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内江与外海的辽阔水域上,一艘艘商轮来来往往。可谁能想到,这些看似普通的船只背后,却隐藏着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众多商轮的船主,犹如一群狡黠的狐狸,为了逃避官府的监管,他们总是高高地扬起外国旗帜,将外国势力当成坚不可摧的庇护堡垒。在他们眼中,外国的旗帜就是他们的 “免死金牌”,让他们有恃无恐,毫无顾忌地公然抗拒中方的正常盘查。
一位名叫阿福的年轻船夫,正准备将一批货物运往外地。他望着那些挂着洋旗的商轮,心中满是无奈与愤懑:“这些人,为了赚钱,啥都不顾了,咱这航运还能好得了吗?” 旁边的一位老者叹了口气,说道:“世道乱啊,官府也管不了,苦的就是咱们这些老百姓。”
那些匪徒,恰似潜伏在黑暗深处的恶狼,时刻窥视着过往的商船。他们心怀不轨,常常乔装成普通乘客,悄无声息地隐匿于商轮之中。当船行驶到半途,他们便瞬间撕下伪装,露出狰狞恐怖的真面目。他们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贪婪与凶狠,开始疯狂地大肆行窃,甚至对船只展开肆无忌惮的劫掠与破坏。在那荒无人烟的偏僻水域,他们更是胆大包天,竟敢悍然劫持整艘商船。
有一次,一艘商船在航行途中遭遇了匪徒。船主王老板吓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苦苦哀求道:“各位大爷,求你们放过我们吧,我们都是本分的生意人啊!” 匪徒们却哈哈大笑,为首的一个恶狠狠地说:“少废话,把值钱的东西都交出来,不然你们都别想活!” 船员们虽有心反抗,但面对穷凶极恶的匪徒,也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为所欲为。
而官兵们在接到消息后,心急如焚地赶来救援。可是,他们往往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江面,徒然叹息,无能为力。即便有时候兵舰与商船一同航行,可由于信息沟通的渠道如同被淤泥堵塞的河道,严重不畅,商船表面看起来依旧若无其事地正常行驶,兵舰上的官兵们浑然不知商船已遭遇劫难。等到察觉到异常情况时,匪徒们早就像鬼魅一般,在无人之处弃船逃窜得无影无踪。
在航运治安问题刚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当局最先想到的应对办法,是派遣士兵登上那些悬挂洋旗的船只,其本意是为了保护搭乘其中的外国人士。
然而,外国人仿佛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壁垒,坚决不允许中国士兵登船。那些真正的大型洋船,由于遵循着在指定码头搭载客人的规范流程,管理相对井然有序,各类安全保障措施也比较完善,匪徒们想要混入其中作案,简直比登天还难。
但在利益的强烈诱惑下,众多心怀不轨、居心叵测的小商轮却走上了一条歪路。这些小商轮冒充洋船,挂上洋旗。他们完全不顾乘客的安危,毫无顾忌地沿江揽载乘客,这无疑给匪徒们提供了绝佳的可乘之机,使得匪徒能够轻而易举地登船,进而肆无忌惮地实施抢劫。
每到案发的时候,局面就会变得更加棘手。各国领事馆往往会像蛮横无理的闯入者,强势介入其中,向中方政府索要高额赔偿。可实际上,那些冒挂洋旗、唯利是图的小商轮主,并没有遭受任何实质性的损害。
面对这样的困境,李准果断要求所有中国船只必须悬挂大清黄龙国旗,以此作为区分中外船只的鲜明标志,方便官府进行有效的监管。对于那些拒不配合的中国船只,将给予严厉的惩处,绝不姑息迁就。
与此同时,李准针对商船运营制定了一系列严格且细致入微的管理措施。他将 “大清巩固” 四艘,以及广东水师原有的 “广元”“广恒”“广利”“广征” 共八艘主力兵舰作为核心力量,全部投入到西江巡航任务当中。他精心地把西江水域划分为八大段,每段固定一艘主力兵舰进行常态化出巡。每段水域还部署着四五艘小兵舰,它们与主力兵舰相互配合,如同亲密无间、并肩作战的战友,通过先进的无线电设备实现上下联动、协同作战。
