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二人便站定在五位军机大臣之一的鹿尚书面前。鹿尚书身着一袭深紫色朝服,上面用金线绣着精致繁复的图案,那金线在光线的映照下熠熠生辉,彰显着身份的尊崇。他面庞方正,犹如刀削斧凿一般,透着威严,一双目光炯炯有神,仿若能洞察人心,不怒自威。未等荫恒来得及张口介绍,李准已然双手抱拳,高高拱起,那抱拳的双手微微颤抖,泄露了他内心的紧张。腰身前倾,膝盖微微弯曲,仿若古时臣子面圣,毕恭毕敬地朗声道:“大帅好!” 声音虽洪亮,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眼神之中更是满盈尊崇敬畏之意。他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还未失态,同时也在期待着鹿尚书的反应,希望能从这位重臣的态度中捕捉到一丝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眼睛紧紧盯着鹿尚书的脸,不敢有丝毫懈怠。
鹿尚书瞧见李准,面上即刻绽出欣喜的笑容,那笑容如春风拂过湖面,荡起层层涟漪,声若洪钟地夸赞道:“李准,你真是好样的!想当年,老夫可没看走眼。” 那洪亮的嗓音在这有限的空间内轰然作响,满是对李准的嘉许与赏识。
荫恒满脸疑云密布,目光在鹿尚书与李准之间来回游移,按捺不住满心好奇地问道:“尚书大人,您竟与李准相识?” 他心中疑惑不已,李准从未提及与鹿尚书有这般渊源,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满是探究。
李准微微仰头,眼眸中浮现出往昔回忆的光影,感慨万千地徐徐说道:“荫恒兄,鹿帅当年任职四川总督之时,乃是第一个不辞辛劳、专程为我送来捐纳委任状的。彼时,我尚在官场边缘苦苦摸索,前路迷茫,鹿帅此举仿若一道曙光,照亮了我前行的小径。记得那一日,阳光正好,我正在家中为前途忧心忡忡,鹿帅突然召见我,开导我,使我在广西知府与广东钱局两地间清醒又坚定地选择了广东。可以说,鹿帅是我踏入广东官场的引呼路人,若无当年鹿帅的赏识提携,何来今日之我?再次拜谢大帅的知遇之恩。”
言罢,他腰身深深下弯,行了一个极为恭敬的鞠躬礼,额头几近触地,态度虔诚至极,停留数秒才缓缓直起身来。此时,他心中满是对鹿尚书的感激,也更加坚定了要在这京城官场好好表现的决心,同时又暗暗提醒自己,不可因这一丝曙光而掉以轻心,毕竟前路漫漫,荆棘密布。
鹿尚书笑意盈盈,目光满是慈爱欣慰之色,和颜悦色地开腔道:“李准呐,真要论谢,该是老夫先行谢你才是。想当年,你为四川慷慨捐纳的那些银两,可是为缓解灾情立下了汗马功劳。那灾荒之年,饿殍遍野,百姓苦不堪言,你捐的银钱化作救命稻草、遮风瓦舍,救无数生灵于水火。
李准谦虚回答:“我只尽 绵薄之力。不足挂齿。”“
鹿尚书摆摆手说:“话可不能这样说,我曾亲赴灾区视察,看到百姓们因你的善举而有了生机,那一双双感激的眼神,至今仍历历在目。再者,也多谢你对老夫的信赖有加,两次皆未奔赴广西,而是毅然决然地留守广东。你能有今日这番成就,皆是过往抉择之后不懈拼搏奋斗所得。”
李准笑容满面:“谢谢大帅当年的指点与提拔。”
鹿尚书笑说:“今日想见,你我二人也算缘分匪浅,老夫便私下赠你三句箴言:其一,面见上位者应答时务求简洁凝练,声量务必洪亮清晰,莫要支支吾吾、拖沓冗长,以免失了锐气;其二,前往诸位大臣府邸回访之时,所备礼物切勿过于厚重,心意到了即可,切不可落人口实,引人猜忌;其三,万不可莽撞盲目地选边站队,这朝堂风云变幻,一步踏错便可能满盘皆输,定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谨言慎行。此三条,务必铭记于心!”
说话间,鹿尚书频频颔首,眼神中的关切之意犹如春日暖阳,丝丝缕缕地倾洒在李准身上,恰似一位慈爱的长辈对晚辈的谆谆告诫。李准一字一句听得认真,心中如获至宝,深知这些教诲对于自己在京城官场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暗暗将其铭刻于心,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
李准再度双手抱拳作揖,身姿挺得笔直,仿若一棵苍松,神色庄重肃穆,言辞恳切地连声道谢:“多谢大帅!多谢大帅!” 那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个字皆仿若承载着他的郑重承诺,于这朝堂一隅,悄然传递着一份别样深沉的敬意与决心。
而后,李准便随着荫恒,继续穿梭在吏部的各个堂口,一一拜见其余相关官员。每至一处,他皆敛息屏气,礼数周全,不敢有丝毫懈怠,满心祈愿能顺利度过这京城官场的初次试炼,脑海中却始终回荡着鹿尚书的那三句箴言,犹如警钟长鸣。
不一会,吏部仿若一位冷面的命运使者,传来一纸通知。那通知上的字迹清晰而冰冷,宣告着李准以简放四品道员之职,发往广东以补缺额,且被郑重记录在案。而此刻,他生命的轨迹被按下了暂停键,需静静等候皇上皇太后那威严而又充满未知的召见。
此讯一至,李准的内心恰似被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纷至沓来。紧张的情绪如细密的蛛丝,在他心间悄然编织,那是对即将来临的召见的本能敬畏与惶恐。而在这紧张的底色之下,又有一抹对未来仕途若隐若现的憧憬之色,似天边的微光,虽微弱却顽强地闪烁着。
当时,两宫太后已在那如诗如画的颐和园安然驻足。为能及时应召,李准主仆二人趁着夜幕如墨般晕染开来之际,脚步匆匆地踏入了颐和园内的外务部公所。踏入那园门的刹那,仿若一步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径直走进了一幅由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灵秀精妙交织而成的绝美画卷。
周遭的一切,无论是那古意盎然的亭台楼阁,还是在夜色中静静流淌的湖水,都似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岁月的沧桑,令李准不禁心生敬畏与感慨。
李准暗想,明天会被皇上太后召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