呼雀跃。那些共同奋斗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
如今,他虽在广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可身边却没有了那个可以随时分享喜悦与烦恼的挚友。他时常会拿出他们在南洋时的合影,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上张家利的脸庞,仿佛能感受到他的温度。照片中的张家利笑容灿烂,那是他们一起为理想努力时最美好的见证。看着照片,李准的眼眶不禁微微湿润,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家利,你在南洋过得好吗?你可知道,我多么希望你能在这里,与我一同见证这一切。” 李准轻声呢喃着,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那是他内心深处真挚情感的流露。他深知,这份思念不仅仅是对一个人的牵挂,更是对那段充满激情与温暖岁月的怀念。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张家利就像他心中的一座灯塔,无论相隔多远,那份真挚的情谊始终照亮着他的心灵,让他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这份思念,如酒,越陈越香,成为他生命中最珍贵的情感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