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但由于藩王身为皇室宗亲,并不受大明律法的直接管控。

这一特殊情况,使得即便身为内阁次辅且兼任刑部尚书,在民间素有“袁青天”美名的袁可立,面对朱由校的询问时,也只能沉默不语。

毕竟这个话题实在太过敏感,稍有不慎,便可能触及皇家忌讳,引发诸多复杂的问题。

处理藩王事务,不仅要考虑国法,更要顾及皇家颜面与朝廷内部的稳定平衡,这让袁可立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朱由校也陷入了两难的困境。

身为大明天子,他绝不能对通敌卖国之事坐视不管,可藩王涉案又让他难以抉择。

此时,站在御书房的江宁陷入了沉思。

藩王群体一直是大明沉重的负担,他原本计划先改善朝廷现状,待钱粮充足、边疆稳定后,再以温和手段解决藩王问题。

可没想到,如今藩王竟卷入通敌叛国大案,当下形势已不容坐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思索片刻,江宁心中有了主意,随即拱手说道:“陛下,臣有一计。”

朱由校原本黯淡的双眼瞬间明亮起来,急切道:“江爱卿,快给朕说说,这藩王问题该如何处理?”

江宁开口禀奏:“启禀陛下,藩王问题积弊已久,非一日之寒,其中缘由臣就不一一赘述了。

如今,据吏部统计,大明宗室已有二十万人,还有不少未登记在册的。

朝廷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足够钱粮供养宗室,这才致使他们肆意妄为,且地方官府又无权管束。

所以,臣建议陛下重开宗人府,直接掌管宗室事务,对违法宗室予以严惩。

同时,设法改善宗室现状。

臣记得,神宗皇帝在位时,曾下旨,宗室若放弃皇族身份,可以平民身份参加科举,这不失为一条出路。

除科举外,投身军伍、在家务农、外出经商,皆可尝试。”

这时,一旁的袁可立开口提醒道:“江大人,您这提议确实有可行之处,不过仍存在两个难题。

其一,《皇明祖训》规定宗室子弟不得为官经商,且朝廷需对宗室予以厚待,可如今朝廷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粮。

倘若御史言官以《皇明祖训》为由进谏阻拦,该如何应对?

其二,宗室中有不少子弟长期违法乱纪、游手好闲。

即便陛下开恩,准许他们通过科举入仕、投身军务、学习经商或是在家务农,他们若不愿意,又该如何是好?”

这时,朱由校赶忙说道:“袁爱卿,《皇明祖训》的问题,你们替朕想想办法。

至于宗室子弟违法乱纪,一旦查实,必须严惩不贷,全部送往凤阳高墙圈禁。

若让他们经商、为官、投身军务、种地,他们若不愿意,那朝廷便不再管他们,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要是敢违反法令,直接送往凤阳高墙,让他们在那儿养老,朝廷还真不差他们那口饭吃。”

江宁微微颔首,思索片刻后回应道:“陛下,关于《皇明祖训》,臣以为可由内阁牵头,联合礼部、翰林院等部门,对祖训进行重新阐释。

如今大明局势与太祖皇帝立国之时已大不相同。

祖宗留下祖训本意是护佑大明江山,如今宗室耗费钱粮甚巨,已然成为朝廷负担。若不革新,恐危及社稷。

可向天下宣告,此番对宗室政策的调整,正是遵循祖训中顺应时势、稳固国本之意。

如此一来,既不违背祖训初衷,又能化解当下困境,御史言官也难以再拿祖训做文章。”

“至于那些不愿改变、依旧违法乱纪的宗室子弟,陛下圣断英明。

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可先将愿意改变、积极响应朝廷政策的宗室子弟区分出来,给予他们一定的扶持与引导。

例如,对参加科举的宗室子弟,可入国子监读书,提供学习资源;对投身军务的,安排到京营军中历练;对经商务农的,在赋税上予以优惠。

如此一来,树立正面榜样,也能激励更多宗室子弟做出改变。

同时,对于那些冥顽不灵、屡教不改的,再严格按照陛下旨意,送往凤阳高墙圈禁,以儆效尤。”

朱由校听完,点头称赞道:“江爱卿言之有理。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宗室弊病,又能让宗室安分守己。

倘若其中真有治国安邦的人才,朕绝不吝惜高官厚禄予以赏赐。”

袁可立也在一旁附和:“陛下圣明,江大人此计甚妙。

如此不仅能应对当下藩王涉案之危局,从长远看,也能为宗室找到新的出路,缓解朝廷财政压力,实乃一举多得。”