在每个渡口码头,都安排了士兵进行严格检查,严禁所有军火上船,从源头上杜绝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在商船上,也派驻了 3 名士兵,专门监督各船在规定地点上下船,并防止其在任意地点随意上下旅客,确保了商船航行的秩序与安全。在各乡的轮船渡、拖渡区域,同样加强了安保力量。每个拖轮处都派驻了 10 名募兵,他们肩负着重大的职责,一方面要在旅客登船时仔细检查是否携带违禁军火,另一方面则要全程保护旅客的安全。无论是在登船、航行还是靠岸的过程中,这些募兵都时刻保持警惕,如同忠诚可靠的卫士,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让民众能够安心乘船出行,不再担惊受怕。
所有商船都必须严格遵循规定,在指定的隔江码头渡口,安排一到两艘形似的舢板,专职负责对乘客进行登船前的检查。同时,每个码头渡口还配备一支快艇,在完成检查后,快艇就像敏捷的猎豹一样,迅速将乘客安全送上商船,或是在商船抵达时,将旅客接送上岸。除了这些指定的舢板与快艇,其余的商艇一律严禁搭载旅客上下船,从源头上杜绝了匪徒借混乱登船作案的可能性,让匪徒们无从下手。
为了便于管理,所有参与巡防的士兵统一称呼为 “卫旅营”。
省会广州地处三江总会航线要道,往来船只如过江之鲫,密密麻麻,人员构成复杂,鱼龙混杂,治安问题尤为突出。这里是商贾云集的繁华之地,也是交通枢纽,维护其治安秩序对于保障航运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来说,就如同基石对于高楼大厦一样,至关重要,不可或缺。
李准决定在省城设立水上警察厅。
其管辖范围极为广泛,往西延伸至黄沙石围塘南,这里船只穿梭如织,商贸活动频繁,一片繁忙景象;往南直至南石头车尾炮台,守护着那一片水域的宁静与祥和;往东则到琶洲中流砥柱,把控着关键的航道区域,如同守护着一道重要的关卡。经过多方审慎考量,最终将海珠选定为总局办公之所,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指挥调度警力,对整个管辖水域进行有效的监管与巡查。
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师人员的实战能力与综合素质,李准从英国购入一艘 50 吨重、300 余尺长的退役邮船。这艘船虽然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饱经风雨,但依然坚固耐用,结构稳定,宛如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风采依旧。船只到手后,当局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全面改造,目标是将其打造成一艘功能完备的水师练习船。它被正式命名为 “广海” 号,自此肩负起运输兵力以及为水师人员提供实操练习的重任,成为了水师发展的重要助力。
“广海” 号内部设施齐全,完美地模拟了真实海战及日常巡航所需的各类场景。但凡从黄埔水师学堂毕业的学生,都必须登上 “广海” 号进行实践锻炼。在这里,他们将直面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的风涛,感受大海的磅礴力量;深入了解复杂多变、神秘莫测的沙线分布,熟悉这片水域的每一处细节;精准掌握船上炮位的操作技巧,熟练运用探海灯和无线电等先进设备,如同掌握了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在李准的精心部署与严格管理下,西江流域的海防体系变得严密有序,曾经猖獗一时的匪患从此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蹶不振,销声匿迹。
西江流域的匪患暂时平息,航运秩序也逐步恢复。然而,看似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潮涌动。周边列强对这片海域始终虎视眈眈,他们会甘心看到李准构建起如此严密的海防体系吗?那些被打击的匪徒势力是否会卷土重来,寻找新的作案方式?而李准建立的水上警察厅和不断强化的水师力量,能否在未来的挑战中继续扞卫这片水域的安宁?接下来,李准还将面临怎样意想不到的危机,又会如何再次力挽狂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