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准惊得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铜铃般大,夸张地走到父亲面前,双手比划着说:“爸,你当香山县令月薪不过1千两,那人却花了5 万两,这得猴年马月才能挣回本钱啊,简直不可理喻!”
李铁船气得脸都红了,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用手指着地面,气愤地说:“可不就是嘛,这么一来,只有靠大量贪污受贿,恶性循环,这官场可不就烂到根儿里去了,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呐!”
李准若有所思,在书房里踱步起来,双手背在身后,眉头紧锁,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难题,良久,突发奇想地说:“如果老老实实按朝廷规则办事,可否发财呢?总不能都被那些坏人把好处占了吧。”
李铁船苦笑一声,那笑容里满是苦涩与无奈,说道:“捐纳就那一元一厘的提成,你想想,得捐纳多少钱才能发财啊,反正我闯荡这么多年,还没听说有谁靠这个发财的,别做梦咯。”
李准停下脚步,走到书桌旁坐下,拿起笔,在纸上随意画着圈,好奇地问:“哦,那做捐纳有什么要求呢?总不能随便谁都能做吧。”
李铁船重新坐下,拿起烟斗,敲了敲桌面,清理了一下烟灰,说道:“做赈捐虽说不是个正式官职,可也得有吏部发放的执照才行,收钱必须按朝廷明码标价,一分都不能少,足额上交户部,户部开收据转吏部,最后由吏部按价码给予相应官衔或册封号。但实际操作里,有些黑心官员就趁机做手脚,多收了钱还公开索贿,朝廷也不管,捐纳人只能干瞪眼,自认倒霉,谁让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呢,可这么一来,捐纳人对你没了信任,往后想靠做捐事挣钱,难如登天呐。”
李准一边听,一边点头,似有所悟,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整理着思路,说道:“哦,我明白了。”
李父将烟斗在桌上重重一磕,磕掉剩余烟灰,站起身,走到窗边,双手背在身后,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景,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靠这个挣钱,特别是挣大钱,还真没听说过,别抱任何希望。”
此后,李准不分昼夜地忙碌起来,书房成了他的主战场。白日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他埋首于堆积如山的资料中,时而快速翻阅,纸张沙沙作响,时而停下笔,皱眉沉思,手中的笔在指尖转动;夜晚,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略显疲惫却又专注的面庞,他奋笔疾书,墨汁在纸上洇开,记录下点滴心得。这般苦干两个月,终于将纷繁复杂的捐纳事例分门别类整理妥当,文字简洁明了,图表清晰直观,即便是寻常百姓,看了也能心中有数。他还依据家庭出身、自身财力、官位变化状况等因素,精心制定出合理的选择方案,犹如绘制了一幅精准的寻宝地图。
父亲李铁船拿到这份成果,迫不及待地细细研读起来,起初眉头微蹙,随着阅读深入,神色愈发轻松,读到妙处,不禁开怀大笑起来。他起身,大步走到李准身边,满脸笑意,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连拍几下,那力道饱含着赞许与欣慰,说道:“全国上下都在喊这捐例乱得像团麻,剪不断理还乱,你倒好,竟能把申请人出身类别、申报职衔、各级封典、各级价格,还有新旧规矩等,梳理得井井有条,列成表格,一目了然。这下子,普通人一看就知道自己够不够格,花多少钱能买到哪一级官衔,真是了不起!不过,这具体实施,你又是咋打算的呢?” 说着,他双手抱胸,目光炯炯地看着儿子,眼神里满是期待。
李铁船在书房里缓缓踱步,双手时而交握在身前,时而背在身后,边走边问:“大清官吏出身有正途和异途之分,这是啥意思,你给我讲讲。”
李准回答道:“正途由科举、贡生、萌生而来,科举考试优胜出身者那是正途,捐纳者就算是异途了。捐纳虽说能授实官,可限制多着呢,只能当个候补官员,还不许捐翰林院学术官员,不准捐吏部考核任命的官员,正二品以上官员更是想都别想捐。朝廷为了补上捐纳制度的漏洞,加强对入仕者的考核,防止些腐朽昏庸、心怀异见的人混进官场,捐例还做了些补充规定。像‘免考’与‘免保’,都属‘捐免’之例,‘免考’就是捐免考试,‘免保’就是捐免保举。按清代选官规矩,汉人未经保举、汉军未经考试的,不能授正印官及京官。”
李铁船走到书桌前坐下,拿起李准整理的资料,仔细看着,边看边问:“大清选官程序又是怎样的呢?”
李准走到父亲身旁,手指着资料上的内容,解释道:“历来是由吏部兵部二部文武选司主持,要是有官位空缺了,就按次序选人,还分了立选班。除了进士、举人、五贡等班,捐纳也单立一班。不管是正途还是异途,只要有了为官资格,都得进‘选班’等着候选。”
李铁船放下资料,抬起头,看着儿子,问道:“捐纳者主要人群是谁呢?”
李准略加思索,双手背在身后,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几步,每一步都沉稳有力,说道:“大致分三类人。一是本地官员,想给自己或者子弟弄个候补官位,捐纳积极性高;二是本地商人,一半是为子弟捐纳,盼着他们能有个出身,另一半是给父母捐封典,尽尽孝心;三是那些去南洋发了财的,大多想给父母捐个封典,光宗耀祖。”
李铁船微微点头,又问:“哪些人不能捐呢?”
李准郑重说道:“有三类人,大清的衙门对他们是永远关闭的。第一,从事低贱职业的,要是有巫、娼、剃头、戏子、花子、货郎等不光彩‘下九流’职业经历,别想参加考试;第二,奴才或者富人家长工杂役出身的,也趁早断了科举翻身的念想;第三,祖父一辈犯过重罪的,同样不能报考,更别想做官。”
李铁船接着问:“捐纳程序具体有哪些呢?”
李准挺直腰板,回答道:“户部专设捐纳司,专门管收钱,然后户部发咨文给吏部,吏部再发执照,有了它,捐纳人员才能拿着收据到吏部铨叙司报到。吏部还得搞政审。捐纳能得官衔,不过京官最多到正五品,外官最多到正四品,这都是有规矩的。”
李铁船听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驱散了之前的阴霾,他赞许地说:“准儿,看来你将来一生的衣食饭碗就不用愁了。”
那么李准真能靠捐纳改变自己的命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