这时,江宁赶忙开口说道:“陛下,太祖年间,初代秦王担任宗人府大宗政,初代晋王担任左宗正,成祖担任右宗正,初代周王担任左宗人,初代楚王担任右宗人。

如今,诸多藩王分封外地,眼下只有信王在京。

所以臣建议,由陛下亲自担任大宗政,信王担任左宗正。

至于其他职位,可到时根据实际情况,挑选有才能且品行端正的藩王担任,一同管理宗人府。

如此安排,既能彰显陛下对宗室事务的重视,又能借信王及其他藩王之力,将宗人府管理妥当,更好地规范宗室行为。”

朱由校闻听此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不过,此事也得等处理完此次通敌卖国大案之后才能实行。”

江宁点头应道:“陛下所言极是。

陛下不妨选派钦差,再派信王殿下前往山西,着重调查晋王府和代王府涉案人员。

信王殿下素有贤名,做事沉稳,定能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不负陛下所托。

这时,朱由校面带忧虑之色,说道:“江爱卿,如今信王才12岁,会不会年龄太小,震慑不住晋王府和代王府?”

江宁笑着宽慰道:“陛下多虑了,信王身为陛下亲兄弟,又有朝廷选派的钦差随行,想来晋王府和代王府也不敢轻举妄动。”

朱由校闻听此言,点了点头,开口问道:“江爱卿,那对于钦差人选,你有何建议?”

这时江宁思索了一番,说道:“如今,成国公朱纯臣、阳武侯薛濂、钱兼益、骆养性等人的供状都已完备,情况我们都清楚了。

按照袁阁老的提议,可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山西,一路前往江南。

前往江南的钦差人选,臣推举礼部右侍郎官应震。

再由天津总兵何可纲调集两万人马,从天津一路乘船出发,前往江南查办相关涉案人员。

至于前往山西的人选,臣建议由袁阁老与东厂魏公公一同前往,共同辅佐信王殿下查办晋王府、代王府涉案相关人员。

如今,京营仍有两万人马,可全部派往山西,锦衣卫也派出5000人马,共计两万五千人马一同前往山西查办此案 。

这时,朱由校开口问道:“江爱卿,那你不打算去吗?”

江宁一脸疑惑:“陛下,臣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呢!”

朱由校笑着说道:“江爱卿,你可是朕的左膀右臂,你亲自跑一趟,朕才放心。

你刚推举的这些人,朕觉得还不够,还需要再加派人手。

要不这样吧,任命内阁薛国观为钦差大臣,礼部右侍郎官应震和都察院右都御史朱大典,会同天津总兵何可纲,率领两万人马乘船前往江南查处涉案人员。

至于山西这边,就由你和魏忠贤、温体仁、信王以及袁爱卿一同前往查办此案,如此安排,朕觉得更为稳妥一些。”

闻听此言,江宁顿时一阵无语,心里暗自吐槽:自己出谋划策也就罢了,到头来居然还得亲自下场干活,这叫什么事儿啊!

这时,江宁突然反应过来,自家这位朱兄估计是盯上八大晋商的家产了。

毕竟查抄家产可是自己的拿手好戏,十个魏忠贤加起来,在这方面都比不上自己。

信王年纪尚小,此次去山西主要是为了震慑晋王府和代王府。

袁可立虽然为官清廉,有着“袁青天”的美誉,查案能力一流,但抄家并非他的专长。

魏忠贤在这方面虽说也有两把刷子,可跟自己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随后,江宁点了点头,说道:“陛下如此安排甚好,臣无异议。”

朱由校见江宁点头同意,顿时高兴起来,扭头对方正化说道:“方大伴,你去取两柄尚方宝剑来,一柄赐给江爱卿,一柄赐给薛国观,办案期间有先斩后奏之权。”

江宁顿时愣住了,此次山西办案,本应由内阁次辅袁可立牵头,按道理来讲,这尚方宝剑赐予袁可立才最为合适,怎么突然给自己了呢?

