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母亲王桂花初至海阳,便被这异乡的气候所困扰。海阳的温润潮湿与家乡的干爽截然不同,强烈的气候差异让她身体的水土不服症状愈发严重。先是足部肿胀,连行走都变得艰难,接着口舌溃烂,饮食也成了折磨。最终,她被病魔缠上,陷入重病之中。
父亲李铁船心急如焚,带着母亲遍访当地的中西名医,四处寻医问药。在医生们的悉心治疗下,母亲的病情虽有所好转,得以暂时脱离危险,但在治疗过程中,因过度使用辛凉之药,她的气血严重受损,身体元气大伤,从此落下病根,变得虚弱不堪,此后的日子都在病痛的阴影下度过。
时光匆匆,不到一年,李铁船接到调任通知,前往揭阳县担任县令。 一家人举家迁至县城渔湖都后,王夫人的病情却并未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好转,反而日渐加重。尤其是从海阳前来的路途颠簸,以及揭阳潮湿的海洋空气,都像是一把把利刃,不断侵蚀着她本就脆弱的身体。
尽管父亲李铁船又四处延请名医为母亲诊治,可病情却毫无起色,每况愈下。 王夫人心中明白,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她看着自己唯一的儿子李准,满心都是对家族未来的担忧。
于是,她多次劝说丈夫李铁船纳妾,希望能延续家族的香火,也能在自己离去后,有人照顾李铁船的生活起居。李铁船经过深思熟虑,最终同意了妻子的请求。
不久后,他娶了年轻貌美的杨氏为二夫人,杨氏正值青春年华,年龄与李准相仿。
这一年冬十二月,李准的次女梅荪呱呱坠地,为这个饱经风雨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喜悦,全家人沉浸在新生命诞生的欢乐之中。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母亲临终前,特意把李准叫到床榻前。此时的她,已经虚弱得口不能言,但她的眼神却坚定地看向一旁的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是李准刚到广东那年,邻水李氏一族因为生计艰难,无奈将他遗弃。王夫人见他年幼可怜,心生怜悯,在两个儿子的建议下,将他收养,视如己出。王夫人一生实际上只生育了一儿一女,但她却收养了两儿一女,她的慈悲仁爱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李准读懂了母亲眼神中的含义,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照顾好这个弟弟,让他平安健康地长大成人。可后来,随着家庭经济条件逐渐优渥,李准的公务也日益繁忙,他渐渐疏忽了对弟弟的管教。多年后,弟弟的种种表现让李准大失所望,曾经的誓言仿佛成了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让他满心愧疚。
早在母亲病重之时,李准就已经修书至邻水老家,与大伯父和舅舅取得联络。大伯父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医术精湛。收到消息后,大伯父心急如焚,立刻带着家乡对症的良药,马不停蹄地赶来广东救急。然而,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他们历经千辛万苦赶到揭阳时,已经是秋日八月。可命运弄人,王夫人已于一个月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享年四十二岁。
王夫人一生笃信佛教,在生前就嘱托家人,在她去世后,请和尚来做法事,为她超度。按照四川老家的习俗,李准需要为母亲守灵七七四十九天。在守灵的日子里,首七时子女们要昼夜守在灵柩旁,片刻不离;从次七到七七,每逢七日,都要虔诚地烧香磕头,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与缅怀。
李准静静地站在母亲的灵柩前,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滚落。他喃喃自语:“母亲,您安息吧。您是一位慈善伟大的母亲,儿子永远怀念您。” 那声音里,满是悲痛与不舍,仿佛要把对母亲的爱与思念,都融入这最后的告别之中。
母亲生前经常对李准讲述说,1870 年的夏天,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四川盆地东部边缘的华蓥山上,山上的原始密林郁郁葱葱,繁茂的枝叶相互交织,仿佛一张巨大的绿色毯子,严严实实地覆盖着山体。在华蓥山最高峰以东三十公里处,有一片曾经被焚烧过的荒地,荒地旁边,静静地矗立着一座古老的破庙,它就是回龙寺。
