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闻言笑了笑,转身看向张良道:“军师,此言差矣。
你可知道,如今这天下的百姓,最缺的,是什么?”
张良略微思索片刻后道:“民以食为天,天下苦暴秦已久,如今暴秦虽已诛灭,可战乱却不休不止。
百姓流离失所,各路诸侯招兵买马征粮食,驮马耕牛也被征去运送辎重,所以,天下百姓最缺的,是粮食。”
赵匡胤点点头,又道:“那军师可知,我们最不缺的是什么?”
张良眼前一亮。
汉军入驻没人要的关中,殊不知,关中乃是暴秦的大本营,秦皇曾从天下征收来的粮食,大部分都在关中。
此时的关中,粮仓遍布各个郡县。
而天下人最缺的,就是粮食。
当兵,方能混口饭吃,运气好了还能给家里的父母送去些。
沛公能养得起五六十万大军,靠的,不也是关中的粮仓?
想到这,张良自嘲一番道:“是在下多虑了,想不到韩将军早就想到了这一层。”
赵匡胤若不是熟读史书,也不敢轻易放这群好不容易收集回来的残兵败将走啊!
若不是各地都在闹饥荒,百姓食不果腹,这群残兵败将一旦走了,就不可能回来。
但现在,赵匡胤有充足的信心。
毕竟,这些人回了家,也只能望着空空如也的米缸干瞪眼,说不定哪天还要被抓回去被当做逃兵处决。
更何况,赵匡胤给了他们足够厚的优待,带回来超过三个人,就能晋升伍长。
伍长以下的底层士兵是没有俸禄之类的东西的,最多就是免费供顿饭。
可一旦当了伍长,那便是基层武官了,可以拿俸禄的。
每年哪怕只给他们五石粮食,节约着点吃的话,也足够他们一家子的温饱了。
赵匡胤这边早已抵达荥阳,并且已经开始招兵买马,重整部队。
可刘邦一行人却依旧走走停停,几日下来,才走了几百里。
一处小溪边,刘邦带着残兵败将们一边打着水漂,一边牢骚道:“五十万的兵马啊!就这么没了…”
刘邦深吸一口气,丢了一块石头,又道:“三万人,把咱们的五十多万大军,打的七零八落,丢盔弃甲。”
“哎!是我刘季无能啊,带兵无方……对不起兄弟们。
本想着项藉远在齐国,一时半会过不来,呵呵!
我真是自作聪明。”
一旁的卢绾开口安慰道:“大王,你不用自责,你已经把兵马都交给那韩信了,要怪,只能怪各国的军队胆小如鼠。
不过韩信如今已经赶回荥阳开始招兵买马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咱就能东山再起。”
一旁的樊哙也连连点头:“是啊!主公,韩信那小子确实有点本事,指不定等咱回去了,他又不知道从哪弄来五十万大军出来!”
刘邦没什么本事,但有一点是和别的君王不同的。
那便是他明事理,知道自己错在了哪,也不会因爱面子而嘴硬。
毕竟刘邦这老小子,早就没什么面子可言了。
“不用劝我,我心里明白。
确实怪我自己,太大意了,如果能早早地把兵都交给韩信,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本想着,兄弟们跟我这么多年,没享过什么福,想让大家放松放松,享受享受。
没想到会因此而落得如此惨败。”
“对了,卢绾,咱现在在什么地方?”
刘邦这才想起来正事儿,连忙四下望去。
卢绾则立即回答道:“主公,咱现在离沛县很近了。”
“沛县?”
刘邦一听,立马站直了身子。
“那快到荥阳了吧?”
卢绾瑶瑶头:“还有几百里的路要走。”
听到这,刘邦看看卢绾,又看了看樊哙,接着道:“那我们为何要去荥阳,何不去沛县?”
众人一听,纷纷好奇道:“去沛县干嘛?”
刘邦则胸有成竹道:“这个时候,项羽一定会以为我会逃去关中,
他绝对不会想到我会去沛县。”
“对!”
刘邦再次起身:“回沛县!”
几人虽然心中好奇,但也没多问,纷纷起身跟着刘邦,朝着沛县的方向走去。
老实说,不论是卢绾,还是樊哙,都有些猜不透刘邦的心思,甚至心中还发起了牢骚。
樊哙更是,一想到韩信的做事果断,深思熟虑,在对比一下自家主公,想一出是一出的,心中更是有些郁闷。
“虽然我挺喜欢韩信那小子的,但怎么感觉咱大哥快要被韩信那小子给比下去了呢?”
一旁的卢绾白了樊哙一眼道:“你胡说什么呢?韩信是大哥亲自封的大将军,他韩信在厉害,不也是因为咱大哥提拔他?”
樊哙一听,嘿嘿一笑道:“嘿嘿,说的也是,咱大哥看人还真是准啊!有韩信在,也不怕大哥犯错。”
不知不觉间,樊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拿韩信和刘邦相比较了。
两人本没有相比较的资格,毕竟一个是王,一个是将,将再厉害,那也是王给封的。
王不需要会带兵打仗,更不需要会治国安邦,王只需要会用人,就够了。
俗话说,帝王无为而天下功。
……
此时,沛县早已遍布楚军的身影。
几个楚军发着牢骚道:“真不知那范增到底怎么想的,刘邦大败,怎敢回这沛县啊?”
“就是,如今沛县在我们手里,他敢回来吗?居然让我们来沛县守着。”
龙且眯缝着双眼,面无表情道:“他总是喜欢出些奇奇怪怪的计策,跟着他打仗,那就是玩捉迷藏。”
“你就说这回,咱们明明可以合围韩信,他偏让我四处乱跑!”
“像狗一样使唤我们!真他娘的窝囊……”
“就是!
季布虞子期倒是拿了头功!”
“现在呢,他们又跟着羽将军追韩信去了,我们倒是被派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来抓什么刘邦!”
“先不说刘邦会不会回来,他就是回来又如何?现在的他,手上没有兵,还有什么威胁?”
龙且自然清楚,真正的威胁不是刘邦,而是韩信。
虽然他很不想承认那个执戟郎中成为了楚军最大的威胁,但也不得不承认。