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巡舰队自西向东破浪前行,茫茫沧海之上,约三十海里处,两座岛屿宛如遗世独立的明珠,在水天相接处渐渐映入众人眼帘。它们彼此相依,相距并不甚远,每逢落潮时分,海水缓缓退去,那片裸露出的浅滩恰似一条天然铺就的通道,使得人们能够徒步涉水,悠然往来于两岛之间。
李准神情坚毅,目光如炬,率先踏上了距离最近的西边那座岛屿。此岛的海滩,仿若一片宁静而纯净的银色世界,暗礁稀疏,远没有伏波岛那般星罗棋布。海底与海岸皆被细腻洁白的细沙温柔环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微光,仿佛无数细碎的钻石洒落其间。无论是轻巧灵活的湘舢板,还是小巧便捷的榆林小扒船,都能如灵动的鱼儿般,顺畅地靠向这片温柔的海岸。
众人一登上岛屿,便迫不及待地开启探索之旅。他们的脚步匆匆,心中满是对这座岛屿的好奇与期待。仅仅不到三个小时,李准便绕行岛屿一周,经大致测量,此岛南北长约十里,东西宽约六里,规模相较伏波岛略大一些。岛上的草木植被,与伏波岛极为相似,皆是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仿佛是大自然这位丹青妙手在不同的画布上,绘就的两幅相似却又独具韵味的画卷。
工人们刚一踏上这片土地,便立刻投入到寻找淡水的重要任务之中。他们犹如一群无畏的探索者,身影在岛上迅速而有序地穿梭。只见一些工人三人一组,齐心协力抬起那沉重的铁镐。他们的肌肉紧绷,手臂上的青筋如蜿蜒的小蛇般凸起,每一块肌肉都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力量。铁镐高高扬起,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仿佛要冲破天际。紧接着,伴随着一声沉闷而有力的撞击声,铁镐深深地砸入土地,溅起一片细碎的泥土。每一次的挖掘,都倾注着他们对水源的渴望,汗水如细密的雨丝,从额头不断渗出,顺着脸颊滚滚滑落,滴落在脚下那片被寄予厚望的土地上,瞬间消失不见,只留下一个个微小的湿痕。他们的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期待,那股坚定的信念,仿佛认定在这片看似荒芜的海岛上,一定隐藏着生命的源泉 —— 淡水,只要坚持不懈地挖掘,就能找到那拯救众人于干渴困境的珍贵水源。
时间在紧张的挖掘中缓缓流逝,每一分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工人们的呼吸愈发沉重,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如同破旧的风箱般发出粗重的喘息声。他们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紧紧地贴在后背,勾勒出他们疲惫却又无比坚毅的身形。就在众人的耐心与体力即将达到极限之时,突然,一名工人像一只欢快的小鹿般,满脸洋溢着惊喜,脚步匆匆地跑来报告。
他的声音因为过度兴奋而微微颤抖,激动地高呼着:“挖到淡水了!”
不多时,李准听闻消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连忙招呼王雪岑和林国祥一同前去查看。
众人来到一口井边,只见这口井约莫有三米深,清澈的井水已然渗出。工人们用木桶小心翼翼地将水提上来,李准凝视着那桶中的水,只见其清澈透明,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与众人期待的面容。他迫不及待地用双手轻轻捧起一掬水,凑近鼻尖仔细一闻,没有丝毫异味,空气中弥漫着的,只有水的清新气息。紧接着,他微微低头,用嘴轻轻吸了一小口,那清凉的感觉瞬间在口腔中散开,果然没有丝毫咸味,是纯正的淡水!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又猛地大口喝了一口,那股清凉顺着喉咙直抵心底,仿佛全身的毛孔都在这一刻猛然张开,所有的疲惫与干渴瞬间消散。他如同孩童般兴奋地大叫起来:“是淡水,真的是淡水!”
众人见状,纷纷效仿李准,用手心捧起水来畅饮。一时间,欢叫声此起彼伏。有人激动得难以自已,将整桶泉水直接倾倒在脸上,感受着那清凉的水流冲刷着面庞,泪水与泉水交织在一起,忍不住呜呜大哭起来。
在这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淡水无疑是最为珍贵的生命之源,它的有无与多寡,直接决定了人们航行的距离,甚至可以说,淡水,就意味着生命!
正当大伙沉浸在发现淡水的喜悦之中时,袁三炮突然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少爷,前面岛都没有淡水,为何偏偏这个岛有呢?而且这淡水究竟是从海底冒出来的,还是天上掉下来的呢?” 众人听闻,都觉得这个问题十分有趣,不由自主地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林国祥率先发表见解,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此地距离大陆数百海里之遥,从常理推断,不太可能存在与大陆相连的地下水系,所以我认为这淡水应该是天上下雨,落到地面低洼之处,经过长时间汇聚积累而成的。”
王雪岑却持有不同观点,他微微皱眉,认真地反驳道:“我觉得更有可能是地下水。虽然此岛与大陆相隔一定距离,但海底山脉很可能是相连的,地下水完全有顺着山脉渗透到此处的可能。再者,岛上发现的那些石庙遗迹和瓷片,据推测可能是唐朝时期的,这表明千百年来,渔民们能够在此停歇,或许当时他们就已经发现了淡水。”
李准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王大人所言极是。千年前此地就有淡水,说明这水源相对稳定。其他岛屿没有淡水,或许是因为此岛底下的岩石较为疏松,利于水分渗透。同时,这岛的地形说不定就像我们四川盆地一样,四周高而中间低,有利于汇聚雨水。加之岛上沙土深厚且细密,水分不易蒸发。当然,这只是推测,若下次有机会,我定要再来深入考察一番。”
王雪岑接过话茬,神情严肃地说:“究竟是何种原因,其实并不重要以,重要的是,既然发现了淡水,我们一定要妥善修好井沿,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生命之水。”
李准好奇地接着说道:“为何这个岛屿会有淡水,而前人却未曾发现呢?如先前所言,海水苦涩咸腥,一般小岛屿很难有淡水,人们通常也会认为如此,所以即便试探过,可能也因缺乏深入探寻而错过。而此次我们登上此岛,一是为了宣示国家主权,二是想勘察此地是否适宜居住,以便为日后开发岛屿、保护主权做好规划。没想到,竟能发现淡水,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啊。”
林国祥听闻,转头看向李准,提议道:“军门,既然这岛上有淡水,意义非凡,我们不如将其命名为‘甘泉岛’,您觉得如何?”
李准听闻,不禁大笑起来,兴致勃勃地说道:“‘甘泉岛’,好名字啊!恰似‘浩瀚南海水勿饮,渴死富商与智者,甘泉岛上水一滴,浪迹天涯成仙人。’”
林国祥又接着说道:“军门,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在此建个石屋,储存些粮食。日后不论是谁来到这岛上,都能保证有吃有喝,也算为往来之人提供一处便利的栖息之所。”
李准点头微笑着说:“这个主意很好。只是不知你所准备的粮食能储存多久,不过,我们尽力而为便是。”
李准决定在甘泉岛建石屋、储粮食,可这一计划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如何运输大量建筑材料和粮食到岛上?在建设过程中,会不会遭遇恶劣天气或其他意外状况?而且,后续还会有哪些人来到这座甘泉岛,又会在这里发生怎样的故事?李准对淡水成因的推测是否正确,下次考察又会有什么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