回龙寺的四周,高大的杉树像忠诚的守护者,笔直地挺立着。它们与寺后高台上的古墓相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古墓的墓门紧闭,仿佛在守护着里面不为人知的秘密。
在墓门五步之外,跪着一位身着青衣的年轻女子,她看起来约莫二十岁左右。她的大眼睛犹如清澈的湖水,纯净而明亮,长睫毛微微颤动,仿佛在诉说着心事。鹅蛋脸搭配高挺的鼻梁,更显得端庄秀丽。她乌黑的秀发整齐地盘在头顶,一支银色的发簪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女子的身旁,放着一个黄色的竹编食品盒,盒子里装着什么,女子在这里跪了多久,都无人知晓,仿佛是一个被时光遗忘的秘密。
古墓位于凸起的地面上,巧妙地避开了雨水的侵蚀。墓门前方,一面巨大的石墙由完整的石块砌成,足有两米见方,显得庄重肃穆,仿佛在守护着墓中的安宁。墓门内是一条长宽各五米的长石厅,再往里走,还有一扇两米高的石门。石门内,内室光线昏暗,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一个黑影端坐在其中。
原来,这个黑影并非鬼魅,而是正在闭关修行的举人李铁船。他是山下活水湾的英俊后生,也是当地大姓李氏的第九代后人。今日,已经是他闭关修行的第三天。
墓门外,青年女子身穿白花长裙,双手虔诚地合十,轻声喃喃自语:“老公,对不起哈,你让我三天后午时来这里等你,其实第一天午时我就来了。” 说着,女子抬起左手,轻轻整理被风吹乱的额头秀发,随后又摆弄起手中两根一长一短的木棍。
过了好一会儿,她又接着说:“今日你出关,我要送你一件珍贵的礼物。”
“你要送黄荆棍?” 突然,一个浑厚的男人声音在女子耳畔响起。女子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本能地将手中的长棍猛地打了出去,同时大声吼道:“是谁?”
只见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的中等身高瘦青年男子,一手稳稳地握住木棍,另一臂温柔地环抱住女子,脸上带着坏笑说:“哎哟!婆娘,你打痛我了。”
女子定睛一看,眼前的男子正是自己日思夜想的丈夫。她站起身来,娇羞地说:“铁船,你戏弄我,差点吓死我了!”
男子依旧笑吟吟地说:“这荒山野岭的,哪有人敢戏弄我的婆娘,看我不收拾他。婆娘,你说送我礼物,是这两根木棍吗?”
这一对青年男女,正是春节前刚刚成婚的夫妻。穿灰布长衫的青年男子名叫李铁船,今年二十三岁,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时,浑身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女子姓王名桂花,今年二十一岁,正值如花似玉之年,美得如同春日盛开的花朵。
王桂花瞧了瞧手中的木棍,脸色瞬间羞红,小声说:“这不是给你的礼物,长的是我的打狗棍,短的是打娃儿的黄荆棍。” 李铁船一听,顿时兴奋不已。他一把抱起媳妇,高兴地转了三圈,然后停下来,激动地问:“娃儿,婆娘你说啥,我有娃儿啦?”
王桂花挣扎着,娇羞地说:“老公,快放我下来,放我下来,有人看见了!”
李铁船矮下身子,右手轻轻抚摸着媳妇的小腹,眼中满是好奇与喜悦,问:“桂花,你什么时候有的?” 王桂花羞怯怯地说:“其实,就在你闭关的前一天,我就晓得自己怀上了。”
李铁船听闻,激动得难以自已。他毫不犹豫地背上媳妇,急匆匆地朝山下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喊:“我有儿子啰,婆娘,快走。”
王桂花满脸通红,都快哭出声来,说:“老公,你放我下来,山坡陡小心摔跤。” 然而,李铁船此刻满心都是即将为人父的喜悦,哪里听得进去,只听见山间小道上响起阵阵娇笑声和啪啪的急促脚步声。
就在李铁船沉浸在即将为人父的喜悦中,背着媳妇在山坡上一路狂奔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咆哮声。李铁船和王桂花瞬间僵住,惊恐地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那到底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是凶猛的野兽,还是暗藏的危险?他们能否安全回到家中,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又将如何改变他们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