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百姓的人口是越来越多了,但是土地却是逐渐的不够分了!”
“是需要减少一些乡绅们的存在了!”
“没有了他们,朕的改革,也能顺畅许多!”朱祁钰淡淡的说道。
“是,陛下!”听到朱祁钰的解释,这些人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为了这个,他们配合陛下也是应该的。
朱祁钰看着他们都理解了这个事情,也不再继续这个事情上说什么了,反而是说着他们需要做的一些部署。
等到商议的差不多了,朱祁钰也看着面前的杨大头,笑道,
“大头,这一次大战好好干啊!”
“现在虽然已经是千户了,但是相比较你自己的能力,还是有些低了!”
“是,陛下,末将定不负陛下期望!”杨大头也严肃的抱拳说道。
“嗯,那就先去吧!”朱祁钰摆了摆手,
“跟着户部的人,去将那些粮草先押运一些回来!”
“顺便检查一下大军的粮草如何?”
“是,陛下!”说着,人也直接下去了。
而朱祁钰继续和这边的人商议着,陈启那边也安排着人返回了。
而且还给回来的朱祁钰带回来了一个消息,
“陛下,杨千户送来的消息!”
“哦?”闻言,朱祁钰倒是来了兴趣,果然,调查出来问题了。
若是让朱智,朱信,朱义,朱礼他们这些人过去,都不一定能够发现这样的情况。
但是杨大头不一样,他心细一些,也是帅才,发现的了粮草的不同。
总量现在还没有看清楚,但是粮草却是不知道多少年前的粮食了。
而且甚至还能从中闻到一些腐败的味道,
“腐败的味道,是啊,可不就是腐败的味道吗?”朱祁钰冷冷一笑,
“陈启,传旨!”
陈启闻言,当即抱拳拜在了朱祁钰的面前。
“粮草的问题,朕已经清楚了,但眼下正值大战,情况危急!”
“以前发生的事情,朕就不追究了,但是今天晚上!”
“朕希望你们长点心吧,将粮食给朕给送回去!”
“不然,就不要怪朕追究到底了!”
“是,陛下!”说着,人直接下去了。
而那些大臣们,也很快得到了朱祁钰的传令。
这下也知道陛下是真的发现了,一个个的,再次朝着盟友那边过去了,
“你们好大的胆子,这个时候竟然还敢来我这里?”
“大人,事情你知道了没有啊?”
“知道了又能如何?”
“那咱们怎么办啊?现在给不给啊?”
“给不给?你又是怎么想的?想要给?”
“我不知道啊!”这个家伙有些哆嗦的说着,胆子有些小。
“不知道,那就按照你自己的意思去办吧!”
“这个事情,也告诉那些人,到底该怎么做,让他们自己决定!”
“只是我告诉你一个事情,现在想要调查的话,可不会那么容易的!”
“可是有不少人都进行了人都参与进去了!”
“现在若是想要追究的话,那反对的人,可能就会更多了!”
“我知道了!”说着,这家伙还是回去了。
不过,还放回去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人直接放回去了。
但却也只是这些官员,要么是买的,要么就是直接送的银子。
在第二天的时候,朱祁钰也得到了消息,
“好了,知道了,之前让你盯着的人,他们有什么行动吗?”
“其他的行动没有,但是却有家中的子嗣,说是去祈福了!”陈启禀报着说道。
“祈福?自欺欺人!”朱祁钰却是冷笑了起来。
“行了,知道了,不去管他们了,继续盯着就是,他们会给我们满意的反应的!”
“是,陛下!”陈启抱拳说道。
“给朕准备一下朕的盔甲!”朱祁钰吩咐着。
“是!”
朱祁钰这边是在准备着,不管是粮草,还是武器,大军等,此时都被逐渐的集结了起来。
而距离他们这边不远处的赣西,此时的南昌府内,宁王朱奠培还在和手下的那些人商议着事情。
有一些落第的举人,在科举上不得志,主要也是这一次的恩科。
以前,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哪怕是不认识他的人,也都提前祝贺着他,会榜上有名。
状元什么的不敢说,但是榜眼探花之类的,觉得自己手到擒来一样。
但却是被朱祁钰给直接刷下来了,之前的恩科和之前的考试,区别可是太大了。
他虽然读书读的不错,平时也是吟诗作对,风花雪月的。
但却是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东西,而且还遭受到了不少人的奚落。
这不是,一怒之下,加上自己恩师的指点,就投奔到了宁王的麾下。
现在因为自己老师的原因,几乎已经成为了宁王麾下的前三军师了。
还有其他的一些读书人,亦或者是乡绅,士绅家中的子弟,如今在宁王的麾下,都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宁王此时也拿着从江浙一带送来的消息,朱奠培的脸色已经逐渐的凝重起来了。
“王爷,可是有什么事情发生?”那年轻人轻摇动着自己手中的羽扇,胖乎乎的身材,留着两撇小胡子,问道。
“不错!”朱奠培点了点头,
“诸位先生,看一看吧,朝廷那边,还有朱祁钰这个昏君,现在也已经知道了本王要起事的消息了!”
“而且还有朝廷的鹰犬,此时也已经控制了这里的卫所!”
“数千大军,对本王来说已经是如鲠在喉了!”
“一旦本王有什么动作的话,他们顷刻就能达到!”朱奠培有些担心的说着。
也正像是朱祁钰自己所想的那样,朱奠培虽然是对现在的皇帝,甚至是对他们一脉的人,都不怎么服气。
也一直在默默的准备着,但是却从没有想过,这么短的时间就直接起事的。
但是周围的人,却是越来越多的加入到了他的麾下。
要钱给钱,要粮食给粮食的,而且还有无数的英杰加入到了自己的麾下,而要求就是尽快的起事。
他们这些百姓,苦昏君久矣,希望朱奠培可以早登大宝。
甚至不少家中的子弟,还有大儒的弟子,都加入到了他们这边。
一时间,让朱奠培的信心大增,而且还有江浙那边的人,也和自己的联系越发的亲密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