此时一旁的袁可立顿时松了一口气。

原本听闻江宁和魏忠贤要一同随自己前往山西办案,他心里暗自叫苦不迭。

江宁和魏忠贤两人分开行事倒还好说,可要是这两人凑到一块儿,那阵仗必定惊天动地。

之前他们去了一趟天津,直接把整个天津搅了个天翻地覆,杀人杀得运河水都被血水染红了。

如此一来,这次山西之行恐怕难以太平。

如今皇帝把尚方宝剑赐给江宁,他觉得自己和温体仁只需专心查案,剩下那些棘手的事儿,交给江宁和魏忠贤去处理就好。

而此刻,江宁却在心里暗自琢磨:尚方宝剑既然赐给了自己,那自己该怎么忽悠,让老魏在前方打头阵,自己在骑着老魏过河。

眼见计划已经安排妥当,接下来就该调集兵马出发了。

就在这时,魏忠贤忽然开口说道:“启禀陛下,成国公和阳武侯家中皆有丹书铁券,这该如何是好呀?”

听到这话,朱由校顿时脸色一变。

丹书铁券这东西,在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手里算不得什么稀罕物件,可对他们这些后世之君而言,却意义重大。

自己要是捏着鼻子承认其效力,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毕竟通敌卖国这样的大罪都能免死,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但要是自己执意将朱纯臣和薛濂二人处死,那丹书铁券可就等同于信用破产了。

随后,朱由校抬头望向江宁,开口问道:“江爱卿,这丹书铁券该如何处置?

朕不认也不行,认也不是。”

江宁沉思片刻,缓缓说道:“陛下,既然是太祖、成祖颁布的丹书铁券,自然要认。

不过这丹书铁券之上可没有写朱纯臣和薛濂的名字,倒是可以从他们的旁系之中随便挑出两个人来抵罪,剩下的就一锅烩了就行。”

朱由校听完之后,顿时满意地点头,称赞道:“还是江爱卿鬼点子多。”

话一出口,似乎觉得有些不妥,赶忙改口说道:“还是江爱卿足智多谋啊!”

江宁听了,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微微躬身说道:“陛下过奖了,臣不过是就事论事,希望能为陛下排忧解难罢了。”

随后,江宁、魏忠贤和袁可立领了圣旨,便匆匆出宫,准备调集大军前往山西。

不曾想刚到午门之外,就遇到了户部尚书郭允厚。

只见郭允厚在午门之外急得原地转圈。

瞧见江宁几人出来,顿时两眼放光,兴高采烈地跑了过来,一把拽住江宁的胳膊,说道:“江大人呀,这次你可一定得好好干,精神点,别丢份!”

江宁当场就懵了,一脸疑惑地问道:“郭老抠,你这话啥意思?”

郭允厚满脸兴奋,难掩激动地说道:“江大人,老夫早就料定了,此次你必定会亲自前往山西办案。

你瞧瞧,皇上连尚方宝剑都赐给你了。

这次去了,你可得好好干呐!

那八大晋商富得流油,富可敌国,要是能把他们的家产都查抄了,咱们国库收入那不得蹭蹭往上涨啊!”

听到这话,江宁顿时火冒三丈,心中暗自骂道:“他娘的,好你个郭老抠,良心长到裤裆里了!

老子在前面拼刺刀,你在后边等着吃蛋糕?”

自己原本还琢磨着怎么哄着老魏在前面开道,自己在骑着老魏过河。

没想到自己身后还藏着个郭允厚,早就在打这查抄晋商家产的主意。

江宁顿时没好气地说道:“郭大人,你这算盘珠子打的都快蹦到我脸上了。

我们这次是去办案,不是去搞银子。

你要是一门心思只想搞银子,那就跟着我们走一趟。

不然的话,就算搞到银子,我们也不上交户部。”

听到江宁不愿把银子分给户部,郭允厚顿时急眼了,赶忙说道:“江大人,您可不能这样啊!

各部衙门的府库都裁撤了,你不交到户部,还能交到哪去?”

江宁冷哼一声,毫不示弱地说道:“大明朝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

只要不拉回我家,哪块需要用钱,就往哪送,花得干干净净,一个字都不往回拉。”

郭允厚顿时急眼了,嚷道:“老夫这次非得亲自跟着你们去趟山西不可!

好钢就得用在刀刃上,要论不乱花钱,大明朝没人能强过我‘郭老抠’。

要是让你江大人去折腾,搞不好好钢都打到刀把上了,老夫可得盯紧点。”

说完,他一溜烟便冲进皇宫去见朱由校。

江宁转头望去,无奈感慨道:“郭大人当真是越活越年轻,这跑起来比年轻人都带劲。”

袁可立听完,抚着胡须哈哈笑道:“郭大人善于理财,却又爱财如命,这次山西之行,就算爬,他也得爬着去。”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调教大宋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霸天武魂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汉末之全面开战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大明未央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独镇边关要杀我,大军临境你急了?无敌九皇子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