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看着下跪的李准,和悦地说:“跪垫子上来。”李准不敢僭越,只是跪在垫子边缘。太后声音稍微提高说:“近来点,跪到垫子上。”
李准心中清楚,太后前面这五张垫子是五个军机大臣才可以跪的,号称军机垫,他可不敢跪到垫子正中心,只是微微向前挪动了一点。
太后缓缓说道:“本来袁世凯、周馥保荐你到江北去任,因岑春煊电奏无论如何一定要你回广东,你就好好地帮帮岑春煊,就当帮我一样。岑春煊忠心为国,我跟他身份是君与臣关系,但情感上却是母与子相同。庚子那一年,若不是岑春煊,咱们母子哪里还有今天?就当我多养他这一个儿子罢了。你到广东给他说,叫他做事不要那样性急,什么事要从从容容地办,事不是一天就办得完的。他若是把身子急坏了,那就不得了,有什么事你都帮着他办,他也可以少着点儿急。” 太后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岑春煊的关切和信任。
李准不敢丝毫犹豫,马上表态:“臣,回到广东,今后一切事情都要报请岑春煊,一定竭心尽力办事。” 他的语气坚定,希望能让太后安心。
太后语速仍然慢吞吞但高兴地说:“那不就结了吗?你,什么时候出京呢?”
李准答:“臣还要到天津去见袁世凯,回来就请训出京,月内准可回到广东。”
太后漫不经心地问:“你,哪一天去天津呢?”
李准稍稍想了下,轻轻答:“臣,想明天就去。”
太后嘱咐说:“你也要好好向袁世凯请教,他的北洋新军操练得好,你要虚心些,也早去早回。”
李准干脆地回答:“是。”
太后平静地问:“两广的将才有什么人?说说你所知道的结实可靠的人。”
李准脱口而出答:“陆荣廷。”
太后淡淡地问道:“他是什么官儿?”
李准小心地回答:“陆是广西参将。”
太后提高声音问道:“他怎么的好法?”
李准大声答:“陆忠勇朴诚、能得士心。”
太后说:“有这八个字就很好。” 然后对皇上说:“你写下来。”
皇上在一张白纸上用墨笔书写 “陆荣廷。”
太后问:“对不对。”
李准答:“不错。”
太后又对皇上说:“那八个字也写上。”
皇上写好后展示给李准看。皇上字学柳承悬体,非常工整。
李准说:“不错。”
太后说:“还有吗?”
李准同样大声说:“吴祥达也很好,他淳朴耐劳,勇敢善战。”。”
太后看向皇上,皇上又展示纸条,李准仍然回答说:“不错”。
太后又问:“还有吗?”
李准想了一会,小声答:“对于不深知者,臣不敢妄加评论。”
太后又向皇上说:“皇上,你还有话问没有?”
皇上说:“没有,李准你下去吧。”
李准立即起立,慢慢地向后退出,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
这次召见约两刻钟。第二批是刘延庆、谢恩才进去,第三批人又在等候。宫门外人来人往,却都神色肃穆,每个人都在这宫廷的威严下谨小慎微。
李准正准备出宫门,内侍传话,稍候老佛爷赐福。他的心猛地一跳,不知道这赐福意味着什么。不一会,一穿着五品的文官,御福之官,手捧着皇太后御笔书写的福字一方,来到奏事处说:“一生是福,不用回礼了。”李准赶忙手捧福字,小心翼翼地出宫门。
李准来到军机处,将太后召见问答的大致内容说了一遍,随后便回外务部公所休息。他的脚步略显沉重,这一系列的事情让他身心俱疲。
不一会,太后赏神肉一方,重约十余斤。李准双手举起盘子,神色庄重地三跪而受之。仍是另一五品官送来,并说不用回礼了,李准打发来人白银二十四两。他看着这神肉,心中五味杂陈。
李准回到外交公所,叫来军机主事老乡于晦若及同窗好友荫恒三人一起吃饭,肉还是温热而味甜。三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略显轻松。
李准腼腆地笑说:“荫恒兄说笑了,我可没有你考得好,你金榜题名,现在吏部行走嘛?”
荫恒笑道:“我这个所谓的高材生哪里敢与你相提并论,你现在官衔可是从一品大员,我才正四品!”
于晦若打断二人说:“你俩都是高才,都不要假意奉承了,既然都是兄弟,说这些没有意思。任庵老乡,你知道,这神肉是什么意思吗?”
李准笑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人间美食。”
于晦若神秘一笑:“那你知道太后为啥赏赐食物?”
李准说:“是不是宫廷满汉全席,菜多了吃不完了。”
于晦若夹起一块肉放入嘴内,咀嚼一会放下筷子说:“任庵,你以为皇家 100 多道菜品是奢侈浪费,太后吃一口就给扔掉了?”
李准也放下筷子说:“听别人都这样说。”
荫恒说:“任庵,其实这100多道满汉全席是为王公大臣准备的,只有得到太后喜欢的人才吃得到,她这是拉拢情感,所谓与皇帝同宴同吃一桌菜。我在这里这么多年了,还从没有被赏赐过,今天是借你的福才享受到天恩呢。”
到了 12 点钟,又有内官传呼老福爷赏赐李准食物,菜八大件,饽饽点心四大盘。内官说,老佛爷刚在膳桌上撤下来的,一跪而授之,并传意不用回礼谢恩。当天又打赏 24 两,徐故亲说,给得太少了,太少了,非百金不可,李准只得又打赏了 40 两。
于是李准与于晦若等人趁热吃了,把饽饽点心留下来,准备带回家,分给家人,让家人也一同感受这浩荡天恩。
当晚,李准进城仍然住在长发栈,他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入眠。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如同一幅幅画面在他脑海中不断闪过,他从一个弱不禁风的落第书生被迫带兵剿匪,不料意外得胜利,而且奇迹般得到朝廷赏识,由四品道员连升五级,成为从一品水师提督,而自己父亲进士出身,十年在五个县也只做县令,刚提拔为三品商务矿务大臣,却不幸因病早逝。这世界为何如此奇妙,真让人不可思议。
那么接下来的李准,等待他的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